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德宗爲何從原本可能名垂青史的中興之主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守財奴?

唐德宗爲何從原本可能名垂青史的中興之主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守財奴?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7.2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真的瞭解唐德宗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公元783年8月,大唐帝國的第九位皇帝唐德宗在位期間,發生了一起令後人瞠目結舌的奇異戰事。

唐德宗爲何從原本可能名垂青史的中興之主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守財奴?

這一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起兵反叛,而唐德宗派去平叛的大將哥舒曜卻出師不利,被李希烈困在襄陽,形勢岌岌可危。

此時,中央直屬的神策軍主力正在北方作戰。手中無兵可用的唐德宗只得派涇原(今甘肅、寧夏一帶)節度使姚令言出兵救援。

然而,這支涇原軍在行至長安附近時,居然轉了向,直撲長安而來。猝不及防的唐德宗只得倉皇出逃。在出逃時,他身邊除了一百多名親眷和宦官之外,只有四百多護衛跟隨,稱得上是狼狽之極。

這一事件,就是唐朝歷史上著名的“涇原兵變”。

值得一提的是,整個唐朝歷史上,皇帝逃離首都避禍的事件一共發生過三次。這三次事件,唐德宗都趕上了,也實在是倒黴到家了。

話說回來,一次簡單的軍事行動爲什麼會激化成兵變呢?原因相當簡單——皇帝沒錢。

作爲堂堂大唐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唐德宗居然混的如此慘,實在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然而,當我們仔細分析這場兵變的來龍去脈後便能發現——唐德宗有此一難,基本是自作自受。

革新之主

平心而論,無論從個人能力和心胸抱負上,唐德宗起初的確可以當得起“英明強幹”四個字。

唐德宗李適出生於天寶元年(公元742年)。14歲時,著名的“安史之亂”爆發,他與自己的曾祖父唐玄宗等一起逃出長安,雖然一路上經歷了不少苦難,但年輕的李適卻因此得到了難得的磨礪和鍛鍊。

20歲時,年輕的李適就被任命爲天下兵馬元帥,在平定“安史之亂”中取得了不少功績。叛亂平息後,他得到了“畫像凌煙閣”的殊榮,成爲了有唐一代的諸多名將之一,也是其中極少數的皇族成員。

唐德宗爲何從原本可能名垂青史的中興之主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守財奴? 第2張

公元779年,唐德宗即位,年號建中。在即位之初,唐德宗雄心勃勃,以扭轉唐王朝的頹勢爲己任,也的確做了許多有益之事。據《舊唐書》記載,唐德宗力行節儉,在即位的前一個月裏,就免除了各地進貢皇室的多種玩物和特產;在困擾唐朝的宦官問題上,唐德宗行雷霆之法,對貪腐的宦官嚴懲不貸;他還實施了著名的“兩稅法”,使朝廷得到了較爲穩定的財政收入......

可以說,唐德宗即位的最初幾年裏,他還是保持了一個明君的形象的。如果能夠繼續平穩的發展下去,那麼,唐朝的中興也許就會進一步提前了。

然而,涇原之變的爆發,讓唐德宗之前的努力成爲了泡影。因爲在他的中興之路上,盤踞着無數巨大的陰影——藩鎮。

帝國的腫瘤

藩鎮,原本只是爲了防禦外族入侵而設立的,規模只在幾百人上下。玄宗時期,唐朝與外族的交戰更加頻繁,爲了確保邊境穩定,唐玄宗進一步擴大藩鎮規模,設立了節度使一職,並逐漸由單純的軍事指揮官演變成爲集地方軍、政權力於一身的“土皇帝”,並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爆發。

在唐玄宗年間,節度使原本只有十位。但在平亂期間,爲了防止叛軍坐大,朝廷不得已在內地也開始建立藩鎮、任命節度使,最多時,各地節度使的數量接近五十名。這些藩鎮佔據了唐王朝從邊疆到內陸大片地區,朝廷直屬的地區則日益減少。

唐德宗爲何從原本可能名垂青史的中興之主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守財奴? 第3張

按照唐朝律例,唐朝的地方稅收除各地州、縣兩級所必須的行政費用外,其餘的要上交朝廷。但隨着藩鎮越來越多,各地稅收的絕大部分都被藩鎮以養兵的名義截留了下來,朝廷所得到的收入也就越來越少了。

更爲奇葩的是,雖然各地藩鎮的軍費都來自國家稅收,但如果朝廷要跨地區調動藩鎮的軍隊,還要額外向藩鎮支付一筆高額的“出界糧”。如此一來,國庫入不敷出,財政自然是捉襟見肘。

自取其禍

看着藩鎮日漸強大,希望重振國威的唐德宗自然是心急如焚,削藩的心思也油然而生。

建中二年,成德(今河北、山東一帶)節度使李寶臣去世,按照以往的慣例,朝廷會按照前任的要求任命新的節度使,實際上將節度使這一職位變成了世襲制。

然而在有意削藩的唐德宗看來,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於是,唐德宗率先出手,打破了這一慣例——拒絕任命李寶臣的兒子李惟嶽繼任。隨即,惱怒的李惟嶽帶領成德軍,並聯合魏博、淄青、山南東道三鎮,起兵反叛。

唐德宗爲何從原本可能名垂青史的中興之主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守財奴? 第4張

然而,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向地方割據勢力動手,從來都是一個技術活,絕不可能隨隨便便成功。從漢朝的七國之亂到西晉的八王之亂,概莫如是。

顯然,唐德宗的歷史成績是不及格的。按照正常的套路,在自身實力不濟時,應當韜光養晦、積蓄實力,在有能力致對手於死命時才能真正動手。急於求成,所帶來的往往沒有什麼好結果。

很快,唐德宗就嚐到了苦頭。在出兵平叛之前,掌管財政支出的度支使杜佑——著名詩人杜牧的祖父——前來叫苦:國庫儲備只夠維持幾個月的軍費,如果想要多支撐半年,就得向長安商人借款五百萬緡(一千文爲一緡),您看着辦吧。

據《新唐書》記載,唐德宗初年實施兩稅法後,中央的全部財政收入不過九百五十萬緡。想要在短時間內湊齊五百萬緡,當然難於登天。

但戰端已開,就沒有迴旋的餘地。爲了支付高昂的軍費,唐德宗任命戶部侍郎趙贊開徵新稅。在趙讚的主持下,唐德宗年間臭名昭著的“貨櫃稅”——強制借用長安錢莊裏百姓的存款,最高25%、“間架稅”——房產稅,凡是有房屋的都要交稅、“除陌錢”——商品交易稅,每筆交易都要收5%的手續費——等一系列苛稅新鮮出爐。

在將民間搜刮一空後,唐德宗終於在北方勉強撐住了局面。然而,當淮西節度使反叛後,出兵的涇原節度使向他討要“出界糧”時,唐德宗再也拿不出一分錢了。

於是,援軍變成了叛軍,志在削藩的唐德宗終於還是被藩鎮逐出了長安。

諷刺的是,進入長安的叛軍喊出了廢除“貨櫃稅”、“間架稅”的口號,竟獲得了長安居民的歡迎。剪除藩鎮的手段居然被藩鎮反過來利用,估計唐德宗怎麼也想不到吧。

貪錢皇帝

這場藩鎮的叛亂持續了四年,才慢慢平息下來。雖然這場叛亂不如“安史之亂”的規模巨大,但也給本就日暮西山的唐王朝以沉重的一擊。而更重要的是,這場戰爭徹底改變了唐德宗,將一個原本可能名垂青史的中興之主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守財奴。

史書記載,逃出長安後,保衛唐德宗的士兵曾要求他發放棉衣,然而唐德宗居然連這筆錢都拿不出來,只得將宗室親王身上的金飾拿去變賣,才補上了這個窟窿。

在錢上吃了大虧的唐德宗痛定思痛,將原本的雄圖大志都扔到了腦後——不是沒錢就辦不了事嗎?那就拼命撈錢吧!

於是,唐德宗轉變了。他開始接受各地節度使的大量進貢,完全不在乎背後有多少百姓的血淚。他重新開始信任那些曾經被他擯棄的宦官,不但因爲這些宦官在他流亡時始終跟隨着他,更因爲這些人在搜刮民脂民膏時更加沒有底線,只要能夠取悅皇帝的,這些宦官都會打起十二分的精力去實施。

白居易的名作《賣炭翁》中所反映的宮使強買百姓貨物的狀況,正是這一時期宦官斂財的鮮明寫照。

在宦官之外,各地官員也紛紛假借唐德宗的名義開始橫徵暴斂,唐德宗也完全不加限制——只要這些錢能進入國庫就行。

公元805年,在位26年的唐德宗去世,雖然他在位期間,唐王朝在對外戰爭中也取得了一些戰果,穩固了邊境局勢,但後世提起他來,首先想起的還是他愛財如命的貪婪模樣。

但是客觀的說,唐德宗雖然壓榨民財花樣百出,但就唐王朝當時千瘡百孔的局面來講,換成別人,也未必能做的比他更好。同時,唐德宗並未將錢財花在享樂之上,而是將這筆巨大的財富積存了起來。在他去世後,他的兒子僅在位一年就駕崩了,之後登上皇位的,便是有名的唐憲宗李純。唐憲宗在位期間,大力鎮壓藩鎮勢力,多次向藩鎮用兵,終於使唐玄宗以來的藩鎮割據局面得以改觀,中央集權重新得到加強,史稱“元和中興”。而支撐唐憲宗大量軍事行動的經費,正是來源於唐德宗所聚斂的財富。

雖然沒有親眼看見唐王朝的中興,但唐德宗如若地下有靈,大約也能感到欣慰了吧。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