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朝國本之爭將近15年的時間 明神宗朱翊鈞爲什麼會不聞不問

明朝國本之爭將近15年的時間 明神宗朱翊鈞爲什麼會不聞不問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明朝國本之爭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明1586年,一場將要持續近15年的“國本之爭”正式拉開了帷幕。

表面上看,這場國本之爭說白了就是爲了確定太子的最終人選,可其背後,卻隱藏着皇權與相權,甚至是官僚集團內部等諸多盤根錯節的政治鬥爭。

正如史書所說,“國本論起,而朋黨以分,朝堂水火矣。爭國本者,竟滿公車。”

明朝國本之爭將近15年的時間 明神宗朱翊鈞爲什麼會不聞不問

而且在這場“國本之爭”爆發四年後,面對愈演愈烈的黨爭局勢,身爲明朝的實際統治者,明神宗朱翊鈞非但不加以調控阻止,反而選擇了退居幕後,不聞不問。

自此開始了他“不郊不廟不朝者三十年,與外廷隔絕”的怠政生涯。

這又是什麼原因呢?難道明神宗就不擔心朝堂局勢沒有了他的控制,繼而失控崩潰嗎?

明朝國本之爭將近15年的時間 明神宗朱翊鈞爲什麼會不聞不問 第2張

明朝黨爭愈演愈烈

而且,明朝當時的黨爭局勢,還跟其他封建政權的黨爭不太一樣,並非只是一個黨派鬥一個黨派,而是一個黨派同時針對明朝朝堂其他所有的黨派。

這也就意味着明神宗當時所面臨的情況,亦或者國本之爭之所以能持續近15年,絕非只是因爲兩個各自獨立的黨派形成了一種勢均力敵的場面。

而是形成了一種某一個黨派一家獨大,繼而其他黨派爲了不讓自身的利益受損,這才臨時聯合起來,繼而共同對抗這個最大黨派的情況。

相比於那種勢均力敵的場景,這個一個同時針對多個黨派的朝堂鬥爭明顯要更爲複雜的多。

明朝國本之爭將近15年的時間 明神宗朱翊鈞爲什麼會不聞不問 第3張

就拿明神宗當時所面臨的情況來說,當時朝堂最大的黨派是以沈一貫、方從哲爲首的“浙黨”,他們力主擁立朱常洛爲太子,且代表了明朝大多數官員的意向。

但這個時候的明神宗卻不想冊封朱常洛,而是想冊封“朱常洵”爲太子。不過隨着時間的變遷,期間雖然波折不斷,但朱常洛總算還是順利的當了太子。

這段時期,便是前文所說的皇權與相權的鬥爭,且明顯皇權意志受到了壓制。

但大家以爲到這裏就結束了嗎?並沒有,相反,這裏的皇權意志受壓制還只是一個開始。

明朝國本之爭將近15年的時間 明神宗朱翊鈞爲什麼會不聞不問 第4張

因爲隨着公元1604年,吏部郎中顧憲成被革職回鄉以後,明朝末期最大的一個在野集團“東林黨”也就此逐漸成型。

而且“往往諷議朝政,裁量人物”,當時還在朝堂中當權的“浙黨”代表沈一貫也同樣成了被批判的人物之一。

若只是這樣的話其實還沒啥,畢竟封建時期政治意見不同的官員大有人在。

明朝國本之爭將近15年的時間 明神宗朱翊鈞爲什麼會不聞不問 第5張

可問題是顧憲成等人在國本之爭期間同樣是支持冊封朱常洛爲太子的官員之一。而且由於東林黨官員往往都有着極高的道德標準,能很快找到明朝社會上所存在的許多問題。

所以支持東林黨的人也是越來越多,並隱隱有着壓“浙黨”一頭的趨勢。

從而也就有了後續逐漸發展成型並互相鬥爭了數十年的“東林黨爭”事件。

也就是東林黨同時對抗以沈一貫、官應震等爲代表的“齊楚浙黨”聯合黨派、以及其他同樣因地緣關係爲核心而結成的昆黨、宣黨等。

這段時期,便是開頭所說的官僚集團的內部鬥爭。

後來隨着朱常洛的登基稱帝,還得在這皇權、相權的鬥爭中再加上一個宦權,儼然更爲複雜,不過這都是後話,咱們暫且不提。

主要還是說明神宗爲何在這黨爭愈演愈烈的時期選擇了退居幕後。

明朝國本之爭將近15年的時間 明神宗朱翊鈞爲什麼會不聞不問 第6張

明神宗不阻止朝堂黨爭局勢的實質

相信絕大多數人都覺得是國本之爭期間相權對皇權的壓制,讓明神宗對朝堂失望了,決定眼不見爲淨。

可事實上,作爲明朝的統治者,明神宗他會甘心相權就這麼對皇權實現壓制,而且自己還不作爲嗎?

顯然不可能。

讓我們在回到國本之爭爆發初期,那時候是萬曆十三年,也就是國本之爭爆發的第二年,明神宗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明朝國本之爭將近15年的時間 明神宗朱翊鈞爲什麼會不聞不問 第7張

“天旱雖由朕不德,亦天下有司貪婪,剝害小民,以致上幹天和,今後宜慎選有司。”

相信大家從這句話裏面很輕鬆的可以看出來,這個時期的明神宗,其實就已經有了“整頓吏治”的念頭。

如果大家覺得這只不過就是明神宗感嘆官員貪污,有感而發的一句話,算不得啥的話。

那就接着往下看,在明神宗怠政期間,明神宗他啥也不管的事情都是啥。

“吏部奏天下郡守闕員,不報;閣臣請補司道郡守及遣巡方御史,不報。”

類似的案例在明神宗怠政時期極爲常見。

反而是那些直接對接民生的大事,諸如“治雲南失事諸臣罪,巡撫都御史陳用賓、總兵官沐睿下獄,論死。庚辰,振南畿及嘉興、湖州飢。......十二月戊午,再振南畿,免稅糧”等賑災、平叛之事,卻幾乎一個不落。

明朝國本之爭將近15年的時間 明神宗朱翊鈞爲什麼會不聞不問 第8張

大家也別覺得這可能是朝堂那些官員代爲處理的,因爲以明朝的政治體系來說,由官員代爲處理的機率很小。

雖然地方上的奏章都會傳到內閣那裏,由內閣大臣想出解決方案,但是這不代表內閣就可以決策並執行了。

想要決策的話,還必須將代表決策意見的“票擬”傳到“司禮監”,待司禮監篩選後再呈交給明神宗。

明朝國本之爭將近15年的時間 明神宗朱翊鈞爲什麼會不聞不問 第9張

只有明神宗決定做了,這才能由司禮監代筆批註下放六部具體執行。否則明神宗可能壓根就看不到內閣提交上來的這些“票擬”。更別提還順利下放執行了。

很明顯,明神宗之所以不阻止,並不是說他就真的是打算眼不見爲淨,對朝堂失望了,恰恰相反,他正是想要以一種“旁觀者”的形式去緩解朝堂那愈演愈烈的黨爭局勢。

因爲也只有這樣,才能在相權不影響皇權的情況下最大化的削減官僚集團勢力,間接減輕相權對皇權的壓制。

與此同時,朝廷沒有了新鮮的血液注入,那些以“官員”爲根本核心的黨派之爭也只能是呈現出一幅“坐吃山空”一般的互相消耗局面,直到皇權再度佔據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