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蟠扛一麻袋饅頭參加殿試,皇帝說:狀元就是你了

李蟠扛一麻袋饅頭參加殿試,皇帝說:狀元就是你了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李蟠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衆所周知,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一大創新,自隋朝開創並經唐朝發展完善後,科舉逐漸成爲中國古代選拔人才最爲重要的制度。從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起至清德宗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中國千餘年科舉史上共產生了592名文狀元。要知道,歷年參加科舉的人數衆多,總量早已無法估量,而狀元從古至今也不過六百人,狀元之難得程度可見一斑。

另一方面,自武則天開創殿試以後,狀元的評選一般由皇帝親自考察審定,沒有足夠的才學與本事,肯定無法吸引帝王注意。不過在這過程中,卻也有一些靠另類行爲吸引皇帝注意的學子。清朝康熙年間就有一位傳奇考生,他在科舉最後一關的殿試時,雖然表現突出、見解獨到,但讓康熙皇帝最終下定決心,用硃筆勾選其爲新科狀元郎的,還是他攜帶36個饅頭進金殿趕考一事。這位考生名叫李蟠,字仙李,又字根庵,號萊溪,江蘇徐州人,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丁丑科狀元。

李蟠扛一麻袋饅頭參加殿試,皇帝說:狀元就是你了

在清代,殿試只是對入選者進行排名,並不會黜落舉子,能夠幹掉千軍萬馬並走到金殿策問的殿試,足以說明考生實力。清時殿試通常爲一整天,爲避免考生因飢餓而發揮失常,同時爲節省宮中開支,朝廷特許考生可以攜帶食物入殿應試。李蟠家中清貧,無法像其他那些家境優渥的考生一樣攜帶各式精美點心入場,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背挎一個大麻袋進宮應試,麻袋裏面裝的自然不是什麼文房四寶、應考寶典,而是足以充飢填飽的36個白麪大饅頭。

從宮廷侍衛、主考官到其他考生,眼見李蟠此舉都極爲驚訝,畢竟整個科舉史上都無此誇張之舉,雖然有傷大雅,但考場規畢竟對此尚無限制,李蟠最後得願以償,扛着白麪饅頭進了考場。這樣以愛既省了錢,又引起考官注意,不得不令人誇讚其行事獨特。答卷分發後,李蟠提筆作答,然而他寫字雖然工整,但是速度太慢,全場考生都已考完交卷時,李蟠竟然還未寫完,甚至掏出饅頭一邊吃一邊慢慢寫。

李蟠扛一麻袋饅頭參加殿試,皇帝說:狀元就是你了 第2張

臨近黃昏之時,李蟠仍未答完試卷,此時宮門將落,康熙皇帝也終於忙完政務,前來觀看舉子應試情況。見殿中只有李蟠一人專心審題答卷,康熙皇帝有些生氣,以爲主考官徇私舞弊,爲這名怎麼看都寒酸破落的舉子開後門,延長考試時間。然而康熙皇帝觀看李蟠試卷後,只見李蟠尚未完成的試卷中,對於大清軍政、吏治、河防靖條的答對見解獨到,條理清晰,符合實際,康熙皇帝由此對李蟠刮目一看,很想看到他的最終答卷,便下令主考官在閱卷完成後將排名結果與李蟠答卷一同呈上。

看完李蟠最終試卷後,康熙皇帝極爲滿意,當即將他的排名予以擢升,欽點其爲新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康熙帝后來得知李蟠攜帶36個饅頭入宮應試,也不由得莞爾一笑,稱其爲“餑餑狀元”。和李蟠同科的探花郎得知其事蹟後,甚至在榮恩宴(即瓊林宴)上給李蟠寫了一首詩:“望重彭城郡,名高進土科。儀容好絳勃,刀筆似蕭何。木下還生子,蟲邊還出番。一般難學處,三十六餑餑。”

李蟠扛一麻袋饅頭參加殿試,皇帝說:狀元就是你了 第3張

李蟠高中狀元后入朝爲官,不過其仕途卻並不順利,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李蟠主持順天府鄉試不利,又因《通天榜傳奇》一劇牽連,被判充軍奉天(今瀋陽)。三年後,康熙皇帝出巡奉天,免去李蟠罪責,賜歸故里。後來康熙皇帝南巡時,還欲起用李蟠,然而李蟠無意再仕,只得作罷。回到家鄉後,李蟠閉門著書,不問世事。雍正六年(1728年)四月病逝,享年七十四歲,埋葬于徐州城南焦山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