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在朱瞻基死後,明朝真正掌權的人是誰?

在朱瞻基死後,明朝真正掌權的人是誰?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3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瞻基大家都熟知嗎?接下來小編給大家帶來相關的文章

通過一些明朝電視劇,人們廣泛的認知是在朱瞻基死後,孫若微是作爲國家的掌權者。但真實的歷史並不是如此,孫氏的地位和影響力其實不值一提,而真正的掌權者是他的婆婆,也就是當時的太皇太后誠孝張皇后。

在明朝開國時,明太祖朱元璋就建立了一個高度集權的國家。並且爲了避免外戚干政,皇家子孫只能迎娶並沒有什麼勢力的門戶之女。以防止朝政混亂,皇家權力受到外姓干涉。朱元璋看慣了歷朝歷代的外姓干政,這一切措施的目的都是爲了在自己百年以後保證明朝朱氏政權的穩定。

在朱瞻基死後,明朝真正掌權的人是誰?

當然,這些措施對政權的鞏固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在這個高度集權的朝代,後宮是沒什麼機會干涉朝政的,皇帝不允許,臣子也不允許。但即便如此,仍有兩位名留青史,大有作爲的的皇后,一位是家喻戶曉的馬皇后。

作爲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結髮妻子,朱元璋對待她十分特殊,更多的可能是敬重。畢竟這麼多年來的辛辛苦苦都是她陪着朱元璋一步步走下來的。在朱元璋建國後,開始大肆殺戮功臣,在馬皇后的勸阻下,許多忠臣得以保住性命。馬皇后雖對內政有些許干涉,但十分注重把握分寸,從不做分外之事。

但張皇后不同於馬皇后的是,張皇后攝政更爲直接。朱高熾未駕崩前,她曾多幫朱高熾處理朝政,朱瞻基登基後,大小事務也都會與張皇后商議決斷,在朱瞻基死後,更是留下遺詔:"凡國家事務,皆上白皇太后、皇后,然後施行。"由此張皇后的政治才能可見一斑。

宣德九年,就是宣宗朱瞻基駕崩的日子,當時的皇太子朱祁鎮才九歲,但皇帝駕崩新皇必須登基,朝廷也不可一日無首,就這樣,張皇后成爲了太皇太后。但皇帝畢竟年幼,無法管理朝政,張皇后在宮中威信很大,又輔佐過兩代皇帝,大臣們便上書請求張皇后垂簾聽政。

在朱瞻基死後,明朝真正掌權的人是誰? 第2張

但奇怪的是,張皇后竟然拒絕了大臣們的請求,由此想來,可見這位張皇后非同一般。明朝的文人臣子都是出了名的維護祖訓,他們既然能放心懇求張皇后垂簾聽政,便是對其放心和信服。沒有人不戀權,張皇后也是如此。但是他頭腦十分清醒,一旦自己攝政過深,必將引起臣子打壓。而現在雖明面上不同意垂簾聽政,但也在背後主持政局,並且她的親戚家族並未受到特殊待遇,也未插足朝政,這是十分難得的。

史學家讚歎道:"張太后當宣英之際,可以預政而不預政,視漢唐女主何如哉。"將她與漢唐呂武相比也不爲過。

除此之外,張皇后對小皇帝的培養也十分注重。小皇帝身邊有一名太監名叫王振,他雖是一名太監,但時常表現出對朝政的干涉,張皇后視其爲一禍害。一次,當皇后招五位大臣議事,與他們說到皇帝年幼,希望他們多多輔佐,共同維護國家穩定,大臣們感激涕零。隨後,張皇后讓人把王振叫來,王振跪在地上渾身顫抖,張皇后厲聲呵斥道:"你伺候皇帝不循規矩,應當賜死。"大臣們紛紛向張皇后求情,張皇后才饒了他,並警告他如若再犯一定嚴懲不貸。此後,張皇后還派人監視王振,以防他私下與內閣來往。

歷史證明,張皇后的眼光是對的,王振極其得朱祁鎮寵幸,並在張皇后死後,頻繁干涉朝政,致使朝政混亂,成爲一大權宦。至於當時張皇后爲何不殺王振,也許是爲了與朱祁鎮的祖孫之情,畢竟王振是英宗寵官,若當其面殺王振,他皇帝的臉面難免難看。

在朱瞻基死後,明朝真正掌權的人是誰? 第3張

正統七年,張皇后病重,召幾位心腹大臣入宮,詢問了國家事務,可是事務還未上報完,張皇后便已崩逝。他在遺詔中希望大臣們努力輔佐英宗,並實行仁政。死後與仁宗合葬。

張皇后一生爲明朝的穩定奉獻良多,他先後輔佐了三位皇帝,在政務中精明能幹,時常提醒皇帝體察民情,並在朝廷中協調君臣關係,培養賢臣,忠臣,限制宦官擅權行爲,評價道:"嗣後孝誠、孝莊,代有聖德,總不及孝慈高深,但得其毫髮,亦足以光被彤管。嗚呼盛矣!"實爲一代女傑,亦有巾幗不讓鬚眉之風。若當時沒有張皇后的輔佐,明朝內政的混亂是無法想象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