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北宋初年著名宰相,揭祕呂端的生平事蹟

北宋初年著名宰相,揭祕呂端的生平事蹟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呂端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自唐中晚期開始,一批批宦官粉末登場,皇權常常變得一文不值,朝政被宦官們搞得混亂不堪,到了五代,武將將宦官殺掉,割據稱王,餓殍遍野民不聊生,直到雄主趙匡胤的出現,才終結了這一切,將國家帶回正軌。

趙匡胤是偉大的,他結束了民衆苦難的歲月,也扎穩了大宋的根基,然而,到了趙光義掌權之時,一切都變了味道。舊主去世,新主懸而未決,而趙光義對於皇位勢在必得,在燭光斧影間,趙匡胤溘然長逝,在歡呼聲中,趙光義即皇帝位。

種種跡象表明,趙匡胤的死和他的弟弟趙光義脫不了干係,但我們也不能因此就將趙光義定義爲無道之君。李世民殺害兄弟,逼迫父親,而這沒有影響他千古一帝的名望,只要這位帝王有所作爲,那麼他的個人污點可以被忽略不計。

趙光義一生勤奮,爲了他的夢想他從未放棄過奮鬥,哪怕機關算盡、心狠手黑,他都要證明他自己,只不過他的能力和願望有所差距,而且運氣差到了極點。趙光義舉傾國之力拿下北漢,完成了統一,這是他輝煌的起點,卻也是終點。

從此之後,兩次北伐大敗虧輸,党項、契丹他一個也沒有解決,反而將國力耗盡,就連他自己也是渾身傷病。在彌留之際,趙光義是欣慰,還是悔恨?是釋懷,還是有所頓悟?一切都不重要了,公元997年,三月二十九日,趙光義崩於萬歲殿,他的身後則是另一輪權力爭奪!

一、太宗去世,因果輪迴

在那個風雪交加的夜晚,趙光胤突然去世,宋皇后命宦官王繼恩將趙德芳請來,而王繼恩沒有聽從皇后的命令,反而將趙光義帶來,趙光義就這麼堂而皇之地做了皇帝。

二十一年後,還是那個王繼恩,他再次背叛了他的主人。這回趙光義是立有皇太子的,那就是真宗趙恆,如不出意外,趙恆即位板上釘釘,但王繼恩卻想改立長子楚王趙元佐。

史料記載“初,帝不豫,宣政使王繼恩忌太子英明,與參知政事李昌齡、知制誥胡旦等,謀立楚王元佐,頗間太子。”

一個宦官,有如此能力?竟然想憑一己之力,就可以改變國家繼承人?這明顯不太可能,很快,李皇后出現了,我們推測,想改立太子這件事,是李皇后主導,王繼恩執行的。

北宋初年著名宰相,揭祕呂端的生平事蹟

如果沒有那個人的出現,宋朝的這片天空,或會再次論爲宦官和外戚主導的世界。關鍵時刻,宰相呂端站了出來,他站在了太子這邊,也站在了趙光義的立場上。

要改立太子,單憑皇后、宦官、參知政事、殿前指揮使這些人是不夠的,唯獨缺一個人,那就是宰相呂端。

太宗年間,呂端頗受趙光義重視,被趙光義譽爲“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呂端爲人公正廉潔,穩重有器量,多年間他在官位上忽上忽下,但他仍是在盡心盡力爲朝廷辦事。趙光義曾發佈一條命令,中書省的政務,必須經過呂端過目,才能上奏他趙光義。

得如此恩寵,呂端仍是謙卑謹慎,在此之前,他的政績平平無奇,而在趙光義去世的那一天,呂端挺身而出,挽救了大宋的國運。

二、陰謀敗露,呂端力保真宗皇位

在老皇帝病重期間,一般太子都要在左右陪同,一方面要表示孝心,其次則是可以保證順利繼位。皇帝病重,宰相自然也要到宮中看望,呂端卻發現太子不在皇帝左右,爲了防止出現意外,呂端馬上命令親信給太子趙恆送信,讓其速速入宮。

北宋初年著名宰相,揭祕呂端的生平事蹟 第2張

不久,趙光義病逝,王繼恩來到中書省,和呂端商議繼承人的問題。爲何王繼恩想立長子張元佐?源於趙元佐曾經受過巨大刺激,變得瘋瘋癲癲,哪怕之後有所好轉,也不是合適的皇帝繼承人,但對於李皇后和王繼恩來說,這是最好不過的,因爲比較好控制。

很快,王繼恩就說明了情況,而呂端明確表示,咱們說的都不算,繼承人要以遺詔爲準。搞了這麼多年陰謀,王繼恩自然也不糊塗,隨即他馬上去中書省畫閣找遺詔,不管遺詔上寫的是誰,他王繼恩都有辦法修改。

等到王繼恩進了畫閣,大門轟隆一聲,被鎖住了,是呂端命人將門鎖住的。王繼恩很可能爲了保密,是一人前來找呂端的,所以他被鎖在畫閣中,一時間也沒有辦法,只得看着呂端走進了皇宮。

搞定了大宦官王繼恩,剩下的就是李皇后了。李皇后是開國元勳李處耘的女兒,而此時李皇后的另一個倚仗就是手握重兵的李繼隆,所以說李皇后手中還是有幾張好牌的。

很快,呂端到了宮中,見到了李皇后。可王繼恩沒有蹤影,李皇后也慌了手腳,對呂端道:“宮車晏駕,立嗣以長,順也。今將奈何?”

呂端義正言辭:“先帝立下太子,就是爲了今天,豈可以有其他異議?”在呂端的執意下,李皇后的如意算盤落空了,衆卿馬上將太子趙恆迎到福寧殿,準備擁立趙恆即位。

三、以身犯險,呂端驗明皇帝正身

趙恆坐在皇位之上,衆卿皆跪倒,只有呂端一人立而不跪。呂端有擁立大功,爲何就是不跪呢?

史料記載“真宗既立,垂簾引見羣臣,端平立殿下不拜,請捲簾,升殿審視,然後降階,率羣臣拜呼萬歲。”

經歷了這許多,呂端也變得愈發謹慎,爲了防患於未然,他害怕王繼恩、李皇后再耍什麼花招,旋即要求皇帝將簾子捲起。

不經皇帝同意,呂端徑直走到趙恆面前,等確認這就是趙恆,這才退到殿下,率羣臣高呼萬歲。如此這般,趙恆的皇位纔算是塵埃落定。看似平靜的海面,卻可能暗流洶涌,如果沒有呂端,大宋或將再度沒入黑暗當中。

趙光義爲了權力可以不擇手段,但他也開創了真正意義上的君臣共治,既然是奪位者,那麼他必定更重視繼承人的問題,所以呂端或許就是趙光義的另一道保險,保證了權力順利交接。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