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項羽爲什麼自殺都不願意過烏江 劉備臨死前才明白這道理

項羽爲什麼自殺都不願意過烏江 劉備臨死前才明白這道理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9.2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項羽自殺,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這說的是楚漢時期的西楚霸王項羽。秦朝末年,項羽率領區區八千江東子弟,征戰三年就消滅了強大的秦朝,之後稱霸天下長達五年時間。項羽征戰一生,百戰百勝,鮮嘗敗績,鉅鹿之戰時,項羽帶領數萬楚軍,消滅了二十餘萬秦軍精銳,打斷了秦朝的最後一絲生息;彭城之戰時,項羽帶領三萬楚軍,消滅了劉邦五十六萬諸侯聯軍,打得劉邦拋妻棄子落荒而逃。

項羽之勇武,舉世無雙,楚漢時期無人能與之爭鋒,即便是數千年的歷史中,也難以找到能與他比肩之人。項羽率領精悍的楚軍,縱橫天下,無人能擋,所攻皆克,所到皆服,這是他無人能比的優點。而他又太過“年輕”,不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道理,所以他目中無人,剛愎自用,以至於最終衆叛親離,命喪烏江。

項羽爲什麼自殺都不願意過烏江 劉備臨死前才明白這道理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烏江”,項羽爲何不肯過烏江呢?楚國滅亡後,項梁帶着侄子項羽逃到江東的會稽郡吳縣過起了隱姓埋名的生活,長達十餘年,期間項梁與江東各地豪強結交,在當地有極高的聲望及影響力。力能扛鼎的項羽,吳中子弟皆憚之,項羽的威名早已在江東遠揚。項羽若選擇回江東,江東人必然是歡迎的,必然是擁護他的。

據那位亭長的說法,江東人雖少,衆數十萬,足以自守,待天下有變,江東的兵士足以幫助項羽重歸中原。過烏江自立爲江東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項羽似乎看不起巴掌大塊的江東,寧願選擇自刎,也不願過烏江,這是爲何呢?

項羽爲什麼自殺都不願意過烏江 劉備臨死前才明白這道理 第2張

有人說劉邦臨死前悟透了項羽不肯過烏江的原因,劉邦之病死與項羽自刎有相似之處,這種說法存在一定合理性,也解釋得通,劉邦之死,或許真的可以解釋項羽不肯過烏江的真正原因。

劉邦之死

高帝十一年英布反叛時,劉邦的身體狀況就已經很不樂觀了,他已病重到無法離開病牀。高帝十二年劉邦御駕親征討伐英布,結果在決戰時被淮南軍的弓矢命中胸口,這可謂是雪上加霜,受了箭傷後,劉邦的身體急轉直下,勝利後剛回長安沒多久,就成了將死之人。

之後呂雉找來神醫,想讓他幫劉邦看病,劉邦卻拒絕接見神醫,他說:“我起於布衣,帶着一把三尺長的破劍征戰,僅憑這把劍便取得了天下,這難道是僅憑人的能力就能成就的事業嗎?我的事業是天定的,而非是人力所能成就的。我的壽命,同樣也是天定的,豈是凡人所能延長或縮短的?即便是扁鵲在世,對我的病情也終究無可奈何。”

項羽爲什麼自殺都不願意過烏江 劉備臨死前才明白這道理 第3張

這番話,與《莊子》中的某個故事十分相似,有濃厚的道家思想的色彩。不熟悉歷史的人,大多以爲劉邦拒見神醫的故事是虛構的,是爲了宣揚所謂“君權神授”,人越是到將死之時,求生的慾望必定愈發強烈,若有神醫,豈有不見之理?

劉邦統一天下後,採取道家黃老思想治國,他本人受道家思想影響必定很深,垂死時,有這種“順應天數,看淡死亡”的思想也不足爲奇。若是拿這個故事與項羽之死聯繫起來,則更是令人細思極恐,劉邦當時是否已經失去了求生之心,才拒見神醫的?

劉邦晚年時,一心想消滅劉盈和呂雉,扶持戚夫人和劉如意,卻因爲大多數大臣們的反對,最終只好放棄這個念頭。這可看出,大部分大臣在劉邦與呂雉之間,選擇了後者,他們早已是呂雉的人了,劉邦晚年時,已經是個形同虛設的皇帝了,他是受呂雉擺佈的。

項羽爲什麼自殺都不願意過烏江 劉備臨死前才明白這道理 第4張

劉邦死前,燕王盧綰反叛了。劉邦與盧綰是發小,打小穿一條褲子長大,劉邦十分信任盧綰,盧綰又爲何要反叛呢?因爲呂雉一直在針對盧綰,劉邦卻無法保護他,盧綰爲了自保不得不與匈奴連橫。盧綰反叛後又後悔了,想親自去長安向劉邦謝罪,他必然堅信劉邦會原諒自己。

可是盧綰去長安的半路上聽說劉邦突然駕崩,呂雉已經登臺,立馬就改了主意,帶隨從趕回燕國起兵,與漢朝對抗……這是個意味深長的故事。

劉邦晚年時,無法保護自己的兄弟(盧綰)、愛人(戚夫人)、愛子(劉如意),他憎惡的呂雉和劉盈,羽翼早已豐滿。劉邦寫下了《鴻鵠歌》:“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項羽爲什麼自殺都不願意過烏江 劉備臨死前才明白這道理 第5張

劉邦把自己比作獵人,把劉盈比作獵人一心想射殺的鴻鵠,鴻鵠羽翼已豐,獵人雖有良矢,卻已無可奈何。劉邦爲何如此憎惡自己的親兒子呢?其實他並不憎惡劉盈,他憎惡的是劉盈的母親呂雉。

劉盈懦弱,呂雉強勢,自己死後,即位的雖然是劉盈,但掌權的必然是呂雉。呂雉必然不會放過盧綰、戚夫人、劉如意等劉邦想保護的人,劉邦雖然知道這一點,卻已經沒有能力扳倒呂雉了,他知道自己死後,自己珍視的一切,都必然會被呂雉統統毀滅,他的內心必然是十分痛苦的,所以逐漸喪失了對生的慾望。

劉邦之所以拒見神醫,是因爲不願意在呂雉的陰影中苟活。而項羽之所以自刎,也是不願意苟活。像劉邦和項羽這樣威風一世的大英雄,哪裏肯屈辱地、卑微地活着呢?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