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戰國君主齊王建,爲何會落得一個餓死的下場?

戰國君主齊王建,爲何會落得一個餓死的下場?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和小編一起走進了解齊王建的故事。

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嬴政終於開啓了“滅國模式”,山東六國中,第一個被滅的是韓國,其次是趙、魏、楚。秦王政二十五年,秦將王賁追到東北,俘虜燕王喜,燕國滅亡。放眼望去,天下諸侯,僅存齊國和秦國並存,以其嬴政之野心,焉能允許齊國的存在?第二年(公元前221年),秦將王賁兵臨齊國城下,齊國最後一位君主齊王建出城投降,六國凝一。

齊王建,本名田健,嬀姓,田氏。他是六國亡國之君中年齡最長、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其在位時間長達43年。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齊國和齊王建的故事。

一、兩姓齊國,兩度稱霸

在“戰國七雄”中,齊、楚、燕三國曆史最爲悠久,其中齊國第一任國君乃西周開國名臣姜子牙。春秋時期,齊桓公任用管仲爲相,尊王攘夷,富甲一方,堪稱“春秋五霸”中的頭號霸主,只是,齊桓公雖強,最終因爲諸子奪嫡,落得個“停屍不顧,束甲相攻”的結局,齊國從此走向沒落。

戰國君主齊王建,爲何會落得一個餓死的下場?

齊國曆史雖然悠久,但後來的齊國卻並非姜氏正朔,而是變成了田氏。在公元前500年左右(也就是孔子所處的時代),齊國的田氏一族逐漸專權,齊平公、齊宣公、齊康公三代國君成爲田氏傀儡,到了公元前391年,齊國權臣田和自立爲君,是爲“齊太公”,齊國變成“田齊”,這就是著名的“田氏代齊”。“姜齊”的最後一位國君齊康公放逐到一個小島上,從此,姜子牙絕祀。

田氏成爲齊國國君之後,齊國也曾輝煌過,齊太公的孫子齊威王時期,鄒忌、田忌、孫臏等名臣雲集於齊國,齊威王橫掃魏國,大有當年齊桓公之勢,其後齊宣王也是一代霸主。公元前314年(孟子所在的時代)齊宣王曾用30多天滅掉燕國(後來復興),然後又擊敗楚國,甚至一度攻入函谷關,秦國迫於壓力向齊國求和。這個時代,堪稱齊國輝煌的“第二春”。

然而,到了齊閔王時期,齊國江河日下,燕昭王“千金買骨”,招攬樂毅、鄒衍等人才,復興燕國,公元前284年,樂毅率領五國聯軍(秦趙韓魏燕)攻打齊國,齊閔王被殺,齊國徹底沒落。

齊國在周朝歷史上,曾兩度輝煌過,齊國當年之強,曾橫掃六國,然而,後世君主乏力,讓齊國很快沒落下來。

後來諸國合縱抗秦,齊國堅決不參加。一方面是因爲秦國“遠交近攻”,另一方面也是因爲,當年“五國伐齊”,齊國和燕趙韓魏有世仇。

二、老孃的話,沒記清楚

五國伐齊的時候,齊閔王身死。齊閔王的兒子田法章隱姓埋名逃到了太史敫家中,太史敫的女兒覺得田法章不是一般的男子,仰慕不已,不久二人生情,暗中私通。

後來,田法章被擁立爲齊王,是爲齊襄王,立太史敫的女兒爲王后,史稱“君王后”。公元前265年,齊襄王去世,他和君王后所生的兒子田建繼位,這位田建,就是本文所說的齊王建。

齊王建繼位的時候,年僅15歲,齊國國政全依仗他的母親君王后。當時,齊國國力尚未恢復,君王后小心翼翼和諸國相處,交好秦國,又和韓趙魏燕楚五國誠信交往,當時五國都忙於對付秦國,齊國因此才慢慢恢復元氣。君王后對兒子齊王建寄予厚望,可是,齊王建整日不理朝政,整日射獵玩耍,胸無大志,君王后也頗感無奈。

君王后對齊國有較大的貢獻,在齊王建31歲那年,君王后病危。

戰國君主齊王建,爲何會落得一個餓死的下場? 第2張

《戰國策·卷十三·齊六》記載:

及君王后病且卒,誡建曰:“羣臣之可用者某。”建曰:“請書之。”君王后曰:“善。”取筆牘受言。君王后曰:“老婦已亡矣。”

這段話非常有意思:君王后病危的時候,留下遺言,告訴齊王建某某老臣可以重用,齊王建卻說:“媽,你說得太快,我記不住,待我去拿個小本本記一下!”不一會,齊王建拿來筆墨,對君王后說:“媽,您再說一遍!”此時,君王后已經病入膏肓,忘記自己要講什麼了。總之,老孃的遺言,齊王建一句沒記住。

都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關鍵時刻,還是記在腦子裏好使呀。從這件事可以看出,31歲的齊王建並非聰慧之君,似乎有些不堪大用。

三、吃瓜羣衆,坐看五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當西方打得火熱的時候,北美洲的某大國保持“中立”,向同盟國和協約國雙方兜售軍火,坐發戰爭財,讓國力提升了不少。而在2000多年前的中國,當“西方”六國戈矛相向的時候,也有個國家“巋然不動”,保持中立,那就是齊國。

只是,齊國和北美的那個國家相比,顯然沒有“兜售武器”,也沒有一躍成爲強國,而是不圖發展,偏安一隅,安享太平,坐看雲捲雲舒。

當時,秦國爲了“東出”,因齊國距離秦國較遠,秦國採納范雎提出的“遠交近攻”的策略,和齊國交好,並用重金賄賂齊國大臣。在秦國攻伐其他五國時,齊國暫置不顧,漸漸地,齊王建變成了溫水裏的青蛙,他總覺得戰爭離自己很遠。

戰國君主齊王建,爲何會落得一個餓死的下場? 第3張

公元前230年,秦國滅韓,齊王建說:韓王昏聵,自取滅亡。

公元前229年,秦將王翦攻打趙國,趙國派人向齊國求援,齊王建說:李牧乃當世名將,必能擋住秦國大軍。結果,趙國亡了。

公元前227年,秦國攻打燕國,齊王建說:燕太子丹刺秦王,咎由自取。

公元前225年,秦將王賁水淹大梁,魏國危在旦夕,魏人向齊國求援,齊王建說大梁城池堅固,與其得罪秦人,不如坐觀成敗。結果,魏亡。

公元前222年,王翦攻楚,楚將項燕苦苦支撐了一年多,多次向齊國求援。當時山東六國,僅剩齊楚兩家,齊王建此時還未驚醒,遲遲不願發兵救楚。楚亡,項燕自殺,昔日周天子的諸侯,僅剩秦齊兩家。

這時候,齊王建終於有些心慌了,他派使者到咸陽向嬴政求和,願結“永世之好”。可惜,嬴政不是齊王建,六國歸秦,缺一不可。

齊王建做了43年的吃瓜羣衆,坐看五國被滅,最後誤了卿卿齊國。公元前221年,王賁從遼東揮師南下,齊王建緊急調集40萬大軍迎敵,只是,齊國40多年沒有戰事,齊國將士久疏戰陣,一戰而敗,齊王建無力抵抗秦國的虎狼之師,開城門投降,齊國就此滅亡。

四、吃瓜羣衆,沒有飯吃

齊國滅亡後,嬴政在齊國舊地設置了琅琊郡和齊郡,齊王建被流放到了一個小樹林裏。嬴政爲了滿足齊王建的虛榮心,還給他一個安慰性的爵位——萬戶侯。

齊王建作爲諸侯王,從小錦衣玉食,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嬴政放逐齊王建的時候,把他身邊的人全部剝離,齊王建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山洞可以藏身,但因爲沒有食物,數日之後,他竟然被活活餓死了。

當了一輩子的吃瓜羣衆,最終沒有“瓜”吃,被活活餓死,齊王建真乃一世笑柄。

戰國君主齊王建,爲何會落得一個餓死的下場? 第4張

福兮禍兮,當年“田氏代姜”時,田氏族人把齊康公流放到海島上,導致姜太公絕祀。若干年後,“田氏”最後一位君主齊王建也被流放,活活餓死,二者何其相似?多行不義必自斃,也許,歷史在冥冥之中早有安排吧。

筆者認爲,雖然當時秦國統一天下的大勢已經無法阻擋,但齊國之滅亡,還是有其內在原因,表現爲三點:

第一,君王不思進取。齊國曾兩度稱霸,不管是國土面積還是地理環境都有優勢,在其他六國混戰時,齊國沒有抓緊機會恢復國力,齊王一味享樂,國恆亡。

第二,齊人好財貨,喜當吃瓜羣衆。當秦國的戈矛指向其他五國時,齊王建坐看五國滅亡,不思合縱。齊國大臣收受秦國賄賂,不思勸諫君王,齊國士人只想着如何做小生意發財,滿足於現狀。

第三,無憂患意識。齊王建繼位以來,齊國40餘年無戰事。無戰事固然好,但齊國沒有趁此機會囤積糧草,鍛造兵器,歷練士卒。當秦國大軍來攻時,齊國兵馬早已忘了仗怎麼打了,如此,焉能不敗?

《孟子》雲: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曾兩度赴齊國,齊人卻沒學會孟子之言,何其悲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