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漢朝開國功臣耿弇,是如何靠幾十個人住北匈奴兩萬人的?

漢朝開國功臣耿弇,是如何靠幾十個人住北匈奴兩萬人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僅僅只有幾十個人耿恭,究竟是如何守住北匈奴兩萬人圍攻一年的?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在說“耿恭”抗擊匈奴的事蹟之前,先來說一下他的身世背景,他的父親名叫“耿廣”,並不是一位風雲人物,不過,他的叔叔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風雲人物了,那便是身爲東漢王朝的開國功臣,同時位列“雲臺二十八將”第四位的建威大將軍“耿弇”。

正是因爲他出身將門,所以,長大之後也選擇了參軍入伍,而且,他原本就是要給極具謀略之人,是一個難得的將帥之才,從永平十七年,也就是公元74年開始,他便在跟隨騎都尉劉張等將領收服了“車師國”之後,便擔任了東漢朝廷在西域設置的“西域都護府”的“戊己校尉”一職。

漢朝開國功臣耿弇,是如何靠幾十個人住北匈奴兩萬人的?

就在他在“西域都護府”任職期間,他便在第二年的三月遭遇了當時一直在西域搞事情的北匈奴單于派出了“左鹿蠡王”率領着兩萬匈奴騎兵前去攻打東漢剛剛收服沒多久的“車師國”。

雖說當時耿恭手下的僅有三百兵士,他還是第一時間便率領着僅有的人馬前去救援“車師國”,而這也是他第一次率軍抵禦匈奴的進犯,可是,畢竟在軍力方面,北匈奴佔了絕對的優勢,最終,耿恭便因爲寡不敵衆而全軍覆沒,北匈奴大軍也成功地車師后王“安得”。

此後,爲了徹底地攻佔整個“車師國”,“左鹿蠡王”便繼續率領大軍攻打“車師國”內的另外一座重鎮“金蒲城”,由於當時“金蒲城”中的兵力也極爲不足,就在這個時候,耿恭便登上了城頭,準備親自與北匈奴大軍交戰,不過,他知道硬拼是不行的,於是,他便想出了一個計策,想以此計嚇退敵軍。

他當時在城頭之上,拿着一把弓箭對着城外的北匈奴大軍喊道:“我手裏的那是我漢朝的神箭,被此箭射中的人一定會發生詭異之事。”,說完這句話,他便立刻彎弓搭箭,一支箭射出之後便射中了一個匈奴兵。

漢朝開國功臣耿弇,是如何靠幾十個人住北匈奴兩萬人的? 第2張

此時再看那個被射中的匈奴兵,他的傷口處一下子就涌出了大量的鮮血,這跟平時被箭射中的情況是完全不同的,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其實是耿恭事先在箭簇之上塗抹了大量的毒藥,正因如此,整支北匈奴大軍一下子就被震懾住了。

再加上,當時剛好又突降暴雨,耿恭便抓住了這個時機率領着城中的駐軍從城中傾巢而出,快速地衝殺到了北匈奴大軍的陣營當中,這一下子就打亂了整支北匈奴大軍的進攻節奏,同時,也擊殺了很多的匈奴士兵,這就更加使他們相信“東漢大軍”果真是有神力的,似乎就連上天都在幫助他們,於是,他們便快速地撤軍了,“金蒲城之圍”也隨之被解除。

到了同年的五月,爲了防止北匈奴大軍再次進犯,耿恭便率領着爲數不多的東漢軍隊去了“疏勒城”駐守,之所以會選擇這個地方,主要便是因爲“疏勒城”恰好有一條溪流可以作爲水源,畢竟,在當時的極北之地“水源”是極爲珍貴的自然資源。

而就在同年的七月,“左鹿蠡王”便再次率領着北匈奴大軍造再次來進犯“車師國”,雖說有城池可以固守,但是,這一次耿恭卻選擇了主動出擊,他從城中招募了五千人作爲先鋒部隊直接便與城外的北匈奴大軍交戰。

最終,在這場硬碰硬的激戰過後,東漢大軍有一次取得了勝利,北匈奴的騎兵很快便被擊潰並且四散而逃,雖說北匈奴有一次嚐到了敗績,但是,他們並沒有打算就此撤軍,而是,在撤退之後封堵住了“疏勒城”的那條溪流,這樣以來,耿恭以及城內的守軍便失去了唯一的水源。

漢朝開國功臣耿弇,是如何靠幾十個人住北匈奴兩萬人的? 第3張

不得不說,這就給耿恭以及城內的守軍帶來了巨大的危機,因爲這一次如果北匈奴大軍不再選擇攻城,只是選擇一直圍困“疏勒城”,那麼,耿恭率領的整支守軍便全都會因爲失去了水源而乾渴致死,而且,就在水源被堵截之後,爲了解決乾渴,很多的東漢士兵甚至去喝了從馬糞裏面擠出來的汁水。

不過,正所謂“天無絕人之路”,不放棄希望的人總能找到希望,正是因爲水源距離“疏勒城”很近,於是,耿恭便下令讓手下的將士們在城中很多的地方挖井尋找水源,爲了進一步鼓舞極爲低落的士氣,他還親自帶領着士兵們運送從地下深處挖出來土。

雖然一開始的時候,經歷了很多次的失望,但是,沒過多久,他的堅持終於得到了回報,他和將士們終於成功地從地底下挖出了地下水,水源的再次出現也瞬間便鼓舞了全軍將士的士氣。

此後,他便再次登上了城頭,並且下令讓將士們把一桶桶的水潑到城下去,潑給一直在城外期盼着耿恭以及他手下的將士們會因爲水源斷絕而出城投降的“左鹿蠡王”以及整支北匈奴大軍,而當那些匈奴兵看到東漢的將士們竟然還能獲得水源,便又一次覺得他們是獲得了神的護佑,於是便只好再次下令撤軍。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