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王昌齡的一生有着怎樣的經歷?他爲什麼會被閭丘曉斬殺?

王昌齡的一生有着怎樣的經歷?他爲什麼會被閭丘曉斬殺?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王昌齡,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年)12月,北風呼號,飛雪飄零,河南道亳州刺史府內,燈火輝煌,鶯歌燕舞。刺史閭(讀如呂)丘曉和大詩人王昌齡推杯換盞,開懷暢飲。閭丘曉四十多歲,白面無鬚,長着一雙細長蜂眼,喜怒不形於色。王昌齡六十多歲,一臉絡腮鬍,豪氣縱橫,時任龍標縣尉。安史之亂爆發,他心憂遠在長安的母親,歸心似箭。途中路過亳州,閭丘曉久聞王昌齡大名,留住宴飲,賓主兩歡。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王昌齡喝的微醺,面色通紅。閭丘曉清清嗓子,慢條斯理說道,久聞王龍標大名,奈何緣吝一面,今日一見,果然氣宇不凡。不知王龍標肯否賞臉,即興賦詩一首,以助今日之興。

王昌齡慨然大笑,聲震屋宇,脫口而出:奸雄乃得志,遂使羣心搖。赤風蕩中原,烈火無遺巢。一人計不用,萬里空蕭條。

閭丘曉臉色微變,強笑道,奸雄就是安祿山逆賊,閭某雖然愚鈍,還是能聽懂。不知“一人”是誰?王昌齡道,一人便是張公九齡。張公執宰期間,初見安逆,就看出此人腦生反骨,日後必成大患,勸聖人(李隆基)將其誅殺。奈何聖人聽信李林甫讒言,不僅沒殺,反而將其加官進爵,終於釀成今日之禍。

閭丘曉臉色大變,離座而起,叫道,大膽狂徒,竟敢指斥聖人之非。聖人明如日月,怎會受奸賊矇蔽?再說你個小小從八品縣尉,也敢信口雌黃?王昌齡由於多喝了幾杯酒,忍不住氣往上衝,也大喊道,國家傾頹,就壞在你們這幫溜鬚拍馬之徒手裏。現在安逆橫肆,你不思厲兵秣馬,勤王報國,反而恬嬉如昔,真正不知羞恥。

閭丘曉聞言,氣急敗壞的喊道,來人吶,給我拉出去,砍了。

王昌齡的一生有着怎樣的經歷?他爲什麼會被閭丘曉斬殺?

武周聖曆元年(698)初春,乍暖還寒,王昌齡誕生於長安城外灞上芷陽村。這一年,朝廷暗流潛涌,武則天在立侄兒樑王武三思還是兒子廬陵王李顯爲太子的問題上躊躇不決。就問狄仁傑,狄仁傑說,侄兒和兒子誰親?你死後誰給你上墳燒紙?武則天遂悟。

唐玄宗開元元年(713)仲夏,豔陽高照,王昌齡16歲,在㶚上混遊俠。這一年,李隆基幹翻太平公主,結束了三女亂唐的紅妝時代,開啓了大唐中興新紀元。我翻遍好多研究王昌齡這段時間行跡的論述,發現大家有個共識,便是王昌齡一直在家種地釣魚,過着“薄暮垂釣,平明去耕”的養老生活。

《題灞池》:腰鐮欲何之,東園刈秋韭。世事不復論,悲歌和樵叟。每天腰間別着一把鐮刀去東園割韭菜,跟砍柴的樵夫唱山歌,不問世事。

《題灞池》:開門望長川,薄暮見漁者。借問白頭翁,垂綸幾年也?間或手持一根釣竿去河邊釣魚,問白髮蒼蒼的釣友,大爺,您釣幾年了?

但這顯然與王昌齡成年後“跌宕豪橫,不拘細行”的性格不符。一個人性格的形成,絕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水滴石穿的潛移默化,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李白從小在道上混,靴子裏彆着一把障刀帶着一幫小弟橫行鄉里,看誰不順眼,就把人捅倒在血泊中,所以成年後豪放肆意,霸氣側漏,誰見了都會被其超強氣場震懾。比如王維從小就是乖孩子,每天窩在家裏讀書寫字,長大後沉默寡言,內向收斂,逆來順受,忍辱違心,被人算計了也不敢吭聲,張九齡提拔了他,他卻寫詩恭維幹翻張九齡的李林甫,最終皈依佛門,成爲在家居士。

其實王昌齡跟李白一樣,也是遊俠出身,釣魚割韭菜只是他的興趣,不是他的本業。別人幹活是生計所迫,王昌齡幹活是體驗生活。

《少年行》:西陵俠少年,送客短長亭。青槐夾兩道,白馬如流星。聞道羽書急,單于寇井陘。氣高輕赴難,誰顧燕山銘。有一天,一個遊俠朋友要遠行,他送完短亭送長亭,依依不捨。翠綠的槐樹種在官道兩側,朋友騎着白馬飛馳而去,宛若流星。爲啥走的這麼急?原來雁門關有了戰事。朋友要去邊境打仗,用一刀一槍博個封妻廕子。

《少年行》:走馬遠相尋,西樓下夕陰。結交期一劍,留意贈千金。高閣歌聲遠,重關柳色深。夜閒須盡醉,莫負百年心。又有一天,他騎着馬去找一個朋友,兩人並不熟,王昌齡慕名而來。朋友在大酒店(西樓)請他吃飯,互相討教劍術,一直喝到夕陽西下,意猶未盡。太晚了他要走,朋友強意留住,兩人繼續高歌唱和,直到夜深未散,喝的酩酊大醉。最後互相結了拜,發誓白首同心。

《觀獵》:角鷹初下秋草稀,鐵驄拋鞚去如飛。少年獵得平原兔,馬後橫捎意氣歸。還有一天,他跟朋友一起去郊外打獵,正是秋風蕭瑟,草地枯黃,鳥肥兔笨之時。兩人打了好多兔子,拴在馬屁股上,得意而歸。

當時的遊俠有兩條路可走。一是考武舉,考試科目有射箭,馬槍,負重等等,考中就能給個軍職。但是錄取率有限,消化不了這麼多人。還有便是從軍,開元年間,唐初府兵制已經破壞,改爲募兵制。熱血男兒紛紛投效邊疆,既能解決吃飯問題,又能建功立業。

李賀: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這是有志男兒本人的夢想。雖然李賀身體孱弱,連馬都不敢騎,只敢騎驢,走一步歇三歇,身後還得跟一個小童寸步不離隨身服侍,但是擋不住有封侯大志啊。

杜甫: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戰伐有功業,焉能守舊丘?千金買馬鞍,百金裝刀頭。閭里送我行,親戚擁道周。斑白居上列,酒酣進庶羞。少年別有贈,含笑看吳鉤。這是一個即將走上沙場的有志男兒告別家人朋友的場景。沒有悲慼哭啼,只有歡聲笑語。家裏給買了高配馬鞍和陌刀,置酒送別,沒參軍的夥伴笑着看他新買的橫刀,露出羨慕的表情。

王昌齡:馳道楊花滿御溝,紅妝漫綰上青樓。金章紫綬千餘騎,夫婿朝回初拜侯。這是聽聞夫婿在戰場上立了大功,回京受賞,妻子非常高興,濃妝豔抹,登上高樓,看到夫君腰纏綬帶,身後跟着一千多鮮衣怒馬的下屬,前呼後擁,在御道天街奔馳而來,好不威風。

當然也有久等夫婿經年沒有消息的閨房怨女。王昌齡:閨中少婦不曾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一個悔字,一個教字,境界全出。就是說,夫婿征戰沙場,妻子是支持的。只是多年不見,有點孤獨寂寞。

當然還有一條路,但不是正路,便是投靠豪門當刺客,比如前些年非常火的電影《刺客聶隱娘》,聶隱娘就是藩鎮豢養的刺客。或者嘯聚山林當盜匪,比如唐初開國元勳李勣,便是遊俠出身,帶着小弟加入翟讓的瓦崗山,成爲遠近聞名的盜匪。

但這都是在亂世,王昌齡生活的時代,正是開元全盛時期,杜甫有詩曰: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

出門遠行不用挑黃道吉日,根本遇不到剪徑搶劫的。所以幹盜匪的不多。

王昌齡的一生有着怎樣的經歷?他爲什麼會被閭丘曉斬殺? 第2張

開元十二年(724年)晚秋,秋風蕭瑟,落葉飄零,王昌齡告別了多年的遊俠生活,決定從軍入伍,征戰沙場,出人頭地,揚名立萬,光耀門楣,時年26歲。

他沿着渭河平原向西進發,經周至,取道涇州、原州,出蕭關道,往隴右。到達黃河之濱,隔岸不遠,即是騰格裏沙漠。再溯黃河而上,經會州(今甘肅省靖遠縣)至蘭州。再沿洮水河谷,南下臨洮。又由臨洮出發,回到蘭州,西遊鄯州(今青海西寧市)。離鄯州,北上涼州、甘州,最後到達肅州,還去了肅州西部的玉門軍駐地,最後遠遊李白的出生地碎葉城。

當然了,王昌齡沒在碎葉遇到李白,李白早在五歲時就遷居四川江油了。

開元十三年(725年),王昌齡返回玉門關,又從涼州往東,沿黃河而行,經過騰格裏沙漠南側,溯蔚如水南上,過蕭關入塞。沿黃河下行蔚如水回蕭關。冬,過涇州,經扶風,返長安。

兩年的軍旅生涯徹底改變了王昌齡三觀,他發現,當遊俠和當士兵,絕對是兩種不同的人生。

他有剛參軍的躊躇滿志。

《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他有徵戰沙場的沖天壯志。

《從軍行》: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從軍行》: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團。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

他有長期行軍的頑強勵志。

《塞上曲》: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從來幽並客,皆共塵沙老。莫學遊俠兒,矜誇紫騮好。

《從軍行》:玉門山嶂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

比起這些血染沙場的將士,長安城內那些終日飛鷹走馬的遊俠們,除了互相吹牛逼,誇誇自己馬兒肥,簡直廢物不如。

可惜他的英雄夢很快破滅了。

《塞上曲》:秋風夜渡河,吹卻雁門桑。遙見胡地獵,韝馬宿嚴霜。五道分兵去,孤軍百戰場。功多翻下獄,士卒但心傷。

將軍派出五支小分隊出去打仗,王昌齡所在的一支遇到了敵人。大傢伙在隊長帶領下浴血奮戰,終於殺出重圍,回來後卻因延誤軍機,隊長被下獄,士兵們傷心不已。

王昌齡的一生有着怎樣的經歷?他爲什麼會被閭丘曉斬殺? 第3張

開元十四年(726)仲春,王昌齡隱居於長安郊外藍田縣石門谷,刻苦攻讀,爲明年的春試做準備。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當兵沒出路,只好考科舉了。

《詠青》:霧闢天光遠,春回日道臨。草濃河畔色,槐結路旁陰。欲映君王史,先摽胄子襟。經明如何拾,自有致雲心。

王昌齡躊躇滿志,意欲青雲直上。

開元十五年(727年)晚春,百花盛開,王昌齡一舉中進士第,補祕書省校書郎。校書郎顧名思義,就是校正上古典籍的學術職務。在任期間,王昌齡認識了高適和王之渙,這兩位也是寫豪放詩的高手。有一天三人去酒樓喝酒,不大一會兒上來三位美豔不可方物的歌女。三人於是打賭,最漂亮的歌女唱誰的詩,誰就結賬。

一位歌女首先唱王昌齡的詩: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隨後一位歌女唱高適的詩: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最後一位歌女唱王之渙的詩: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最後壓軸這位最漂亮,三人開懷大笑。

但是終日埋頭搞學問不是王昌齡的興趣所在。諸葛亮說了,儒有君子小人之分。君子之儒,務使澤及當時,名留後世。小人之儒,惟務雕蟲,專攻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

但是人生一世,能當個小人之儒,寫點東西顯名一時,也就挺好了,不是人人都能有諸葛亮輾轉騰挪的本事。古人云,上者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身,其下立言。就如我,最多是個小人儒,每天看看書,喝喝茶,聽聽歌,寫寫字,迎朝陽東昇,看落日西斜,出上幾本書,也算不枉此生。

但是王昌齡志不在此。他不想當小人儒,他想立功。

開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齡考中博學鴻詞科,改任汜水縣尉。當時大唐王朝考試形式琳琅滿目,除了進士科,還有明經、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科目,只要你有才,總有一科適合你。只不過每一科錄取率都很低,最多不到十個人。但是有志者事竟成,你可以每年都考啊。

王昌齡在汜水縣尉任上,真正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寫了很多田園詩。

見河中有姑娘採蓮,他寫道: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見岸邊有姑娘浣紗,他寫道:錢塘江畔是誰家,江上女兒全勝花。吳王在時不得出,今日公然來浣紗。

見路上有民間老藝人擊磐,他寫道:雙峯褐衣久,一磐白眉長。誰識野人意,徒看春草芳。

王昌齡的一生有着怎樣的經歷?他爲什麼會被閭丘曉斬殺? 第4張

開元二十六年(738年),仲夏,烈日炎炎,張九齡被李林甫排擠罷相,王昌齡酒後狂言,因有同情張九齡的言論,被同僚告發,李林甫大怒,將其貶往嶺南。嶺南正是張九齡家鄉。你不是同情他麼,可以和他一起去啊,雖然有福不能同享,但是有難可以同當麼。

開元二十七年(739年)晚秋,西風蕭瑟,王昌齡路過襄陽,拜訪隱居於此的孟浩然。孟浩然也是開元十五年參加的科考,王昌齡考上了,孟浩然落榜了。知音相見,分外眼紅。兩人開懷暢飲,還吃了當地有名的查頭鯿魚。此時孟浩然背上生了毒瘡,醫生告訴他,不能吃“發”的東西,比如鵝肉,比如魚肉,也不能喝酒。想活命,管住嘴。但是王昌齡來了,孟浩然開了戒。孟浩然以爲自己沒事,王昌齡不知道孟浩然有病。

盤恆半月有餘,王昌齡繼續南下,孟浩然寫詩送別:洞庭去遠近,楓葉早驚秋。峴首羊公愛,長沙賈誼愁。土毛無縞紵,鄉味有槎頭。已抱沈痼疾,更貽魑魅憂。數年同筆硯,茲夕間衾裯。意氣今何在,相思望鬥牛。

王昌齡走後數日,孟浩然毒瘡復發,不治而卒。

王昌齡接着南下,在巴陵遇到了李白,盤恆數日,作詩送別:搖曳巴陵洲渚分,清江傳語便風聞。山長不見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雲。

天寶七年(748)初春,王昌齡再次以“不護細行”之罪,被謫龍標(今黔城)縣尉。李白作《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相送: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幾經多年的宦海沉浮,王昌齡一顆心冷了。他已經五十歲了,孔子云,五十知天命。王昌齡明白,自己此生就不是建功封侯的命,還是歇了吧。他在龍標縣尉任上的詩風是這樣的。

《雲山清曉》:蒼深翠淺瀑崢潺,豈謂譏秦始愛山。一炬咸陽機冢赤,紫霄巍立曉雲間。

《送程六》:冬夜觴離在五溪,青魚雪落膾橙薺。武岡前路看斜月,片片舟中雲向西。

《送柴侍御》: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除了吟山誦水,他心無波瀾。

王昌齡的一生有着怎樣的經歷?他爲什麼會被閭丘曉斬殺? 第5張

天寶十四年(755)初冬,安祿山起兵造反,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第二年六月,李隆基倉皇西遁,下詔勤王。十一月,王昌齡離開龍標,道經安徽毫州,被刺史閭丘曉所殺。

閭丘曉“素愎戾,馭下少恩,好獨任己”。愎即剛愎,戾即殘忍。我們常說一個人戾氣重,意指該人有反社會人格,心地暗黑陰冷。用現在一句通用的話,便是“垃圾人”。對於垃圾人,我們最好的應對方法當然是遠離他,不招惹。

可惜王昌齡卻是遊俠出身,天生傲骨,放言無忌,連李林甫都敢得罪,更何況區區一個州刺史?所以纔出現了開頭這一幕悲劇。

王昌齡死後不久,張鎬率大軍救援張巡,讓閭丘曉打頭陣,閭丘曉逗留不進,導致張巡被叛軍殺害。張鎬大怒,要殺閭丘曉,閭丘曉搖尾乞憐道,我家裏還有八十歲老母要我養活,希望留我一命。張鎬說,你的老母要你養活,王昌齡的老母,誰給養活?

閭丘曉默然,遂杖殺之。

王昌齡被殺那天,片片飛雪如席,大地銀裝素裹。望着曠緲蒼穹,他吟誦道: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他和母親雖然身處異鄉,卻都在大唐明月的照耀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