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被低估的秦朝丞相:王綰爲何不出名?

被低估的秦朝丞相:王綰爲何不出名?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的王綰並沒有李斯那般有名氣,《史記》中也只有《李斯列傳》,而王綰僅在《秦始皇本紀》中寥寥數筆帶過。接下來小編就帶來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但其實若論深謀遠慮,王綰與李斯並不相上下,甚至更勝一籌,在秦始皇掃滅六國時爲其出謀劃策,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出任了首位丞相,其政治地位可見一斑。

被低估的秦朝丞相:王綰爲何不出名?

史書上,對王綰的記載大致上只有兩件事,但從這兩件事便可看出王綰其人雖有政治遠見,但由於其性格低調內斂,心思縝密,卻在揣摩領導意圖方面有所欠缺,以至於在史記中,太史公只將其作爲一個配角來彰顯秦始皇和李斯的偉大與精明。

從公元前230年攻打韓國到前221年滅齊國結束,秦始皇嬴政用十年時間滅韓、趙、魏、楚、燕、齊,完成統一大業。

在統一之初,對於如何有效統治這個龐大帝國並無經驗可循。第一件事便是重新起一個尊號來彰顯其前無來者之萬事功業(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

丞相綰(王綰)、御史大夫劫(馮劫)、廷尉斯(李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爲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謹與博士議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爲‘泰皇’。

由此可以看出,在秦統一之初,李斯還只是廷尉,而當時的丞相則是王綰,由於歷史記載甚少,我們由此推測在秦始皇重新架構天下時,除了李斯,丞相王綰也一定是參與其中的,然而在後世的史料記載中,對王綰的記載寥寥數筆,而全將功勞賦予李斯,無疑是有原因的,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或許是王綰的政見並不符合秦始皇的心意,尤其在該如何治理統一後的天下這個核心問題上。

依秦王嬴政的強毅秉性與超凡膽略,以及萬事力求創新的爲政之風,絕不會在一統天下之後走老路,滿足於做一個諸侯朝貢的周天子。

然而王綰卻有不同的意見,史書記載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爲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始皇下其議於羣臣,羣臣皆以爲便。

王綰認爲,秦國剛剛掃滅六國,各國形勢不穩定,尤其是燕、齊、楚等地處偏遠,中央管理不便,因此他主張將秦始皇的兒子、宗族還有功臣們封到燕、齊、楚等國的偏遠地方,讓他們鎮守各地,以保持國家的穩定。

自從對六國大戰開始,十年之間,王綰全副身心地運籌着秦國政事,爲嬴政掃滅六國提供了強大的內部保障。否則,王綰何以能做十餘年的丞相?直至封賞功臣,直至秦王變成了皇帝,王綰的丞相之職也未見動搖跡象。

然而,在國家治理方式上,王綰的建議無疑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王綰主張封建諸侯,是基於治國學說,是基於穩定秦朝新立的國內形勢。而非基於復辟遠古舊制,更非基於復辟六國舊制。王綰認爲天下初定,六國殘餘勢力復辟暗流依舊涌動。

若以大勢論之,趙魏韓之地一旦有事,尚可就近靖亂。然而,燕齊楚三地偏遠難治,若有不測之亂,咸陽鞭長莫及。此際之險,與周滅商之初相類也。大秦欲安天下,當效法封建分治,分封皇帝諸子爲封國諸侯,鎮守偏遠邊陲,以安定天下。直到明朝初期,這一思路仍然作用於中國的封建王朝之中。

可是,秦始皇嬴政並不是墨守成規之人,從親政以來,便事事圖創新。在秦始皇看來,新建立的大秦帝國將以郡縣一治爲根基,以集權求治爲宗旨,以施政治民爲側重,以治權集於中央爲軸心。而王綰的主張註定是被秦始皇所否定的,史書記載:

“天下共苦戰鬬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

分天下以爲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爲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

關於王綰的記載也僅止於此了,他的建議雖然沒被秦始皇採納,然而卻在漢朝初年被漢高祖劉邦貫徹實施了,王綰的貢獻與成績,絕不在李斯之下,然而卻由於無法揣摩秦始皇的意圖,雖一心韜略,卻終歸無聞於青史了。歷史故事

歷史上的王綰並沒有李斯那般有名氣,《史記》中也只有《李斯列傳》,而王綰僅在《秦始皇本紀》中寥寥數筆帶過。

但其實若論深謀遠慮,王綰與李斯並不相上下,甚至更勝一籌,在秦始皇掃滅六國時爲其出謀劃策,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出任了首位丞相,其政治地位可見一斑。

在史書上,對王綰的記載大致上只有兩件事,但從這兩件事便可看出王綰其人雖有政治遠見,但由於其性格低調內斂,心思縝密,卻在揣摩領導意圖方面有所欠缺,以至於在史記中,太史公只將其作爲一個配角來彰顯秦始皇和李斯的偉大與精明。

從公元前230年攻打韓國到前221年滅齊國結束,秦始皇嬴政用十年時間滅韓、趙、魏、楚、燕、齊,完成統一大業。

被低估的秦朝丞相:王綰爲何不出名? 第2張

在統一之初,對於如何有效統治這個龐大帝國並無經驗可循。第一件事便是重新起一個尊號來彰顯其前無來者之萬事功業(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

丞相綰(王綰)、御史大夫劫(馮劫)、廷尉斯(李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爲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謹與博士議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爲‘泰皇’。

由此可以看出,在秦統一之初,李斯還只是廷尉,而當時的丞相則是王綰,由於歷史記載甚少,我們由此推測在秦始皇重新架構天下時,除了李斯,丞相王綰也一定是參與其中的,然而在後世的史料記載中,對王綰的記載寥寥數筆,而全將功勞賦予李斯,無疑是有原因的,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或許是王綰的政見並不符合秦始皇的心意,尤其在該如何治理統一後的天下這個核心問題上。

依秦王嬴政的強毅秉性與超凡膽略,以及萬事力求創新的爲政之風,絕不會在一統天下之後走老路,滿足於做一個諸侯朝貢的周天子。

然而王綰卻有不同的意見,史書記載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爲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始皇下其議於羣臣,羣臣皆以爲便。

王綰認爲,秦國剛剛掃滅六國,各國形勢不穩定,尤其是燕、齊、楚等地處偏遠,中央管理不便,因此他主張將秦始皇的兒子、宗族還有功臣們封到燕、齊、楚等國的偏遠地方,讓他們鎮守各地,以保持國家的穩定。

自從對六國大戰開始,十年之間,王綰全副身心地運籌着秦國政事,爲嬴政掃滅六國提供了強大的內部保障。否則,王綰何以能做十餘年的丞相?直至封賞功臣,直至秦王變成了皇帝,王綰的丞相之職也未見動搖跡象。

然而,在國家治理方式上,王綰的建議無疑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王綰主張封建諸侯,是基於治國學說,是基於穩定秦朝新立的國內形勢。而非基於復辟遠古舊制,更非基於復辟六國舊制。王綰認爲天下初定,六國殘餘勢力復辟暗流依舊涌動。

若以大勢論之,趙魏韓之地一旦有事,尚可就近靖亂。然而,燕齊楚三地偏遠難治,若有不測之亂,咸陽鞭長莫及。此際之險,與周滅商之初相類也。大秦欲安天下,當效法封建分治,分封皇帝諸子爲封國諸侯,鎮守偏遠邊陲,以安定天下。直到明朝初期,這一思路仍然作用於中國的封建王朝之中。

可是,秦始皇嬴政並不是墨守成規之人,從親政以來,便事事圖創新。在秦始皇看來,新建立的大秦帝國將以郡縣一治爲根基,以集權求治爲宗旨,以施政治民爲側重,以治權集於中央爲軸心。而王綰的主張註定是被秦始皇所否定的,史書記載:

“天下共苦戰鬬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

分天下以爲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爲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

關於王綰的記載也僅止於此了,他的建議雖然沒被秦始皇採納,然而卻在漢朝初年被漢高祖劉邦貫徹實施了,王綰的貢獻與成績,絕不在李斯之下,然而卻由於無法揣摩秦始皇的意圖,雖一心韜略,卻終歸無聞於青史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