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黃歇是如何讓秦昭襄王放棄滅楚的想法的?他爲何能左右秦王的對外戰略?

黃歇是如何讓秦昭襄王放棄滅楚的想法的?他爲何能左右秦王的對外戰略?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說起黃歇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公元前280-277年,秦國對南方大國楚國發起了一系列的軍事行動,最終斬獲頗豐:佔領了楚國舊都郢都,逼得楚王遷都至陳;而在四年後,秦國更是趁熱打鐵,計劃聯合韓、魏趁勢滅楚。而當白起正在進行相應準備工作時,楚國使者黃歇來到咸陽,上書一封,瞬間扭轉了形勢,不僅讓秦昭襄王打消出兵的念頭,甚至讓秦、楚兩國轉而結親,成爲了一時的“友邦”。

口舌退雄兵,被視爲黃歇的代表作。作爲敵國使者,他爲何能左右秦王的對外戰略?這要從當時的情況說起。

短短四年間,秦國將楚國的傳統核心區收入囊中

在戰國的大部分時期,秦國對山東(崤山以東,下同)各國基本上抱着“誰強揍誰”的原則。

到了公元前280年,曾經與秦國東西對峙的齊國,剛剛經歷了一場幾乎被滅國的恥辱,正處於“閉門養痾”的階段;於是,秦國將火力集中於另一個強國:南方的楚國。短短數年中,秦國對楚國連續開展了一系列重大軍事行動,並且斬獲頗豐:

公元前280年,司馬錯沿巴蜀而下,勢如破竹,攻佔黔中地區,並逼迫楚國割讓上庸、漢北;

第二年,名將白起出手,攻下楚國鄢、鄧、西陵;

公元前278年,白起捲土重來,不僅攻下郢都,還一把火燒了歷代楚王陵墓所在地夷陵:“秦將白起遂拔我郢,燒先王墓夷陵”,楚國傳統統治核心區丟失,楚頃襄王往東北遷都至陳;

公元前277年,白起平定巫地,秦國設立黔中郡。

結合下圖我們可以發現,這四年中,秦國幾乎奪下了楚國1/4的國土。而且這裏是楚國數百年家業的發源與根基所在。如此順暢的進展、巨大的戰爭紅利,一度讓所有人都認爲楚國不堪一擊。

黃歇是如何讓秦昭襄王放棄滅楚的想法的?他爲何能左右秦王的對外戰略?

但秦昭襄王並沒有馬上乘勝追擊,接下來的4年中(公元前277-273),趁着魏安釐王剛剛繼位,秦國暫時調轉矛頭,整整爆錘了魏國四年。

到了公元前273年,被揍得痛不欲生的韓、魏兩國,先後表示向秦國稱臣。秦昭襄王認爲,進一步伐楚的時機到了,於是他讓白起好好籌備,準備率領三國聯軍合力攻楚。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楚頃襄王的使者黃歇來到了咸陽。

黃歇的建議:與其冒險打楚國,不如深耕韓、魏

黃歇也就是後來的春申君、戰國四公子之一。但在當時,他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但即使是小人物,若在關鍵的時刻、出現在關鍵的位置、講出關鍵的話,搞不好就能青史留名。

黃歇抵達咸陽後,立即向秦昭襄王上書一封。在大肆讚美對方的光輝成就、給秦王戴上一頂高帽後,黃歇直奔主題:現在不能打楚國,原因如下:

首先,韓、魏兩國是背後捅刀子的慣犯。在春秋末期,智瑤輕信韓、魏兩家,率領他們一同攻趙;然而在勝利指日可待之時,韓、魏、趙三家卻突然聯手,將智氏滅族,其後三家分晉,賺得盆滿鉢滿;

況且,如今秦國與韓、魏可謂是世仇:

夫韓、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於秦者將十世矣,故韓、魏之不亡,秦社稷之憂也。

秦國崛起後,長期致力於胖揍韓魏,早已結下了難以釋懷的血海深仇。因此,秦國攻打楚國之日,也許就是秦王步上智瑤後塵之時;

其次,不能忽視的潛在敵人:齊國。當時,齊國雖暫時夾起尾巴,關門休養生息,但對當初聯合揍自己的秦、燕、韓、趙、魏等國早已懷恨在心。因此,若秦軍南下陷入與楚國的苦戰之際,齊國很有可能趁機出手,在東線搶下江、淮一帶的“膏腴之地”。

屆時,即使楚國真的被滅,但秦國也將元氣大傷,齊國則會坐收漁利,成爲最大的贏家。消滅一個敵人,卻培養起一個更可怕的是對手,這對秦國而言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即“有毀楚之名而無得地之實。”

黃歇是如何讓秦昭襄王放棄滅楚的想法的?他爲何能左右秦王的對外戰略? 第2張

其三,楚國仍具備相當的實力。在白起的兵鋒下,楚王雖被迫往東北遷都,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楚國的實力仍不容小覷。比如在公元前276年,當白起轉頭伐魏的時候,楚國曾趁機集結了十餘萬兵力,一舉收復了江南十五座城邑。

況且,楚國地處江南,“地卑下溼”,並不是秦軍將士習慣的戰場;加上楚國地域龐大、人口衆多,若被逼孤注一擲與秦國決一死戰,秦國極有可能會面臨不可承受之代價。

因此,黃歇認爲,接下來,秦國首先應當與楚國親善,轉而深耕、消化日漸式微的韓、魏兩國;其次,在擺平中原核心後,兵鋒往東壓向齊國,徹底掐斷南北四國各國的聯繫,將天下置於秦國的掌控之下。(思路大概如下圖)

秦昭襄王當即接受了黃歇的建議,不僅下令罷兵,甚至馬上讓黃歇回國促成雙方和親。第二年,楚國太子羋完來到咸陽做人質,黃歇陪同。

黃歇爲什麼能口舌退雄兵?他觸動了秦王的“痛點”

秦昭襄王爲什麼如此輕易地答應敵國使者的請求?這是因爲對方確實說到了點子上:秦國確實要滅它國,但基本前提是必須自家吃獨食。

如果秦昭襄王固執已見,不聽黃歇的建議,接下來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

其一,楚國真的有可能面臨滅國之災,但韓、魏、齊也會空前壯大。

魏氏將出而攻留、方輿、銍、湖陵、碭、蕭、相,故宋必盡;齊人南面攻楚,泗上必舉

黃歇是如何讓秦昭襄王放棄滅楚的想法的?他爲何能左右秦王的對外戰略? 第3張

這是黃歇對秦國攻楚的設想,可見他本人也極爲悲觀。韓、魏兩國臨陣反水的概率雖然存在,其實也並非難以避免,畢竟兩國常年遭受秦國的削弱,急需“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從楚國身上好好補償自己;而齊國不久前幾乎被滅國,此時也迫切需要輸血,而楚國則無異於理想對象。

因此,若秦國自西線進攻,韓、魏由北至南,齊國在東線趁火打劫,楚國極有可能被瓜分。

但這也有一個副作用:韓、魏、齊三國也會實力大增,秦國等於宰了一隻肥羊、卻養大了三隻惡狼,況且這三隻狼很有可能聯合起來反咬自己一口。

所以,如果自己不能獨吞楚國,那就暫且穩住它,將精力轉向消化現成的肥肉韓、魏;至於鞭長莫及的齊國,姑且讓它在東邊自娛自樂。

其二,秦國滅楚不成,反而被楚、韓、魏、齊聯手整死。

東方各國向來各懷鬼胎,但並非全無底線。如果秦國要削弱某國,其他各家也許會喜聞樂見;但若要真的動真格直接滅國,那就是另一碼事了。用現代國際政治概念來講,戰國時期奉行的是大國均衡、機會均等政策。

當初強大如趙武靈王,想要滅掉中山國,也是勾結了燕、齊兩國一起動手,最後三家各得其所;

公元前314年,齊國趁亂佔燕,引起了各國的強烈憤慨,甚至要聯手攻齊:

齊王謂孟子曰:“諸侯多謀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最終齊國不得不灰溜溜地撤軍。

黃歇是如何讓秦昭襄王放棄滅楚的想法的?他爲何能左右秦王的對外戰略? 第4張

公元前286年,不長記性、懷有僥倖心理的齊國又對宋國動手了,這次各國在沒給它機會:燕、秦、韓、趙、魏五國聯軍大舉壓境,齊軍一戰血崩,齊國被樂毅打的只剩下兩座城邑,幾乎面臨滅頂之災。

因此,秦昭襄王也明白:步子不能邁得太大,否則有可能摔得頭破血流。因此,不如見好就收,暫時與楚國和親以牽制、分化各國,轉而穩紮穩打、消化吸收身旁的韓、魏兩國;況且,北邊的趙國一直悶聲發大財,並沒有遭受大的損失,極有必要適當對其進行敲打。

而在不久後,隨着魏國人范雎入秦,秦昭襄王終於形成了“遠交近攻”的對外戰略,兼併之路越發清晰。公元前268年起,他將火力集中在韓、魏兩國身上;到了公元前262年,因搶奪中原的制高點——韓國上黨地區,秦國與東方頭號軍事強國——趙國之間爆發了長平之戰,並依靠國力的碾壓,一舉摧毀了對方的核心軍力。從此,東方的軍事脊樑徹底被打斷,秦滅六國就成了時間上的問題。

到了嬴政時期,秦國按照韓、趙、魏、楚、燕、齊的順序一舉統一六國,與黃歇的思路竟有幾分相似。因此,當初黃歇將禍水引向三晉,雖然目的是爲了替本國救急,實際上卻誤打誤撞、爲秦國的未來指明瞭方向;緩解了一時的燃眉之急,卻培養了一個更加恐怖的敵人,黃歇的成名之作,也許只是飲鴆止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