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盧綰爲何會被封爲王?他又爲何會選擇造反?

盧綰爲何會被封爲王?他又爲何會選擇造反?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盧綰爲何會被封爲王?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西漢建立之初,漢高祖劉邦之所以選擇郡縣制與分封制並存的“郡國制”,其實更多是對現實的一次無奈妥協。由於燕地過於偏遠,爲了確保中央朝廷對燕地的管轄,這纔在燕王臧荼之後將與自己關係更爲密切的盧綰立爲燕王,然而隨着中央朝廷與異姓王的矛盾爆發,盧綰卻選擇了“養匪自重”,這加速了他與劉邦之間的矛盾,進而導致其流亡匈奴。

“郡國制”是劉邦的一次無奈妥協,盧綰被封爲王有其特殊原因

西漢初期曾存在過七大異姓王,分別是燕王臧荼、樑王彭越、楚王(齊王)韓信、長沙王吳芮、淮南王英布、韓王韓信和趙王張耳(張敖),而劉邦之所以分封他們爲王,實際上更多是一種無奈的妥協。這七大異姓王基本可以分爲以下兩種情況。

盧綰爲何會被封爲王?他又爲何會選擇造反?

1、始終處於獨立狀態的舊有諸侯。項羽西入關中滅秦,之後,曾大封天下十八路諸侯,雖然其中大部分諸侯都在此後的亂世中被消滅,但仍有部分諸侯因各種原因得以保存,並最終倒向了劉邦,例如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韓王韓信、九江王英布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諸侯王雖然倒向了劉邦,但卻並非是從屬關係,而劉邦的勢力也從未延伸到燕地、長沙、九江、韓地等地(英布倒向劉邦後九江曾被項羽統治),因此這幾位異姓王的勢力始終相對獨立,劉邦稱帝后分封他們爲王,其實也是一種無奈的拉攏、妥協。

2、雖屬漢軍陣營卻相對獨立的功臣。彭城之戰戰敗後,劉邦在正面戰場抵禦項羽的同時,採納韓信之計開闢北方戰線,而在這個過程中,原本屬於漢軍陣營的部分將領,被劉邦分封爲王,進而取得一定的自主權,例如趙王張耳、齊王(楚王)韓信、樑王彭越等。張耳、韓信、彭越在歸順劉邦時本無固定地盤,可以說是正兒八經的漢軍出身,但卻在楚漢爭霸的特殊時期而得以佔據一隅之地,劉邦爲了合擊項羽,迫於無奈只能將他們分封於各地,而在西漢建立之後,由於這些人根基已經較爲穩固,再加上功勳卓著,劉邦也只能保留其封國。

與以上這些異姓王比起來,盧綰的情況完全不同,他乃是一直跟隨劉邦作戰的絕對漢軍嫡系,始終受劉邦的直接或間接指揮,始終未脫離漢軍取得自主權,他之所以能夠被封爲王,乃是由於臧荼在西漢之初於燕地造反被滅,才以盧綰取而代之。而劉邦之所以會選中盧綰,則源於他想要將燕地收回中央直接管轄。

盧綰與劉邦不僅是同鄉,且兩人同年同月同日生,加上盧綰的親戚與劉邦之父交好,因此兩人自幼便關係極爲親密。而一直以來,盧綰一直都像是劉邦的親隨一般,在劉邦起事之前,便常常以劉邦馬首是瞻,這樣一個人,可以說是劉邦最爲信任之人。

盧綰爲何會被封爲王?他又爲何會選擇造反? 第2張

因此,當燕王臧荼被剿滅,劉邦想要將燕地收回直接管轄,卻又因燕地天高皇帝遠,且地處各諸侯夾縫之中而不能的情況下,將功勞並不顯著、但卻極爲信任的盧綰封爲燕王,其實就是爲了實現對燕地的間接管轄。

中央朝廷與諸侯王矛盾加劇,盧綰爲自保而行“養匪自重”之計

自燕王臧荼起兵反叛和韓王韓信聯合匈奴起兵叛亂以來,漢朝中央政權與地方諸侯之間的矛盾便開始不斷加深,尤其是漢十年(前197年)趙相陳豨叛亂之後,雙方之間的矛盾便已經開始無法調和。

陳豨起兵叛亂之後,燕王盧綰本也奉命自東北攻打陳豨,此時的他還沒有反叛之心,畢竟陳豨連同之前的臧荼和韓王信確實起兵謀反了,被滅也屬於正常。因此,起初盧綰平叛還是比較賣力的,當得知陳豨向匈奴求援後,他還派張勝出使匈奴杜絕陳豨的援兵。

而在張勝出使匈奴的時候,臧荼的兒子臧衍也恰好在匈奴逃亡,他便對張勝說,“陳豨被消滅了以後,下一個就該輪到燕了,您和您的主上馬上就會成爲別人的俎上魚肉”,並勸說張勝應該養匪自重,只有如此燕國才能長存,張勝認爲他說的有道理,於是便暗中聯絡匈奴援助陳豨。而在張勝表現出異動之後,盧綰甚至還曾上書請求劉邦族滅張勝,可以說直到此時盧綰仍然沒有異心。

之後,張勝返回燕地,對盧綰說出了臧衍的理論,再聯繫到槐蔭後韓信被呂后誘殺,趙王張敖因貫高行刺而被廢,樑王彭越因不服調遣、被告發反叛而被先廢后殺,盧綰這才警醒,連忙又上書朝廷爲張勝開脫。與此同時,盧綰派人聯繫陳豨,使其逃至燕地附近,進而造成雙方“連兵勿決”的假象。

盧綰爲何會被封爲王?他又爲何會選擇造反? 第3張

後來,陳豨的降將把此事告訴了劉邦,劉邦起初也並不相信盧綰會造反,因此派人召見盧綰。然而,盧綰面對劉邦的召見又哪裏敢去,只得稱病推脫。至此劉邦纔有所懷疑,但他仍然不敢相信盧綰會背叛自己,因此又派闢陽侯審食其、御史大夫趙堯調查盧綰下人,盧綰恐懼之下閉門謝客,並對手下親信說劉邦和呂后想要除掉自己,卻沒想到這段話最終還是傳到了劉邦耳中。

之後,劉邦又從匈奴降人那裏得到了確切消息,這才確信盧綰已經變心了,於是在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派兵攻打燕國,但不久後劉邦便駕崩了,而燕王盧綰則就此逃亡匈奴,被匈奴封爲胡廬王,次年死於匈奴,終年63歲。

如上所述,盧綰的背叛源自於諸侯王與中央朝廷之間矛盾重重的大背景,再加上異姓諸侯的接連被殺被廢,他這纔有了自保之意。然而,一旦雙方生了異心,便再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樣毫無保留了,只會越走越遠、裂痕越來越大,最終變成了你死我活的結局。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