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于謙對明朝有再造之功 明英宗朱祁鎮爲何還把他殺了

于謙對明朝有再造之功 明英宗朱祁鎮爲何還把他殺了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朱祁鎮和于謙,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中國古代,不少忠臣都死在了自己效忠的皇帝手中,可以說令人惋惜。比如說明朝時期的于謙。于謙對於當時的明朝可以說是有再造之功,但還是被明英宗給冤殺了。明英宗明明知道于謙功在社稷,爲何還是執意要殺了于謙?

于謙對明朝有再造之功 明英宗朱祁鎮爲何還把他殺了

正統十四年,位於北方的瓦剌人出兵騷擾明朝邊界,明英宗朱祁鎮在大太監王振的蠱惑之下,不顧羣臣勸阻非要御駕親征,率領着幾十萬人討伐瓦剌人。大軍在土木堡遭遇了瓦剌人的襲擊,幾十萬軍隊灰飛煙滅,而明英宗也被瓦剌人俘虜。

幾十萬大明精銳盡失,連皇帝都被俘虜了,消息傳回北京城,所有人都慌了。而瓦剌大軍兵臨城下,大明王朝可以說是岌岌可危。面對強敵該怎麼辦呢?這時候有人站出來說遷都,當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時,還留着一整套的備災系統在南京,只要遷都到南京,大明各個部門、系統可以迅速整合啓動,再加上有長江天險,大明朝可以暫時保住,將來再找機會恢復河山。

于謙對明朝有再造之功 明英宗朱祁鎮爲何還把他殺了 第2張

但于謙在這個時候卻站出來堅決反對遷都,在於謙看來,此時大明王朝的宗廟陵寢都在北京,怎麼能隨意遷都呢?再說朝廷走了,老百姓怎麼辦,此時最應該做的就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進行北京保衛戰,將瓦剌軍打退。

于謙知道明英宗朱祁鎮在瓦剌人手中會讓朝廷投鼠忌器,於是便在孫太后的主持下,冊立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爲新皇帝,遙尊朱祁鎮爲太上皇。于謙集中所有的力量與城外的瓦剌軍對抗。最終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若是沒有于謙,恐怕當時的大明也就會跟南宋一樣,只能保住半壁江山。

朱祁鎮在瓦剌待了一年之後也被放了回來,然後就被明代宗朱祁鈺囚禁了起來。朱祁鎮被弟弟囚禁多年,過得很是悽慘,衣食短缺,沒有自由。一直等到明代宗病重即將不久於人世時,石亨、曹吉祥、徐有貞等人發動了奪門之變,再次將朱祁鎮擁立爲皇帝。重新做了皇帝的朱祁鎮,竟然對大明的恩人于謙揮起了屠刀,這是爲何呢?

于謙對明朝有再造之功 明英宗朱祁鎮爲何還把他殺了 第3張

有人說,于謙當初擁立朱祁鈺做皇帝使得自己失去了皇位,所以朱祁鎮恨他。要知道,正是于謙保住了大明江山,如果不是他,北京城很可能會被攻陷,那麼原本就闖下大禍的朱祁鎮更是擡不起頭了,是于謙保住了大明江山纔有他後來的皇位。這一點朱祁鎮不會不明白。

還有人說,于謙不顧朱祁鎮在瓦剌的死活,使得他在瓦剌吃盡了苦頭。這一條也說不通,根據史書記載,朱祁鎮被俘的那段日子在瓦剌過的還是不錯的,每日都有羊肉吃,也先太師甚至還想將自己的妹妹嫁給他,所以說朱祁鎮在瓦剌受苦記恨于謙也是不存在的。

于謙除了保住了老朱家的江山以外,對於朱祁鎮還有其他的恩惠。在瓦剌人想要將朱祁鎮放回來時,明代宗朱祁鈺是不願意的,一個王朝有兩個皇帝這算是怎麼回事呀,但是于謙卻堅持要將朱祁鎮接回來。

另外,朱祁鈺曾經將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給廢掉了,讓自己的兒子朱見濟做了太子。但沒想到朱見濟很快夭折了,後來朱祁鈺病重,于謙堅決要求朱祁鈺重新冊立朱見深爲太子。可見於謙對於被囚禁的朱祁鎮還是比較尊重的。

于謙對明朝有再造之功 明英宗朱祁鎮爲何還把他殺了 第4張

于謙做的這些事情,朱祁鎮都看在眼裏他不會不知道。而且奪門之變成功之後,朱祁鎮也並不想殺掉于謙。另外,于謙的功績全天下都知道,一旦將他殺了,朱祁鎮一定會大失人心,甚至會留下千古罵名。

事實也證明,冤殺于謙成爲了明英宗身上永遠洗不掉的一個污點。但策劃奪門之變的石亨等人不斷勸說朱祁鎮殺掉于謙。可見於謙被殺,石亨等人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于謙對明朝有再造之功 明英宗朱祁鎮爲何還把他殺了 第5張

石亨等人之所以會策劃奪門之變,就是想要在朱祁鎮復位後以從龍功臣自居,在朝堂之上隻手遮天。但因爲于謙功勞太大,所以他們想要奪權必須要除掉于謙。而復位不久的朱祁鎮地位並不穩固,所以只能妥協同意了。等到朱祁鎮的地位穩固了,他立刻便開始着手處理石亨等人。

朱祁鎮畢竟是皇帝,他不會在有生之年承認自己的錯誤,所以他的兒子明憲宗朱見深繼位之後爲于謙平反了,這其中有沒有朱祁鎮的授意那就不得而知了。所以于謙冤死的最大的兇手其實是明朝時期激烈的黨爭,並非皇帝朱祁鎮。

于謙對明朝有再造之功 明英宗朱祁鎮爲何還把他殺了 第6張

于謙的性格也十分耿直倔強,爲官比較清廉,不願意與朝中的貪官污吏們爲伍,無意中得罪了不少人。所以朝中不少奸臣都想趁着朱祁鎮重新登基的機會除掉于謙。天順元年,重新登基不久的明英宗朱祁鎮給於謙安了一個謀反的罪名,將他斬殺。于謙爲大明朝殫精竭慮,忠心耿耿,卻落得個這樣的結局,也真是夠讓人感到唏噓的。

參考資料:《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