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明有很多子久的辦法,爲什麼崇禎帝還是選擇自縊殉國?

明明有很多子久的辦法,爲什麼崇禎帝還是選擇自縊殉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崇禎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在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上,更迭了無數個朝代。而無論朝代的大小與更替,其領導的終結者,所謂的亡國之君,身上都充滿了色彩和戲劇性。他們身上往往有很多值得人們思索的故事,需要我們用時間去慢慢推敲。比如大明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朱由檢,在李自成率領大軍攻進北京之時,就揮刀殺死衆多嬪妃和兩位公主,而後一路趕往故宮的後山,在一棵歪脖子樹上自縊而亡,這便是著名的“甲申之變”。

可是堂堂一位大明王朝的君主,爲何會落得上吊自殺的悲慘地步呢?雖說李自成大軍已經攻入北京,情勢岌岌可危。但若是憑藉原有的的明軍力量護送,崇禎皇帝朱由檢逃跑是綽綽有餘的。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面對無法解決的危機,統治者選擇逃跑的案例並不少。畢竟只要保全自己,他日便有可能東山再起,還不是照樣可以風風光光地享受獨坐龍椅、揮斥方遒、指點江山的快感。可他爲什麼就是不跑呢?是缺心眼、非要與國家共存亡嗎?答案:不!

明明有很多子久的辦法,爲什麼崇禎帝還是選擇自縊殉國?

國庫空虛,人心離散,如何能抵禦外敵?

自打李自成揭竿起義以來,地方各路主力連續被消滅殆盡。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兵攻入都城北京,明朝軍隊在屢戰屢敗中幾乎喪失了戰鬥的能力,整個大明王朝陷入危難之中。在當時,唯一還有作戰能力的部隊就只剩下了吳三桂帶領的關寧鐵騎。此時,若能從邊關之處調回整個明朝最精銳的部隊,與李自成大軍對抗,雖不能擊退敵軍,但保住整個北京城還是綽綽有餘的。可就是這樣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崇禎皇帝就算是到了自縊殉國的地步,也都沒有動用,這又是爲什麼呢?

原來遠在東北寧遠的吳三桂關寧鐵騎,其主要責任是防衛滿族人,警惕皇太極建立的後金勢力崛起,保障邊疆安寧。如若將關寧軍調回都城,東北邊關將處於失守狀態,那麼滿族人必定會趁虛而入,佔領山海關外最重要的一個軍事重鎮——寧遠。此舉也必定讓大明背後受敵,喪失山海關外大片領土,這在歷史上是要留下罪名,被世人唾罵的。因爲國之疆土,須寸步不讓。可如若僅僅是怕攤上罵名,會讓崇禎棄生命於不顧、棄大明於身後嗎?當然不!

原來早在李自成大軍攻入京師的前幾個月,崇禎皇帝就多次寫加急書信與吳三桂的父親吳襄聯繫,想讓他們父子率兵回京,保衛都城安全。一開始,吳襄是拒絕的。因爲一旦關寧鐵騎撤走,大片邊關領土將會落入敵手。吳襄身爲將士,又如何能將大明王朝的河山拱手讓人呢?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敵軍來勢洶洶,一旦攻陷京師,就不僅是丟失邊關土地的問題,而是亡國了。思及此,吳襄終於鬆口,願班師回朝,但需崇禎皇帝提供一百萬兩軍餉。

儘管明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但連年的戰亂與天災,早就將這個外表繁華的王國底子掏得乾乾淨淨,已無力支撐沉重的軍餉壓力。迫於無奈,崇禎皇帝只能向他手下的衆達官貴族伸手了。爲湊夠這一百萬兩銀子,朱由檢親自列出了一份皇親國戚與文武百官的名單,挨個要求他們捐錢上交國庫,共度此次患難。可是皇親國戚都以生活貧瘠、所剩不多爲由拒絕自掏腰包。身爲朱氏一族的皇親貴胄皆這般姿態,更遑論文武百官呢?話雖至此,但皇帝的命令,大臣們多少還是要做點表面功夫的,爲避免皇帝的步步緊逼,衆官員都在自家門口貼上“毀家紓難”的字條。由是此,這一場以皇帝發起的、舉百官之力籌萬兩軍餉共度難關的活動,終以鬧劇收場。

明明有很多子久的辦法,爲什麼崇禎帝還是選擇自縊殉國? 第2張

君臣關係緊張,崇禎自作虐不可活,只能自求多福

調關寧鐵騎入京計劃的落空,雖阻斷了大明王朝自保的一條道路,但崇禎皇帝還有其他可行計劃,比如都城南遷。而說到遷都,這在歷史上也不少見,如唐朝就曾遷入川蜀地區避免戰亂。對當時的大明來說,遷都一舉是可行的,且有利條件頗多,爲什麼這麼說呢?

原來,當時的李自成大軍雖一路勢如破竹,連克山西太原等軍事重地,直逼北京。但他們的主要入侵方向是山西、陝西地區,對南邊的控制力較弱。加之南邊地區的起義軍數量較少,且由明朝軍官把持,崇禎若棄城南下,便可輕輕鬆鬆抵達南京,並依靠當地有利的局勢快速建立與敵軍對立的政權,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一旦情況穩定下來,崇禎便可操持舊業、重整旗鼓、捲土重來,與佔據北京的李自成一決高下,收復失地。

除此之外,當年明成祖朱棣在遷都北京之時,在原都城南京保留了一整套完整的政府機構,以備不時之需。若崇禎南遷在南京建城,便可運用當地完備的六部、內閣等機構快速建立一個全新的大明朝廷,與敵軍分庭抗禮。當然,一個王朝的平穩發展自然是少不了強大的軍隊主力做支撐的,而當時的大明王朝也確有這一資本。自打李自成大軍進攻以來,所到之處雖連連攻克,但他們消滅的僅是部分軍隊主力,南邊還保留着一百多萬的正規軍。只要崇禎抵達南京,便可不費吹灰之力東山再起、劃江而治。而讓出北京,又可以間接逼迫李自成與後金直接對抗,轉變明朝腹背受敵的情況爲坐山觀虎鬥,盡收漁翁之利。

事實上,崇禎本人也有此想法。他下密令讓天津的巡撫在大沽備好幾百條大船,爲遷都南逃做打算。與此同時,崇禎還派送心腹大臣前往南京打探情況、安排後路;集結京都僅剩的兵力,爲自己祕密逃離京城提供武力保障。但很可惜,這些充足的準備都沒能派上用場,爲啥?

明明有很多子久的辦法,爲什麼崇禎帝還是選擇自縊殉國? 第3張

原來是羣臣反對遷都,僅憑崇禎一人無法改變結果。說到這,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奇怪,古代帝王不都是一言九鼎、隻手遮天嗎?其實也不盡然。在明朝,雖然明成祖朱棣廢丞相,獨攬大權,但出於減少決策的失誤的需要,內閣這樣一個輔助帝王處理軍機政務的祕密機構應運而生。

在時代的發展中,內閣由一個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機構演變成一個決策機構。可以說,皇帝的想法要施行,需得到內閣的同意及六部大臣的許可。而崇禎身爲帝王,本身就十分的好面子,他無法主動開口提出遷都一事。因爲,拋棄老祖宗打下的江山偏安一隅、保全自己,總歸是讓自己臉上無光的,也會給後人留下自己昏庸無能的不良印象。

可遷都南下,勢在必行,怎麼辦呢?崇禎皇帝找到了與自己有相同想法的內閣首輔陳演,讓他配合自己演一場戲,鼓動大臣率先提出遷都事宜,最後由他批准通過。可沒想到,陳演在第二天竟然臨時變卦,極力倡導與李自成大軍決一死戰、捍衛大明。最後,羣臣響應,崇禎皇帝的如意算盤再次落空。

公元1643年十八日晚,李自成大軍攻陷北京。崇禎皇帝登上煤山,俯瞰着宮城外的連天戰火及血腥場面,長嘆一聲:“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爲奸臣所誤,以至此。”語落,便在一棵歪脖樹上自縊身亡,大明王朝最終隕落!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