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能夠網羅天下人才的劉邦是如何做到的?他有何閃光點?

能夠網羅天下人才的劉邦是如何做到的?他有何閃光點?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劉邦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劉邦作爲漢朝的開國皇帝,人們對他的印象卻並不正面,多半囿於其心計和狡詐,可是如果劉邦真的是一個能力平庸、反覆無常的小人,他身邊又怎麼會有那麼多能人異士跟隨呢?劉邦到底有什麼出彩之處能夠網羅天下人才,他的閃光點又是怎麼吸引衆多追隨者的呢?

能夠網羅天下人才的劉邦是如何做到的?他有何閃光點?

一、心懷大志

劉邦與沛縣父老們一起殺掉沛令後,衆人準備推舉一位德高望重之人作爲新的縣令,此時劉邦的表現與蕭何、曹參二人截然不同。後者害怕事發後牽連家人不好脫身,一心推脫;而劉邦則坦然接受,“天下方擾,諸侯並起,今置將不善,一敗塗地。吾非敢自愛,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願更相推擇可者”,看到了天下大勢,還表示了對一同起事的父老鄉親們安危的擔憂,二者高下立判。

雕塑“拔劍斬蛇”

這個抉擇其實還符合了地方武裝勢力的利益訴求,而他的沛縣軍事班底也是此後發展壯大的基礎力量。劉邦的目光放得非常長遠,事事都爲自己的志向鋪路,比如在此後的宛城受降、廢秦苛政、約法三章上,劉邦軍隊入關後對百姓秋毫無犯,贏得了民心歸附。

劉邦善於收攏民心,爲了自己治下能有穩定的統治,展現出了遠超項羽的大局觀。因爲解民倒懸的大理想,纔會有西向攻秦的大擔當。正是劉邦意欲問鼎天下,韓信、彭越、英布等纔會爲了成就一番大事業而心甘情願追隨,輔佐劉邦的大業。

二、知人善任

能夠網羅天下人才的劉邦是如何做到的?他有何閃光點? 第2張

韓信評價劉邦“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言之所以爲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意思是劉邦是天生的領導者,他能讓自己的部下們揚長避短、各司其職。劉邦用人不拘一格,不管是無名小卒還是敵方叛逃過來的將領,只要是良人善策,他都從諫如流。

韓信在項羽麾下,“數以策項羽,羽不用”,而到了劉邦陣營,一篇“漢中對”將楚漢雙方綜合條件、天下形勢、戰略方向、時機把握做了全面辯證的闡述。雖然是敵將來投,但劉邦欣然採納,“遂聽信計,部署諸將所擊”。果不其然,此後遵循韓信的形勢預測和戰略部署,劉邦暗度陳倉、速定三秦、奪關中形勝之地,爲贏得最終勝利打下了堅實基礎。

漢五年(前202),劉敬(原婁敬)原是一無名戍卒,竟趁劉邦路經洛陽時大言不慚勸說劉邦定都關中。可劉邦並未因爲其人微言輕而置之罔聞,相反,他慎重地找來張良等智囊團開會決議,最後採納了劉敬的意見,還將其封爲郎中

三、不吝賞賜

領導者想要屬下心甘情願地跟隨,最重要的是重視部下的利益訴求,並毫不吝嗇地滿足他們,劉邦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出色。反觀項羽,韓信曾評價“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弊,忍不能予, 此所謂婦人之仁也。”項羽說話待人和氣,體貼部下,但只能施以小恩小惠,不肯論功行賞。人都是逐利的動物,得不到封賞,部下們怎麼敢拼死效命呢?

漢四年(前203),劉邦被項羽圍困在滎陽,韓信此時正在平定齊地,趁機要求受封齊王:“齊僞詐多變,反覆之國也,南邊楚,不爲假王以鎮之,其勢不定。願爲假王便。”劉邦看到來信後十分憤怒,自己命懸一線,可是韓信卻趁此要挾,想自立爲王。但是劉邦礙於大局,聽從張良、陳平的勸諫,還是封韓信爲齊王,“大丈夫定諸侯,即爲真王”。劉邦滿足了韓信裂土封王的願望,也獲得了回報,最後在韓信與彭越等人的分進合擊之下擊敗了項羽。

能夠網羅天下人才的劉邦是如何做到的?他有何閃光點? 第3張

劉邦還常用重金收買敵方的將領,在滎陽對峙期間,“乃用陳平之計,予陳平金四萬斤,以間疏楚君臣。於是項羽乃疑亞父”。范增因此受到項羽的猜忌,憤而離開最後含恨病死,項羽失去了自己唯一的謀士。

劉邦志存高遠,吸引了一大批想要成就偉業的豪傑;並且在用人之道上廣納賢良,用人不疑,讓手下人才的能力得到最大化地發揮;對部下還不吝賞賜,想要實現抱負的、想要進封王爵的、想要榮華富貴的,都可以在劉邦手下一展宏圖,這樣的領導,怎能不吸引人呢?而正是由於其善於集百家之長,才能擁有運籌帷幄的張良、穩固內政的蕭何、征戰沙場的韓信等文武羣臣,最終,布衣出身、文不能書、武不能戰的劉邦竟然打敗了出身將門、深諳兵法、身經百戰的項羽,成就了漢朝的千秋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