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才華橫溢的文學家解縉,爲何落得如何悲慘的結局?

才華橫溢的文學家解縉,爲何落得如何悲慘的結局?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起明代大臣、文學家解縉,想必大家都有耳聞,他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才華橫溢,主持編纂了《永樂大典》等豐厚的著作,可是他最後的結局竟是被埋入雪堆凍死。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一.少年聰慧,受太祖器重

洪武二年(1369年)十一月七日,解縉出生在江西吉安府吉水縣鑑湖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 。他小時候聰穎絕倫,有“神童”之稱。還在襁褓之中時,他母親就在地上寫字讓他認識;五歲時他父親教他詩文,他聽一遍就能記住;七歲時就能寫文章了;十歲時一天能背誦千言的文章,且終身不忘;十二歲就已讀盡《四書》《五經》,並能懂得它們的義理。

從小飽讀讀書的解縉,在後來的科舉考試中表現也非常出色。洪武二十年(1387年),解縉參加江西鄉試,名列榜首(解元);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解縉中戊辰科進士三甲第十名,廷試與兄解綸、妹夫黃金華同登進士第,被授庶吉士,讀中祕書。同年,官至翰林學士。

才華橫溢的文學家解縉,爲何落得如何悲慘的結局?

明太祖朱元璋非常器重解縉,命他常在自己身邊。一天,朱元璋對解縉說:“我和你從道義上是君臣,而從恩情上如同父子,你應當知無不言。”

二.服侍三朝,熱心著作

受到太祖寵信的解縉開始自命不凡起來。他先呈上萬言書,主張應當簡明律法、並賞褒善政。受到太祖稱讚後,他再次呈上《太平十策》進言,並指責兵部僚屬等玩忽職守。誰知這下得罪了同僚,他們隨即上疏誣告解縉。

明太祖也開始責備他(意見提的太多了),並認爲解縉缺乏涵養,必須修身養性,閉門思過,否則會成爲衆臣攻擊的對象。解縉只好隨父迴歸吉水。在老家八年,他轉爲熱心著述,先後校正與修改了《元史》;補寫了《宋書》;刪定了《禮記》。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明惠帝朱允炆登基,因當時的禮部侍郎董倫爲朱允炆所信任,所以他在明惠帝面前爲解縉說了不少好話,解縉才被召回京師復職,任翰林待詔。

才華橫溢的文學家解縉,爲何落得如何悲慘的結局? 第2張

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登基後,建立文淵閣,解縉與黃淮、楊士奇、胡廣、金幼孜、楊榮、胡儼等進文淵閣參預機務,明朝內閣制度由此開始。不久,解縉又遷爲翰林侍讀學士,奉命總裁《太祖實錄》《列女傳》,書成,朱棣賞賜銀幣。其後又主編《永樂大典》。

永樂二年(1404年),解縉晉升爲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爲內閣首輔,朱棣賜其等金綺衣,與尚書地位相同。此後內閣進言,朱棣均虛心採納。這是解縉仕途的最得意之時。

三.因口無遮攔,屢遭貶黜,直至被害

滿腹經綸的解縉,其政治嗅覺卻不夠敏銳,又因太過自信與同仁的關係也不和諧。這直接導致了他屢遭貶黜,結局悽慘。

早在太祖時期,韓國公李善長因罪被朱元璋處死,解縉就上疏爲李善長辯冤,他又代御史夏長文革疏《論袁泰奸黠狀》,歷陳御史袁泰蔑視朝綱,貪贓枉法,陷害忠良之罪。後來袁泰受到處罰,對此懷恨在心。朱元璋也認爲解縉不夠厚道,而將他貶官並遣送回家。

後來朱元璋病逝,解縉進京弔喪。明惠帝朱允炆臨朝,解縉前期結下的仇敵袁泰,便乘機進誨言,攻擊解縉“詔旨,且母喪未葬,父年九十,不當舍以行。”朱允炆聽信了誨言,貶解縉爲河州(今甘肅蘭州附近)衛吏。

最終導致解縉悲慘結局的是,他立太子問題上,得罪了明成祖朱棣,以及成祖的次子朱高煦。永樂三年(1405年),朱棣召解縉入宮,磋商立太子之事。當時明成祖的意思是想立次子朱高煦爲太子,但解縉卻力主立長子朱高熾爲太子。

解縉爲說服朱棣,說了一句話:“好聖孫(朱瞻基)!”(即長子雖不怎樣,但你有個出色的孫子啊,朱瞻基是朱高熾的兒子)兩人相視而笑。最後朱棣同意立長子朱高熾爲太子,次子朱高煦爲漢王,並令解縉撰寫立儲詔書,以告天下。

但從此朱高煦就開始憎恨解縉了。因爲明成祖更喜歡次子朱高煦,所以非常隆寵漢王,這就讓朱高煦有機可乘,開始報復解縉了。

當淇國公邱福將朝廷機密“傳達延外”,朱高煦卻嫁禍解縉“禁中語”五年,之後又誣他爲“試閱卷不公”,被貶爲廣西布政司參議。剛好禮部郎中李至剛因與解縉有宿怨,又誣陷他,故隨後朱棣將解縉改貶交趾(今越南)。(可見解縉的人員關係有多差)

永樂八年(1410年),解縉入京奏事,正遇朱棣北征未歸,故只好覲謁太子朱高熾而返。誰知這次他犯了大忌,於是朱高煦又抓住“良機”誣陷解縉揹着皇上私通太子,朱棣爲此震怒,以“無人臣禮”罪下詔將解縉下獄。

永樂十三年(1415年),錦衣衛都指揮僉事紀綱上囚犯的名籍,朱棣見到還有解縉名字在上面,就問:“縉猶在耶?”紀綱會意,就用酒將解縉灌醉,而後拖到積雪中埋起來,解縉立刻死了,當時解縉年僅47歲。解縉去世後,家中財產被抄沒,妻兒宗族都被流放到遼東。

可憐這位被稱爲明朝三大才子的解縉,就這樣因口無遮攔、缺乏政治經驗,而慘死在暴君與其逆子的手下。

總之,明代大臣、文學家解縉,雖然才華橫溢,並主持編纂了《永樂大典》等豐厚的著作,但因爲他才學高而好直言,所以被忌憚,並屢遭貶黜,最終皇帝以“無人臣禮”下獄,直至被埋入雪堆凍死。

解縉的慘痛經歷警示我們:擁有才華的人,最好能學習一些處人與世的方式方法,關心一下時勢政治,否則就會像解縉那樣,因缺乏政治經驗、處理不好人際關係,而遭遇悲慘的結局。只有政治方向明確,善於與同事友好相處的人才,才能真正有機會發揮自己所有的聰明才智,從而能爲國家與人民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