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解縉是明朝的大才子,爲何結局卻很慘呢?

解縉是明朝的大才子,爲何結局卻很慘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有三大才子:解縉、楊慎、徐渭,巧合的是,這三大才子都擁有一個悲劇的人生。其中最慘的,莫過於解縉,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解縉生於明朝初年,在永樂時期曾一度坐上了“內閣首輔”的位置,朱棣曾直言道:“天下不可一日無我,我則不可一日少解縉!”

意思是,明朝可以沒有我,但我不能沒有解縉的輔佐!

事實證明,帝王的話果然不可輕信。後來解縉被貶出京城,朱棣沒有解縉的輔佐,照樣還是一代英主。只是,解縉失去了朱棣的信任,從此成爲一代悲劇。

解縉曾被朱元璋晾了8年,被朱棣棄用了8年,本文,筆者將和大家分享解縉,希望通過此文,向大家展現一個不一樣的大才子。

一、被朱元璋冷落

明朝時期,江西有這麼一副對聯,上聯是:一碗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這副對聯妙就妙在一連出現三個“解”字,而且讀音和意義不同。而這副對聯的誕生,就和解縉有關。

明朝洪武二十年,18歲的解縉參加江西省鄉試,不僅中舉,還拔得頭籌,位列第一名(解元)。在解縉回鄉的路上,向一位老者討杯水解渴。老者問解縉身份,解縉春風得意,自稱“解解元”。老者內心不悅,欲挫挫解縉的銳氣,便出了上述對聯。第一個“解”,讀[jiě],解渴的意思;第二“解”,讀[xiè],是解縉的姓;第三個“解”,讀[jiè],“解元”乃古代科舉鄉試第一名。。

解縉苦思冥想,一時竟對不出下聯。

解縉是明朝的大才子,爲何結局卻很慘呢?

解縉是江西吉水人,明朝時期,江西省人才輩出,明朝的前幾次科舉狀元都是江西人,而且,朱棣的首批7人內閣中,有5位是江西人,其中就包括解縉。

《明史·列傳第三十五》記載:

解縉,字大紳,吉水人。祖子元,爲元安福州判官。兵亂,守義死。父開,太祖嘗召見論元事。欲官之,辭去。

解縉,字大紳,他的爺爺曾是元朝的官吏,解縉的父名叫解開,曾被朱元璋多次召見。解縉在家排行第二,他還有個哥哥叫解綸。

解縉和絕大多數大才子一樣,小時候就是神童,12歲時就將四書五經全部學完。洪武二十年,18歲的解縉中舉,第二年進京趕考,一舉考中進士。

解縉才華卓然,他的詩詞和文章在翰林院中首屈一指,許多文士不服解縉,最後都輸在解縉的盛名之下。正是因爲解縉有“大才子”之名,因此養成了他孤傲、耿直的性格。

《明史·解縉傳》說“甚見愛重,常侍帝前”,朱元璋非常喜愛解縉,常常令解縉陪伴在身邊。

有一天,朱元璋對解縉說:“我和你父親相識一場,我們倆雖是君臣,卻如同父子,你若有什麼建議,應當知無不言。”

實際上,洪武晚期,朱元璋並不能過多地聽取別人的意見,他對解縉說的話,不能當真。

但解縉心無城府,他聽了朱元璋的話後,非常激動,回家立即寫了“萬言書”給朱元璋,勸朱元璋刑罰不可過重。

朱元璋接到解縉的“萬言書”,勉強表示讚賞,解縉以爲自己找到了“捷徑”,回家再接再厲,又寫了一份《太平十策》,這下,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悅。

正在這時,兵部尚書沈潛上書彈劾解縉,朱元璋藉故將解縉貶出京城,擔任江南道監察御史。

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長受胡惟庸案牽連獲誅,解縉從江南寫了一份奏疏爲李善長辯護,這讓朱元璋非常不滿。次年,朱元璋召來解縉的父親解開,對他說:

大器晚成,若以而子歸,益令進學,後十年來,大用未晚也。”

朱元璋的意思是說,你的兒子屬於大器晚成之人,年輕時不宜太過冒進。如果你現在帶你兒子回去,讓他在家中好好讀書,沉澱十年之後,方可大用。

從朱元璋的這句話來看,他對解縉此前一味耿直勸諫非常不認可。同時,也能看出朱元璋對解縉的性格比較理解,他認爲解縉至少需要“沉澱”十年。

縱觀古代史,凡是有大才之人,在性格上總有特殊之處,他們憑藉才華進入仕途,但官場卻不能容忍他的棱角。解縉,便是如此。

二、被建文帝忽視

朱元璋本打算晾解縉10年時間,遺憾的是,8年後,朱元璋就駕崩了,因此,解縉和朱元璋的“十年之約”沒有達成。

朱元璋駕崩後,建文帝召解縉回京,本打算重用。只可惜,由於解縉之母的喪期未滿,在封建社會,守制不滿就入仕者,屬於不孝,私德有問題。因此,建文帝將解縉貶到河州。

古人云,學而優則仕。解縉自恃有大才,希望在仕途上有大作爲,不料被朱元璋晾了8年,本就一肚子牢騷。如今他再一次被建文帝貶謫,內心更是委屈,這種委屈,也給解縉接下來的選擇,埋下了伏筆。

解縉被建文帝忽視了3年的時間,直到建文四年,終於迎來轉機,這一年,79歲的禮部侍郎董倫對建文帝說:

縉率易狂愚,無所避忌,數上封事,所言分封勢重,萬一不幸,必有厲長……

不得不說,董倫不愧爲兩朝老臣,他對解縉還是比較瞭解的,董倫的意思是說,解縉爲人耿直狂傲,說話直接,實際上是可以重用之人。建文帝聽信董倫的建議,召解縉回京,擔任翰林待詔。

其實,所謂的“翰林待詔”,在當時是從九品的官職。也就是說,建文帝召解縉回京,很可能是爲了給禮部侍郎一個面子,並不是認可解縉的能力。

解縉回到京城時,明朝的大環境已經非常嚴峻,當時燕王朱棣已經兵臨南京城下,南京城外炮火連天,城門失守已經只是時間問題。那麼,等待解縉的只有兩種出路,一種是爲建文帝盡忠,另一種是擁護燕王朱棣,解縉如何選擇呢?

根據《明史·王艮傳》記載:

燕兵薄京城……解縉、吳溥與艮、靖比舍居。城陷前一夕,皆集溥舍。

燕王攻破城門的前一天,解縉和他的江西老鄉王艮、胡廣一起,聚在另一位老鄉吳溥家中飲酒。當天夜裏,解縉便收拾東西,親自迎接朱棣入城。

筆者此前寫過一篇關於方孝孺的文章,我對方孝孺十分尊重,對他的氣節也非常認同。但是,解縉和方孝孺不一樣。第一,解縉在建文時期得不到重用,他內心是極其委屈的,他希望改變現狀。第二,朱棣攻破南京,解縉並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這兩點,是解縉和方孝孺最不同的地方。所以,後人對解縉投奔朱棣,並沒有過多的指責。

也許,在小節上,解縉是愧對朱允炆的,但在大義上,他並沒有背叛明朝。

三、被朱棣棄用

朱棣入京時,當時和解縉一起投奔朱棣的翰林文臣有很多,包括後來“三楊”中的楊士奇和楊榮。

朱棣久聞解縉之名,現在解縉主動擁護自己,朱棣爲了拉攏那些翰林文臣,對解縉也非常重視。《明史·解縉傳》記載:

成祖入京師,擢侍讀。命與黃淮、楊士奇、胡廣、金幼孜、楊榮、胡儼並直文淵閣,預機務。內閣預機務自此始。

意思是,朱棣命解縉、黃淮、楊士奇、胡廣、金幼孜、楊榮、胡儼七人入值文淵閣,幫自己處理朝政,參詳機務。

這就是明朝最早的內閣!

自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之後,六部九卿需要直接向帝王彙報工作,這不僅大大增加了帝王的工作量,也是對帝王處理朝政能力的考驗。朱元璋這樣的“天才”或許能應對,但朱棣並不想被繁瑣的朝政絆住自己,他需要助手。因此,解縉等7人組成的內閣就此誕生。

需要說明的是,朱棣時期內閣僅有參詳、輔佐之職,並沒有實權,當時的“內閣閣員”也只有七品到五品的官銜,和明朝後期的內閣不可同日而語。儘管如此,解縉等7人爲永樂朝初創時定下一系列制度,協助朱棣處理朝政,開創了一個時代!

當時,朱棣非常倚重解縉,任命解縉爲內閣首輔。接下來,朱棣編撰《太祖實錄》由解縉主導,解縉還擔任科舉主考官。永樂元年七月初一,朱棣命解縉率領147位文臣編撰《文獻大成》,一年多後,解縉、姚廣孝等人人再次率領2169爲文臣繼續擴編這部書籍,後來,這部鴻篇鉅著改了名字,叫《永樂大典》。這部書意義重大,筆者下文還會提到。《明史·解縉傳》記載:

代言之司,機密所繫,且旦夕侍朕,裨益不在尚書下也。

意思是,解縉日夜陪伴朱棣,可謂“紅極一時”,其他內閣成員,有些六部尚書都不能望其項背。

解縉的才華獨領風騷,在朱棣面前也很得力,但是,江山易改,稟性難移,解縉的性格和他的才華一樣,依然很“出衆”。

明成祖朱棣登基後,一直面臨立儲困擾,如果按照傳統的“立嫡立長”慣例,皇長子朱高熾無疑是太子最佳人選;但朱棣覺得皇次子朱高煦“類朕”,朱棣內心更喜歡驍勇善戰的次子。所以,朱棣登基兩年,一直在糾結太子人選的問題。永樂二年,朱棣召來寵臣解縉,關於立儲之事,他希望解縉暢所欲言。

自古以來,立儲都是非常敏感的事情,若換做別的大臣,恐怕避之不及,因爲一旦言語不當,不僅會遭到帝王或皇子的記恨,還可能會搭上全家性命。但解縉沒有迴避,因爲他的性格中沒有圓滑的一面。

面對朱棣的詢問,解縉先回答說:

“皇長子仁孝,天下歸心。”

朱棣認爲,解縉的話沒有新意,非要刨根問底,問解縉爲何支持朱高熾。解縉最終回答了三個字:“好聖孫。”

皇長子朱高熾有個非常優秀的兒子,那就是朱瞻基(明宣宗)。朱瞻基出生於洪武三十一年,也就是朱元璋去世的那一年。朱瞻基出生時,朱棣做了一個夢,夢到朱元璋將祭祀宗廟的大圭送給自己。因此,朱棣一直非常喜歡自己的這位長孫。解縉所說的“好聖孫”意思,是指朱高熾有個好兒子,而朱高煦沒有這樣的優勢。

解縉的這句話,徹底點醒了朱棣,朱棣於當年立朱高熾爲太子。但也因爲這件事,解縉遭到了朱高煦的記恨。

朱高熾成爲太子後,朱棣總覺得虧欠次子朱高煦,因此,朱高煦在京城的地位超然。史載“高煦寵益隆,禮秩逾嫡”。朱高煦在京城非常跋扈,有時候在禮制上甚至超過了太子。解縉是耿直之臣,眼裏容不得沙子,於是,解縉主動站出來向朱棣歷數朱高煦的不是,最終,激怒了朱棣,朱棣認爲解縉這是在離間天子骨肉。從此,朱棣開始逐漸疏遠解縉。

解縉從建文四年開始被朱棣啓用,到永樂三年被朱棣疏遠,前後共經歷四年時間。這四年,解縉最不該做之事,就是直接參與了立儲之事。朱棣先讓解縉“暢所欲言”,等解縉把他想說的全部說完之後,朱棣又覺得解縉是在離間自己父子感情。

從始至終,這件事彷彿是朱棣爲解縉設立的“騙局”,解縉入甕後,發現朱棣和乃父朱元璋一樣,並不是一個喜歡聽實話的人。

四、被時代所不容

《明史·解縉傳》記載:

“縉少登朝,才高,任事直前,表裏洞達。引拔士類,有一善稱之不容口。然好臧否,無顧忌,廷臣多害其寵。”

意思是說:解縉才學斐然,性格直爽,在御前奏事,表裏通達。同僚有的優點,他忍不住讚美,但同僚有缺點,他總是直言不諱地講出來,因此,得罪了不少人。等他真正被冷落後,很少有人站出來爲他辯解。

永樂四年,朱棣賞賜內閣閣員們二品紗羅衣各一件,唯獨不賞解縉,解縉一度非常尷尬。不久後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朱棣發現自己在內廷商議的機密,竟然悄悄被人泄露了出去。《明史》雲:

久之,福等議稍稍傳達外廷,高煦遂譖縉泄禁中語。

意思是,泄露消息的人是“靖難第一名將”丘福,但朱高煦卻趁機誣陷解縉,把罪名扣在解縉的頭上。

這件事讓朱棣徹底失去了對解縉的信任。第二年(永樂五年),又熱彈劾解縉在科舉考試中閱卷不公,朱棣沒等解縉申辯,朱棣便一紙詔書,將解縉貶到了交趾。

解縉是明朝的大才子,爲何結局卻很慘呢? 第2張

當年,解縉被重用,朱棣說:“天下不可一日無我,我則不可一日少解縉!”如今,這句話成了空話。

《紅樓夢》中有一句名言:人情練達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學問。

解縉是百年大才,但是,在人情方面卻有些苦澀。他文章寫得好,卻不知道“人情練達”是最難寫的文章。

永樂八年,解縉被貶三年後,回京述職。他希望這一次能被朱棣留在京城。然而,不巧的是,當時朱棣正好北征蒙古,解縉見不到朱棣,只好去覲見太子,隨後南下返回。沒想到,這件事卻再一次被朱高煦所利用,待朱棣歸來後,朱高煦立即向朱棣告狀。

實際上,皇帝不在京城,解縉去見太子,並沒有什麼不是。但被朱高煦一番添油加醋,解縉就成了“私見太子”。

朱棣本就對太子有些不滿,正想借機敲打太子,因此以“無人臣之禮”將解縉問罪下獄。

當時,解縉還未走到交趾,錦衣衛一路追到廣東,將解縉裝入囚車,運回京城。在抓捕解縉時,他正在寫一份奏摺。原來,解縉在離京的路上,看到贛江兩岸乾旱嚴重,決定上書請求朝廷修築水渠,灌溉良田。也就是說,解縉在大難臨頭之前,仍然心繫百姓。北宋大儒張載說:“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作爲一個讀書人,一個天才,解縉在爲往聖繼絕學的同時,也在爲生民立命,但是,那個時代已經不允許他這麼做了。

解縉被押回京城後,立即被關押進入詔獄,過上了暗無天日的生活。這期間,朱棣幾乎將解縉遺忘。直到5年後,即永樂十三年正月,錦衣衛指揮使紀綱向朱棣彙報詔獄內的囚犯名單,朱棣偶然看見解縉的名字,問紀綱道:“解縉竟然還活着?”

紀綱聽出了朱棣的畫外音,當天夜裏,紀綱強行將解縉灌醉,然後將解縉拖到積雪中埋了起來,第二天解縉便死了。

永樂十三年正月十三日,京城的雪景分外別緻,但很少有人知道,積雪之下,曾淹沒一位百年難遇的大才子。

解縉死了,年僅47歲。隨後,朱棣下旨抄沒解縉的家產,他的妻兒全部被流放到遼東。

五、被歷史銘記

解縉從永樂五年被朱棣貶謫,到永樂十三年去世,在永樂年間,被棄用8年之久。在很長一段時間,解縉都是奸臣的代名詞,直到明朝成化年間,同樣歷經坎坷的明憲宗朱見深才赦免瞭解縉的罪名,恢復瞭解縉的名譽。解縉雖然死了,但歷史並沒有將其遺忘。因爲他給中華留下了瑰寶——《永樂大典》。

首先說明,《永樂大典》的編撰並非是解縉一人之功,但是,解縉的主導作用非常重要。《永樂大典》是中國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更是迄今爲止世界上規模罕見的百科全書。

遺憾的是,《永樂大典》的全本已經遺失,新中國成立後,通過國家收集、名人捐贈、國外歸還等方式陸續收集418冊。而根據歷史記載,永樂大典的正本應有11095冊,現存的內容,僅僅是全本的3.8%。

這項工作任重道遠,雖然目前只收集到3.8%,但其價值已經非常可觀。現存內容中,對古代天文、曆法、氣象、文化等記載,都是異常珍貴的資料。因此有人稱它是“蓋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者焉”。

《左傳》雲:“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意思是說,人生的三大成功的標準是:立德、立功、立言。

解縉的一生極其坎坷,他被朱元璋冷落,被建文帝忽視,被朱棣短暫重用後又遭棄用,先被貶,再入詔獄。一個連續被三代帝王拋棄的大才子,沒有完成“立德”,更沒有“立功”,但他完成了“立言”。

有些人,一輩子擁有較高的權力,但除了顯赫一時外,並沒有給歷史留下什麼價值;有些人,雖然蹉跎半生,但卻爲歷史留下了巨大貢獻。

解縉雖然狂傲,但他的人生價值,還是得到了體現。他的歷史作用,值得後人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