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朝初年重臣張輔一生有何作爲?他究竟因何而死

明朝初年重臣張輔一生有何作爲?他究竟因何而死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在起兵反抗,隨後揮師南下,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南京,即皇帝位。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明朝的公爵,一共有4類,分別是“開國輔運”、“奉天靖難”、“奉天翊運”、“奉天翊衛”。其中,“開國輔運”公爵是當年跟着朱元璋一起建立明朝的大功臣,例如徐達、李文忠等人,這種開國之功可遇而不可求。“奉天靖難”公爵則是跟着朱棣通過“靖難之役”立下大功之人,這種從龍之功需要實力和運氣的加持。

朱棣登基後,封了4位公爵,分別是丘福(淇國公)、朱能(成國公)、張玉(榮國公)、陳亨(涇國公)。這就是所謂的“靖難四公爵”,他們都是世襲爵位。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4人中,張玉和陳亨早在靖難之役時就已經戰死了,也就是說,“靖難四公爵”其實有兩位都是追封的。

永樂初年,朱棣認爲靖難第一名將是丘福,但遺憾的是,丘福最終兵敗北疆;而和丘福齊名的朱能,也病逝於南征途中。誰也沒想到,若干年後,“靖難四公爵”中最爲顯著的家族,卻早已姓張。因爲張玉生了一個好兒子——張輔。

張輔後來被朱棣封爲英國公,成爲大明朝的國防柱石,縱觀有明一代,英國公張家已經超過了魏國公徐家,成了大明朝第一勳貴世家。

那麼,威風凜凜的四朝名將張輔,結局到底如何呢?本文筆者將和大家分享英國公張輔的一生,以及他寂寥的結局。

一、父死子後繼,虎父無犬子

《明史·張輔傳》記載:

張輔,字文弼,河間王玉長子也。燕師起,從父力戰。

張家的發跡往上追溯,源於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其父張玉,是朱棣麾下赫赫有名的大將,以多謀善戰而著稱,爲朱棣最終奪得大明江山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功居一等。然而,張玉在建文二年的東昌戰役中,不幸戰死。朱棣感其功勞,追其爲榮國公,爵位世襲罔替。

雖然榮國公爲世襲爵位,但朱棣並沒有急於讓張輔襲爵,最初只封張輔爲信安伯,後來又封爲新城侯。朱棣之所以這麼做,是不想讓張輔這麼年輕就吃父親的“老本”,他希望張輔再立新功。張輔也深諳朱棣之意,他積極勤勉,丘福、朱能等老將看在眼裏,都非常欣慰,時常向朱棣推薦張輔。張輔人生中第一次大放異彩,發生在安南之戰。

明朝初年重臣張輔一生有何作爲?他究竟因何而死

早在靖難之役發生之初,既建文元年,安南(越南一帶)陳氏外戚黎季犛發動政變,奪取陳氏政權,並在朱棣稱帝后的永樂二年,向朱棣請封其爲安南國國君,謊稱陳氏王朝已經滅亡,自己作爲外甥被羣臣推舉出來做了國君,請皇帝成全。朱棣一時不察,被其矇騙,封其爲安南國君。

沒多久,陳氏王朝的後人陳天平便偷偷覲見了朱棣,把黎季犛弒君殺主之事悉數告知,請求天朝派出軍隊,助其誅殺黎氏,平復叛亂,奪回政權。

這時,朱棣才知道自己被黎氏所騙,勃然大怒。再加上朱棣早有吞併安南之心,於是將計就計,遣都督黃中與副將薛巖,領5000大軍南下“和談”,其實是助陳氏平亂。

不得不說,朱棣當時有點小瞧安南,明朝的5000大軍到了安南叢林之中,猶如羊入虎口。因爲安南的黎氏早已經得到了陳天平覲見朱棣的消息,料定朱棣派大軍來講和談判是假,伺機助陳天平誅殺黎氏是真。他們不甘爲人魚肉,於是在大軍進安南途中率先發難,率兵伏擊明軍。致使五千明軍大敗,陳天平與薛巖死於亂軍之中。

消息傳回,舉朝震驚,朱棣發天子之怒,遣朱能爲徵夷將軍,《明史》說朱能率兵“八十萬”,打算馬踏安南。雖然這個數字有點誇張,但朱棣踏平安南的決心可見一斑。

朱能是“靖難四公爵”之一,他和張輔之父張玉平輩,是朱棣極其看重之人。朱棣曾評價朱能:

輔吾成大業者,(朱)能也!(出自《明史·朱能傳》)

可見朱能並非徒有虛名,他是在靖難之役中真刀真槍裏殺出來的。朱能掛帥,他向朱棣推薦世侄張輔爲副帥。雖然張輔沒有獨立領兵的經驗,但考慮到有朱能坐鎮,讓張輔去鍛鍊一番也好,於是朱棣便同意了。就這樣,張輔隨着朱能南征安南。

這次南征,原本朱能纔是主帥,遠遠沒輪到張輔大放異彩。可一進入南越煙瘴之地沒多久,朱能便染病,最終病逝于軍中。朱棣聽聞後,在痛惜朱能的同時,也左右爲難。若是撤軍,那豈不是被安南瞧不起?若是繼續征討,“八十萬”大軍則沒有可託之人。無奈之下,朱棣只能讓張輔暫時掛帥,把副帥轉正。

張輔掛帥後,計謀與戰術兼用,一路殺得黎氏叛賊望風而逃,黎季犛被趕到海上,遠遠望明軍而不敢靠岸。

於是安南之亂平,這是自唐朝滅亡後,漢人政權在四百年後,再一次劃安南爲疆土。永樂六年,張輔班師回朝,朱棣大喜,封張輔爲右柱國,英國公,舉朝莫不信服。

父親是榮國公,自己是英國公,張輔這一次臨時帶兵,可謂名利雙收。

就在張輔平定安南之亂後沒多久,張輔前腳班師回朝,後腳安南陳氏王朝的舊臣不服天朝教化便捲土重來,發動叛亂。朱棣又令沐英之子沐晟率軍討伐。安南亂軍以逸待勞設下伏擊,大敗沐晟。

消息傳回,又是一片譁然。當此之時,朱棣環視朝宇,幾無一可徵安南之將可用。當時,朱棣正在把精力放於北伐,無暇分心。於是只得再次令張輔掛帥出征,張輔入安南很快再度平安南之亂,並在隨後的六年裏,又對安南亂軍發起了兩次戰爭,終於一舉平定踏平安南。

果然虎父無犬子,自此,張輔成爲明朝第一善戰之將軍。若有大戰,朱棣無不徵求張輔的意見。

此後,張輔又跟上朱棣步伐,參加了第三、第四與第五次對韃靼的北伐。後朱棣在北伐回師途中駕崩,張輔率領軍隊回朝。

二、託孤唯老將,帝國之柱石

明朝初年重臣張輔一生有何作爲?他究竟因何而死 第2張

明仁宗朱高熾即位後,頗重張輔的德行與文治武功,更加對其委以重任,授其爲太師,百官中,地位舉朝最爲尊崇。

要知道,明朝時期,“三公”地位高於“三孤”,“三公”中,“太師”地位最高。有明一朝,生前被封爲太師之人,除了李善長、張居正等人外,屈指可數。張輔以武將之身,生前就被尊爲太師,可見他在朝中的地位。

《明史·張輔傳》記載:

成祖喪滿二十七日,帝素冠麻衣以朝。而羣臣皆已從吉,惟輔與學士楊士奇服如帝。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朱棣的喪期已滿,朝中百官要“除服”,朱高熾爲了表達孝心,繼續穿麻衣上朝,而滿朝文武,只有兩個人和朱高熾一樣穿着素服,他們是張輔和楊士奇。英國公張輔是勳貴之首、德高望重;楊士奇是大學士,後來的“三楊”之首。這一文一武,都是朱高熾最信賴的心腹。

朱高熾是一位難得的仁君,只可惜他只在位10個月就病死了。他病逝前,因爲南京發生地震,太子朱瞻基被派往赴南京視察,不料朱高熾突發急症而亡。爲了防止漢王朱高煦圖謀不軌,張輔勸皇后張氏(朱高熾之妻)當機立斷,立即做了三件事:第一,最大限度封鎖朱高熾去世的消息;第二,派心腹急召太子朱瞻基回京,並沿途保護;第三,令朱瞻基之弟朱瞻墡臨時監國,直到太子歸來。

張輔如此安排,可謂有備無患。於是,明朝最驚心動魄的危局,被張輔輕易化解。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後,對張輔分外禮遇。

宣德元年,漢王朱高煦不服朱瞻基爲皇,意圖聯合朝臣,發動叛亂,還派使者聯繫了張輔。此事原本不爲朱瞻基所知,張輔二話沒說,綁了使者去見朱瞻基,這才得以識破漢王詭計。張輔於是協助朱瞻基調兵遣將,平復叛軍。從此,張輔權望更甚,朱瞻基命其朝夕隨侍左右,好隨時諮備軍國之事,引其爲治國安邦之智囊。

公元1435年1月31日,明朝的第五位皇帝朱瞻基突然駕崩,臨終前,他將年僅9歲的太子朱祁鎮託孤給太皇太后張氏與五大臣(張輔、楊士奇、楊榮、楊溥、胡濙),五大臣的首便是張輔。

張輔其人不苟言笑,治軍嚴明,極善統兵,是明朝自永樂朝時起歷任四朝的當家大將。

朱祁鎮登基後,因其年弱,朝政一直由太皇太后張氏與五大臣把持。然而,張氏雖專政,卻不亂政,既不重用外戚,更反感自家人干預朝政,這在整個中國古代史中都極其罕見,一時再度延續“仁宣盛世”。張太后與五大臣主政期間,朱祁鎮意欲玩弄帝王心術,重用侍宦王振。因此,張太后有事沒事就喜歡把王振叫過去痛罵一頓,使得王振越發戰戰兢兢,不敢使壞。

公元1440年,五大臣之楊榮去世,1443年,太皇太后薨逝,朱祁鎮才陸續開始掌握實權。

朱祁鎮親政時,年方16歲,爲了制衡四大臣,朱祁鎮開始再度起用寵宦王振。

在整個明史裏,可謂是太監亂政的大舞臺,自朱瞻基之後,奸佞內宦幾乎成了朱家每一任皇帝的標配。

相反,明朝太監的作亂史,反過來便是無數文臣武將的血淚史。太監本是無根浮萍,歸根到底他們只是皇權的依附者與代理人。皇帝爲了制衡朝臣,需要這些惡犬來看家護院。因此圍繞在太監與朝臣之間的鬥爭,歷來是鮮血橫流,人頭落地。很不幸,英國公張輔便成了內鬥的陪祭品。

公元1444年,五大臣之楊士奇去世,王振宦官集團開始擡頭,逾矩之事,時有發生。1446年,五大臣之楊溥去世,此時僅剩張輔與胡濙,宦官集團已經開始濫用王命職權,興風作浪。

明朝初年重臣張輔一生有何作爲?他究竟因何而死 第3張

當時朱祁鎮年方19,隨着張太后與三楊去世,幾乎大權在握。年少輕狂的君主,對自己的帝王心術十分得意,他把王振看做自己最能幹的忠犬,對王振十分信任,又多有不察,給了王振以亂權之機。

此時,朱祁鎮仍是主少威弱,並不得張輔、胡濙等的尊崇,朝野上下對其重用王振亦是多有齟齬,這讓朱祁鎮與王振均有不滿。

雖爲九五至尊,卻不受人尊崇信服,那種憋屈與不甘,可想而知。於是,朱祁鎮想做一番事業,讓那些老傢伙看看自己的能力。

就在朱祁鎮登基的第十四個年頭,即1449年,瓦剌已經收服了整個北方遊牧民族,他們趁勢發兵南下,進犯明朝邊土。

太監王振認爲,此時正是皇帝御駕親征,樹立威信,使衆生折服的大好時機,因此慫恿青年皇帝朱祁鎮北伐親征瓦剌。

這個主意,幾乎與朱祁鎮本人的想法不謀而合,他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這個千載難逢,揚眉吐氣的時刻,很快兩人便一拍即合,出師北伐。

朱祁鎮並不知道,他接下來會成爲大明王朝唯一一位當過俘虜的皇帝。

時年,英國公張輔已是75歲高齡,朱祁鎮一旨令下,命張輔一起出師。垂垂老矣,雖然隨駕,但卻不被授予權力。已經漸漸年老力馳的張輔,不被朱祁鎮看在眼裏。朱祁鎮之所以在這個年齡還要折騰張輔這把老骨頭,就是想讓張輔這個老傢伙親眼看看他是如何揚眉吐氣地掃清瓦剌的。

三、天子意風發,含恨豬隊友

與英國公張輔一起同行的還有兵部尚書鄺堃、戶部尚書王佐和大學士曹鼐、張益等一百多位文臣武將。

只是,自打決定御駕親征時開始,朱祁鎮便有心把它作爲自己的政治大秀。其決心要憑藉自己的力量,驅除韃虜,樹立權威,因此一百多位能徵善謀的文臣武將,只是被命令跟着去看他表演的,“不使預軍政”,絲毫不允許他們參與半點的軍政之事。

朱祁鎮御駕親征的大令一下,僅不到2天,就集結了號稱50萬的大軍。這給了朱祁鎮以極大的信心,以爲自己的皇帝威儀,必定會威加四海,令軍士隨服。

殊不知,號稱泱泱50萬大軍,實際上堪稱烏合之衆。在這場只爲滿足其個人表演慾望的戰爭裏,整個大軍就像是一個草臺班子,聽到皇帝的命令,拿了俸祿,帶了糧食,便烏壓壓聚到一起搞北伐。

結果明朝軍隊很快出現了華夏幾千年未見之咄咄怪事,明軍還未與瓦剌交鋒,軍中便有一大羣士兵不堪長途跋涉,開始作亂,作鳥獸散。還沒走到大同,50萬大軍因爲對糧食沒有規劃用度,便已經開始斷糧了。結果一路還發生踩踏事件,敵軍未現,軍中已有餓殍百里,死士過萬。

英國公張輔對此觸目驚心,他暗中讓兵部尚書鄺堃和戶部尚書王佐勸諫皇帝朱祁鎮回師整頓後再戰。

不料,此事爲王振所知,他在朱祁鎮面前添油加醋一番,直言英國公等有意阻止皇帝建立萬世功勳,居心叵測。朱祁鎮一聽這是英國公張輔的主意,頓時大怒。張輔德高望重,他不便懲罰,但罰兩個尚書的權力還是有的。於是,朱祁鎮遂命王振將鄺堃和王佐罰跪一天於中軍大帳之外,以敲山震虎,震懾“動搖軍心之人”。

張輔見了,知道這是皇帝的意思,誠惶誠恐,未敢作聲。

就這樣,明朝50萬大軍一路浩浩蕩蕩,如入無人之境地開進了大同。而後,瓦剌卻反常地往北逃竄。這讓朱祁鎮與王振都大爲興奮,以爲瓦剌攝於明軍之威,望風而逃,更加命令軍隊追亡逐北。

可是,瓦剌這一招卻瞞不過軍中善戰者。這一反常舉動讓英國公張輔與兵部尚書鄺堃等大爲狐疑。張輔認爲,事出反常必有妖,瓦剌之所以一路不出一兵一卒,勢必準備誘敵深入,對明軍埋下口袋陣,達到聚而圍之的險惡目的。因此,張輔夥同鄺堃等大臣,再次上奏朱祁鎮停止北進,整頓觀望,卻馬上遭到了朱祁鎮的拒絕。英國公張輔只能整夜撫須長嘆,苦思良策而不得。

從始至終,英國公張輔所能做的事,註定是蒼白無力的。

明朝初年重臣張輔一生有何作爲?他究竟因何而死 第4張

第二天,鎮守大同的王振門徒郭敬把前幾天大同前線戰敗的消息偷偷告訴王振,——“再往北必定落入瓦剌圈套!”,王振這才心生後怕,勸朱祁鎮將軍隊撤出大同。

撤兵回師時,王振突發奇想,決定取道紫荊關退兵,因爲那裏可以路過他的家鄉蔚州,到時候讓家鄉人都看到他衣錦還鄉的樣子。

正所謂“爲人富貴而不返鄉,無異於錦衣夜行”。王振的想法,盡顯宵小蛇鼠之態。

原本張輔等人還在爲大軍能夠取道蔚州回師而暗鬆了一口氣,沒想到還未走到蔚州,王振突然改變主意,他想起來五十萬大軍路過,一定會讓家鄉蔚州的禾苗寸草不生,到時候自己炫耀不成,反而被家鄉父老謾罵,豈不糟糕?於是,王振決意率大軍東行,往宣化方向行軍。

這一下,把張輔氣得夠嗆,他讓內閣大學士曹鼐和大同參將郭登向其進言:

“此去趨紫荊關僅40裏,大人宜取道紫荊關回京,再走宣府,恐被瓦刺大軍追及。”

王振只有自己的小心思,便直接棄50萬將士與皇帝之安危於不顧,一意孤行,取道宣府。

當時,瓦剌自明軍進駐大同之後有意誘敵深入故作一路北撤,卻一直沒有等來明軍的身影。得知明軍撤退後,便一路狂奔追擊明軍。

四、土木堡之殤,英國公之死

明朝50萬大軍,體制潰散,兵士志糜,不戰而逃時,更是一片冗亂。

8月10日,大軍來到宣府時,瓦剌大軍已經追擊而至,倉惶之下,朱祁鎮只能派遣恭順伯吳克忠、都督吳克勤率兵斷後掩護其撤退。不料明軍與瓦剌軍隊一觸即潰,恭順伯吳克忠與都督吳克勤當場戰死。

無奈之下,朱祁鎮只能再次派出成國公朱勇(朱能之子)等率領3萬騎兵前去阻擊瓦剌大軍,爲大軍回撤爭取時機。朱勇等臨危受命,決意取險鷂兒嶺之後,與瓦剌據險而守,卻不料反落入敵人十面埋伏,再一次全軍覆沒。

當此之時,朱祁鎮只能將所有軍隊派出,構成防禦陣線。由老將英國公張輔一路護送其再往南撤。不曾想,還未走出土木堡,前線大軍在瓦剌鐵騎的激盪下,瞬間潰不成軍,被敵反包圍,一路退了回來,反而把朱祁鎮難逃的後路圍得水泄不通。

關鍵時刻,老將張輔懷着忠君護主之心,他帶刀上馬,一馬當先帶着朱祁鎮要殺出一條血路,但軍陣茫茫,75歲的老將,很快被亂軍砍死。

四朝名將,一輩子功勳卓著,沒成想到頭來,七十五歲時,卻被自家人所累,慘死亂軍之中,當真令人唏噓。

張輔之死,並沒有引起多大的震驚,因爲瓦剌圍困土木堡兩天後,發生了另一件大事,掩蓋了張輔慘死之況——明軍潰敗,明英宗朱祁鎮被俘!天下震動!

當朱祁鎮被俘時,其護衛將軍樊忠怒氣難遏,一把抓過王振,一榔頭將其砸得腦漿崩裂,當場殞命。

土木堡之變,明英宗朱祁鎮被俘,50萬大軍損失殆盡,以英國公張輔爲首的100多名文臣武將悉數戰死沙場。

一切皆源於少年皇帝的貪功冒進與太監王振的滿腦漿糊。

英國公張輔死了嗎?《明史·張輔傳》記載:

輔從行,不使預軍政。輔老矣,默默不敢言。至土木,死於難,年七十五。

明朝初年重臣張輔一生有何作爲?他究竟因何而死 第5張

張輔的確死了,但是《明書》卻有另一番記載:

或雲輔敗逃還,知不可生,自縊死,家人以陣亡聞。

意思是說:張輔在土木堡之變中並沒有死,他逃了回來。聽聞皇帝朱祁鎮被俘,自知很難獨活,因此自縊而死。家人爲了掩蓋“醜聞”,宣佈張輔死於陣中。

於是,英國公張輔之死,就成了歷史懸案。

筆者認爲,土木堡之戰中,不管張輔是戰死,還是僥倖逃脫,世人都不應該苛責這位75歲的老將。因爲在這場戰鬥中,張輔從始至終都沒有被重用,他的建議也一直都沒有被採納。明英宗朱祁鎮之所以要帶着張輔出征,就是想在這個老傢伙面前證明自己。只是,這一場“證明”,被定義爲歷史笑柄。

英國公張輔輔佐永樂、洪熙、仁宣、正統四朝,他歷經靖難之役、安南之戰、明成祖北征和朱高煦叛亂,爲大明朝立下不世之功。不曾想,在本該頤養天年之際,成爲了帝王心血來潮的陪祭。

觀史,世人總喜歡把皇帝的過錯嫁禍於紅顏、宦官,豈不知,這不過是文人們爲他們的君王開脫罷了。殺死英國公之人,不是王振,真正的“豬隊友”,是朱祁鎮本人。

明代宗朱祁鈺登基後,爲了安撫武將和勳貴世家,追封張輔爲定興郡王,諡號“忠烈”。張輔雖然死了,但英國公張家卻榮寵不衰,無論明皇更迭,還是權臣當道,無人敢小覷英國公府。自此之後,歷代英國公爲大明朝保衛山河,血染疆場。公元1644年,第九代英國公張世澤爲抵抗李自成,率軍血戰,力竭而亡。幾天後,崇禎帝自掛景山。英國公府和大明朝,同時消失於歷史的塵埃中。

若拋開封建文化中糟粕的部分,從積極的一面來看,英國公張氏一族,是中華兒女精忠報國價值觀的彰顯。往事悠悠,我輩當學習其精神,報效于山河。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