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世民和魏徵之間的有什麼樣的糾葛 魏徵爲何敢直言勸諫李世民

李世民和魏徵之間的有什麼樣的糾葛 魏徵爲何敢直言勸諫李世民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魏徵和李世民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魏徵原本是李建成的謀臣,李世民爲什麼不殺魏徵反而還要重用?

說起唐代最愛和皇帝對着幹的人,魏徵如果排第二那麼沒人再敢排第一,相傳魏徵經常在朝堂上指出李世民的不足,每次都把這個皇帝氣得火冒三丈,恨不得把他拉出去五馬分屍了,但讓人出人意料的是李世民每次都能放過魏徵。

李世民和魏徵之間的有什麼樣的糾葛 魏徵爲何敢直言勸諫李世民

李世民究竟爲何能容忍魏徵的直言犯上呢,魏徵又爲何敢冒天下之大不爲直言勸諫李世民呢,這對君臣之間到底有着怎樣的糾葛?

很多人都說李世民之所以能處處容忍魏徵,這和魏徵的身份有着重要的關係,魏徵究竟是什麼身份呢竟能讓李世民都畏懼?看過《西遊記》的朋友可能瞭解,魏徵除了是大唐的丞相外還是天上的人曹官,涇河龍王犯下天條就是被魏徵在夢中斬殺的。

很多人認爲人曹官其實就是天上的劊子手,只負責斬殺觸犯天條的神仙,其實這是不正確的。人曹官除了負責斬殺犯下天條的神仙之外,還要負責主管人間事物,說白了人曹官其實就是天庭在人間的使者,負責傳達上天的旨意和向上面反應人間的情況。

李世民和魏徵之間的有什麼樣的糾葛 魏徵爲何敢直言勸諫李世民 第2張

而李世民是天上的紫薇大帝臨凡,雖然紫薇大帝地位尊貴,但是在人曹官面前紫薇大帝也得禮讓三分,畢竟你要是哪裏做得不好了,人家可是要向天上打小報告的,這俗話說得好兩國交鋒不斬來使,而魏徵就是連接天庭與李世民的使者,李世民巴結魏徵都來不及,又怎麼敢輕易將他處死呢?

當然這只是小說虛構的故事情節,雖然很生動但是並不能作爲研究歷史的證據,那麼李世民爲什麼能容忍魏徵的直言犯上呢,接下來我們具體來討論一下。

魏徵原本是瓦崗李密部下,後因爲洛陽王世充將瓦崗打敗,魏徵跟隨李密投奔唐代,後李建成認爲魏徵很有才華,於是就封魏徵爲太子洗馬並對魏徵禮遇有加。魏徵心想啊自己是個亡國之臣,如今能得到大唐太子的青睞,於是就下定決心誓死效忠太子李建成,後還多次獻計讓李建成立下功勞。

比如公元622年,劉黑闒勾結賊寇進犯山東,便是魏徵提議李建成去平定的,魏徵本以爲自己能夠一直跟隨李建成,爲他出謀劃策。但是好景不長,公元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李世民誅殺,魏徵等太子黨個個都人心惶惶。

李世民和魏徵之間的有什麼樣的糾葛 魏徵爲何敢直言勸諫李世民 第3張

李世民聽說魏徵以前經常勸諫李建成,把自己安排到別的地方去,甚至還經常勸諫李建成殺掉自己,於是就派人問魏徵,你爲什麼要離間我們兄弟?

魏徵卻回答說,太子要是按照我說的去做,就沒有今日之禍了。

就衝魏徵這一番話魏徵也該被李世民殺害,但是他卻並沒有這麼做,因爲李世民瞭解就當時的政治局面而言,朝中大部分文臣都是太子培育起來的,俗話說打江山容易治江山難,要想治理好這剛剛建立起來的大唐江山,提起底還得需要這些文臣。而魏徵本身就是一位頗有才能的文臣,在太子黨中更是中流砥柱,如果能夠對魏徵施加恩惠,讓他心甘情願的臣服自己,一旦魏徵這根硬骨頭都臣服於自己,何愁收服不了其他的文臣呢?

李世民和魏徵之間的有什麼樣的糾葛 魏徵爲何敢直言勸諫李世民 第4張

於是李世民因爲魏徵直言不諱沒有絲毫隱瞞,乾脆赦免魏徵並任用他爲詹事主簿,而事實證明李世民的這條計策也確實奏效了,許多文臣見到像魏徵這樣直言犯上的人都能免除一死,還能繼續爲大唐效力,於是都紛紛臣服於李世民。在這件事中,魏徵就是唐太宗樹立的典型,好比當年劉邦封賞雍齒一樣,衆將見劉邦最恨的人都有賞,自己那份肯定也少不了的呀。

玄武門之變以後,李世民雖然得到了皇位,但是此時的唐代卻並不安定。

貞觀十一年,一位官員上奏說:今百姓承喪亂之後,比於隋時才十分之一,也就是說當時的人口僅有隋朝的十分之一,農業社會生產力低下,人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李世民執政十一年,戶口尚且如此稀少,貞觀初年的經濟情況便可想而知了。

玄武門之變後不久,突厥鐵騎就打到了渭水便橋,給新政府很大的壓力,李世民全程參與了打天下的過程,懂得帝位的來之不易,在嚴峻的形勢面前,他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積極納諫 博採衆長,才能鞏固既得的利益,誰又敢充當這個直言敢諫的人呢,毫無疑問這個人非魏徵莫屬。

李世民和魏徵之間的有什麼樣的糾葛 魏徵爲何敢直言勸諫李世民 第5張

因爲普天之下能夠當衆直言不諱勸諫李世民的,只有魏徵一人而已,根據《貞觀政要》記載,李世民剛登基是本想通過武力鎮壓四方蠻夷,但是就當時的情況而言還指不定是誰鎮壓誰呢,於是魏徵就勸諫說,當下過家需要發展生計,應該重視文治,後來李世民果然照做了,李世民是一位很要強的皇帝,他要想窮兵黷武,修造離宮別館,老百姓依然會被徵發,和隋朝末年沒有任何差別。

而這個時候也只有魏徵敢站出來,當面指責皇帝的不是,李世民雖然面子上掛不住,但是他也明白魏徵的確是爲了江山社稷着想,所以忍忍也就過去了。李世民曾對朝臣說,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而對於李世民來說,魏徵就是他的這一面鏡子,足以證明魏徵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

李世民和魏徵之間的有什麼樣的糾葛 魏徵爲何敢直言勸諫李世民 第6張

或許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魏徵直言不諱勸諫李世民是經常發生的事情,似乎這對君臣不是在吵架就是在吵架的路上,但是事實的真相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

根據《貞觀政要》記載,與魏徵有關的事件大約五十起,犯顏敢諫的事十多起,再算上兩唐書和筆記等等,總數大概幾十件的樣子,要是一個月魏徵冒犯天威幾十次,我想即使是神仙怕是也保不住他魏徵,確實讓人受不了。可魏徵替唐太宗工作了十六年多,平均一下每年就幾件而已,屬於小概率事件,所以對於這種小概率事件,李世民並沒有必要置魏徵於死地的必要。

魏徵勸諫非常注重方法,這也是李世民不殺魏徵,並願意聽取魏徵的諫言的重要原因。貞觀八年,陝縣丞皇甫德上書不合皇帝心意,李世民覺得他言辭激烈 別有用心,是惡意誹謗自己 妄議中央,魏徵就進言說:昔賈誼當漢文帝,上書可爲痛哭者一,可爲長嘆息者六,自古上書,率多激切,若不激切,則不能起人主之心。

李世民和魏徵之間的有什麼樣的糾葛 魏徵爲何敢直言勸諫李世民 第7張

魏徵通過引用賈誼上書文帝的典故,巧妙說明自己的觀點,在魏徵的諫言中,上至三皇五帝,下至隋煬帝,都是他進諫的素材,其中被用得較多的是隋煬帝,因爲唐太宗跟隋煬帝有親戚關係,而李世民又親身經歷過那段歷史,可謂殷鑑不遠,用楊廣的事例顯得更有說服力,魏徵和李世民很想是一對歡喜冤家,見不得有離不得。

公元643年,魏徵病逝,李世民傷心欲絕,爲其停朝五天,親自爲其書寫墓碑,並追贈魏徵爲司空。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