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被後世視爲“五代第一明君”的周世宗柴榮,都有哪些作爲?

被後世視爲“五代第一明君”的周世宗柴榮,都有哪些作爲?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6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顯德元年(954年),柴榮登基爲帝,後周第二位皇帝,曾改姓郭,繼位後恢復柴姓。讓小編帶大家撥開歷史的迷霧,回到那刀光劍影的年代。

周世宗柴榮,對於很多讀者朋友來說這個名字可能不太熟悉。但如果有讀過《水滸傳》的讀者朋友,一定會對小旋風柴進這位好漢不陌生。在江湖上人稱“柴大官人”的柴進,正是這位周世宗的嫡系子孫,擁有宋太祖御賜的丹書鐵劵,除了皇帝無人能治其罪,加上其愛結交豪傑,所以經常收留犯了罪的欽犯和亡命之徒,他也是《水滸傳》裏相當重要的一位人物。

被後世視爲“五代第一明君”的周世宗柴榮,都有哪些作爲?

而這位常常會被書中提起的柴進的祖先,周世宗柴榮,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君主呢?

在五代十國這個時代,沒有一個統一的中央政權,政權更迭極快,一方面是相互攻伐以及來自北方契丹的威脅,另一方面則是因爲五代十國時期的君主要麼就是殘暴不仁,要麼就是沉迷聲色,最後帶領國家走向滅亡。但周世宗柴榮卻是這裏面的一個異類,他被稱爲“五代第一明君”,而宋太祖趙匡胤,在成爲皇帝之後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超越柴榮。

但這位被稱爲“五代第一明君”的周世宗柴榮,其實在位時間,也就五年多接近六年的時間,那麼,爲什麼在這短短的六年執政時間裏,周世宗柴榮能夠徹底地將五代的其他君主甩在身後,成爲五代最爲賢明的君主呢?

原因其實並不複雜,因爲他所建立遠勝於五代十國時期其他君主的功業。對於周世宗來說,他最爲難能可貴的,就是雖然在位只有短短六年的時間,卻使得後周實力在各個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改觀。首先是政治上,他上位後對於吏治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將刑罰加重,對於懶政怠政、以及貪污腐敗甚至能力低下的官員,都課以重典,使得官場的風氣有所改觀。

但周世宗卻又不只是只懂得用威壓的手段震懾羣臣,他在對於那些不稱職的官員處以雷霆手段的時候,同時也重視真正的人才培養。他求賢若渴,對於有能力的官員,大舉提拔;對於有能力卻不得志的人才他敢於委以重任;對於未發現的人才,他表示“英雄不論出處”,任何人都能夠參與朝廷的官員選拔考試。

被後世視爲“五代第一明君”的周世宗柴榮,都有哪些作爲? 第2張

他在提拔這些大臣後,也非常重視傾聽他們的意見,甚至到了自己主動要求臣子積極進諫的程度,乃至於親自命題《爲君難爲臣不易》《平邊策》讓臣子寫策論的地步。大臣王樸所寫的《平邊策》,他深表認同,認爲他在文中表達的“先易後難”的觀點非常有道理,於是在之後將其付諸實踐。

在經濟上,他在登基第二年,便下令對逃離田地的逃戶設置了迴歸年限,促使逃戶迴歸田地,並同時讓早已因爲無人耕作而荒蕪廢棄的田地得以重新被開墾利用,使得經濟得以恢復和發展。幾年後,他又對各個州的田稅進行了均定,並讓一些州的軍隊解甲歸田,回鄉務農。

魏晉以來,佛教文化在中原盛行,大量的寺廟在各地建立起來。對於以小農經濟爲主的封建社會來說,佛教的盛行,意味着會有大量的農民離開土地,選擇出家爲僧。而這些人成爲僧人之後,會對國家打賦稅和徭役造成極大的損失,不論是財政還是兵役都會有很大的影響。而且過多的寺院用地還會佔用大量的土地。

所以,周世宗下令限制寺院的發展,並對於出家的條件做了嚴格的規定。這樣一來,寺院的數量和僧侶的數量都有了極大的下降,使得很多的土地和勞動力重新得到利用,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

其他還有很多經濟改革的舉措和文化教育的推廣的措施,此處就不一一列舉了。不過,周世宗這一切的措施其實都是爲一個目標做鋪墊,那就是統一。所以,周世宗最爲耀眼的功績其實是他在軍事方面的功績。這並不奇怪,因爲這位後周的第二任皇帝,五代的第一明君,其實早在十五歲就投身軍伍了,並且擅長騎射。可以說,他是一個對行軍打仗相當滿打滿算的皇帝。

在他剛剛登基的第一年,北漢和契丹就勾結到一起進行南侵,柴榮隨即決定御駕親征,並自比唐太宗,認爲在唐朝建立之初,就是靠着太宗御駕親征將敵人一一平定,所以才使得天下太平。於是柴榮親自率領軍隊與之激戰,在右軍失利,陣勢大亂時。柴榮冒着危險,親自督戰,這使得後周軍隊最終抵禦了敵人的進攻,並將其擊敗,使之落荒而逃。柴榮這一戰既保全了後周政權,也得到了整頓軍隊紀律的機會,他將大量逃將斬首,對於作戰勇猛者進行嘉獎(趙匡胤就是其中之一)。

被後世視爲“五代第一明君”的周世宗柴榮,都有哪些作爲? 第3張

因爲柴榮繼位之初便決定了爲政的目標(十年開拓天下,十年修養百姓,十年天下太平。)於是,在之後的幾年裏,柴榮按照前文我們提到過的王樸的《平邊策》爲戰略方針,先南後北,先易後難。他先向西擊敗西蜀,收復了秦、鳳、成、階四州。連續三次攻打南唐,獲得十四州、六十縣,使得南唐皇帝被迫放棄帝號,稱“南唐國主”。一舉震懾南方各個勢力,使得其可以專注於北伐。

而北伐,則是周世宗一生最光輝也是最遺憾的戰役。可能比較熟悉歷史的讀者朋友都知道,五代時期,後晉的開國皇帝石敬瑭,主動將中原的北方屏障送給契丹,以換取對自己稱帝的支持,成爲了契丹的“兒皇帝”。雖然後晉不久就滅亡了,但石敬瑭的行爲卻爲後來的中原政權留下了莫大的隱患——中原北部無險可守。

於是,周世宗在做好一系列準備後,決定御駕親征,北伐遼國,收回燕雲之地。柴榮的軍隊一路勢如破竹,一路上大量刺史舉城而降。途中遇到的抵抗可以說不堪一擊,僅僅四十多天,連收三關三州,共十七縣。就在即將進軍幽州之際,柴榮得了急症。不得不班師回朝,在回到京師開封后,柴榮不久就駕崩了。北伐之事,最終功敗垂成。

周世宗柴榮,之所以能夠以短短六年的在位時間,贏得“五代第一明君”的美譽,一方面是五代其他君主大部分的確無能,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周世宗他的政治智慧、軍事天賦、經濟手段等等因素結合起來,讓他建立了遠超同時代君主的功業,爲北宋的建立並實現統一,提供良好的基礎,這纔是其成爲五代當之無愧的第一明君的主要原因。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