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東漢末建安七子之一徐幹簡介:其以詩、辭賦、政論著稱

東漢末建安七子之一徐幹簡介:其以詩、辭賦、政論著稱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東漢末年,由於土地兼併越加尖銳,地主豪強擁有自己的兵馬,再加上朝廷內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無力管轄地方勢力,因而造成羣雄割據的局面。而這些割據勢力又有着不同的興起過程與發展脈絡,反映出那個動亂時代的多元面向。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徐幹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徐幹(170年-217年),字偉長,山東壽光人,漢末文學家、詩人。“建安七子”之一。以詩、辭賦、政論著稱。代表作:《中論》《答劉楨》《玄猿賦》。著作有《中論》,對歷代統治者和文學者影響深遠。

東漢末建安七子之一徐幹簡介:其以詩、辭賦、政論著稱

人物簡介

徐幹(170年-217年),北海郡劇縣(今山東省壽光市)人,東漢末年傑出文學家。

其少年時,正值漢靈帝末年,宦官專權,朝政腐敗,而徐幹卻專志於學。當時的州郡牧慕徐幹才名“禮命蹊躇,連武欲致之”。他“輕官忽祿,不耽世榮”。曹操曾任他爲司空軍謀祭酒參軍、五官將文學,他以病辭官;“潛身窮巷,頤志保真”,雖“並日而食”,過着極貧寒清苦的生活,卻從不悲愁。曹操又任命他爲上艾長,他仍稱疾不就。建安中,看到曹操平定北方,中國統一有望,即應召爲司空軍謀祭酒掾屬,轉五官將文學,歷五、六年,以疾辭歸。“身窮窮巷,頤志保真”,雖“並日而食”,亦“不以爲戚”。(引並見《中論序》)後授上艾長,也因病未就。建安二十二年(217)春,瘟疫流行,幹亦染疾而卒。後來曹丕論及徐幹時說:“觀古今文人類不護細行,鮮能以名節自立,而偉長獨懷文抱質,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謂彬彬君子矣!”

東漢末建安七子之一徐幹簡介:其以詩、辭賦、政論著稱 第2張

人物評價

曹丕論及徐幹時說:“觀古今文人類不護細行,鮮能以名節自立,而偉長獨懷文抱質,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謂彬彬君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