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當初要是老八胤禩繼承皇位 清朝的歷史又會是什麼樣的

當初要是老八胤禩繼承皇位 清朝的歷史又會是什麼樣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6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康熙和老八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康熙死後,如果是八阿哥胤禩繼承皇位,清代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康熙皇帝是位很勤勉的皇帝,幼年曾讀書,累到吐血。親政後,康熙每天處理政務,日理萬機,幾乎無休;唯一破例的是,原配赫舍裏皇后的忌辰,其要親自前往祭奠,悼念亡妻。如此重視親情,源於其過早失去了雙親。康熙8歲時,順治皇帝逝世,一年後康熙生母又故去,其晚年頗爲心酸地說,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此朕六十年來抱歉之處。

爲彌補這一缺憾,康熙對上孝順祖母孝莊、嫡母仁憲皇太后;對下諸皇子的培養,都傾注了大量的心血與精力。然而,康熙晚年不僅接連遭到祖母、嫡母相繼離世的打擊,而且諸位皇子也不消停,圍繞着太子之位,展開了明爭暗鬥,讓康熙的內心萬箭穿心,千倉百孔。

當初要是老八胤禩繼承皇位 清朝的歷史又會是什麼樣的

赫舍裏皇后

受此影響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晚年的康熙,也失去了年輕時的銳氣,致使康熙執政後期,積累下了不少弊政,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大清的社會根基,關於這些弊政,可以從繼位雍正的改革,一窺究竟:

① 密匣立儲

有鑑於康熙朝發生的“九子奪嫡”,雍正設立了密匣立儲的制度,所立之人非嫡非長,而是立賢,皇子都有機會,從而形成了良性競爭;同時,儲君人選的未知,也避免了王公大臣的“提前站隊”,形成黨爭,有利於人心和政局的穩定;

② 設立軍機處

最初設立只是爲了征討準噶爾軍務的軍機處;後面促成了鞏固皇權,提高了行政效率;

③ 攤丁入畝

康熙實行“永不加賦”的政策,即新添人丁可以免稅,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富人人丁多,稅負也不增加,窮人家人丁減少,稅負也沒有相應的減少,雍正推行“攤丁入畝”,按照田畝分攤丁稅,減輕窮人負擔的同時,國家稅負也不致減少;

④ 耗羨歸公,設置養廉銀

所謂耗羨,是指官府爲了彌補損耗,在徵收錢糧基礎上另外徵收的。明清之際,官員的俸祿極低,造成了在耗羨上,下足了功夫,因徵收多少並沒有明文規定,也造成了各地標準不一,大大加重了百姓的負擔。基於此,雍正推行“耗羨歸公”,將州縣的耗羨一統上繳,省裏一統分配;合法化的同時,也公開化。

⑤ 改土歸流

所謂的土司制度,是在西南各少數民族區域內,官府任命土司頭人自治的制度,官府賦予了很大的優惠政策。時間久了,少數民族首領佔山爲王,挑戰國家的大一統。於是,雍正取消了土司頭人的世襲統治,各轄區域改爲府、州、縣,各級長官由官府任命。

耗羨歸公

此外,雍正還革除“儒戶”、“宦戶”,士民一體當差,原本用功名的人以及官員在稅收上有減免,許多鄉紳便勾結這部分人,包攬錢糧,轉嫁負擔;免除了各種名目“賤民”的賤籍,使得社會趨於公平,解放生產力。

上述是雍正對康熙時期遺留下諸多弊政,給出的答卷,後來令到大清又重新迴歸正軌,再次煥發生機;若換做是八阿哥胤禩,估計也能給出不錯的答卷。因爲清代總結前朝得失,認爲明代不重視皇子教育,導致明代中後期表現得很糟糕。

所以康熙皇帝非常重視對皇子的教育,客觀地講,康熙的皇子沒有一個是不學無術之徒。年幼時,康熙便督促皇子騎射、讀書;稍長,又早早安排皇子熟悉各項政務,八阿哥胤禩便是康熙皇子中的佼佼者。

當初要是老八胤禩繼承皇位 清朝的歷史又會是什麼樣的 第2張

胤禩

生母家屬於地位低下的“辛者庫”,使得胤禩幼小的心靈,敏感地覺察到皇子之間,因生母身份的不同而導致的天壤之別,促使其比其他皇子更爲努力。

年僅16歲的胤禩隨父出征噶爾丹,其他皇兄擔任各部的統帥(所謂統帥,只是名義上的,康熙配備了經驗豐富的將領,以便皇子可以從旁學習),而胤禩在跟着康熙身邊,其不僅能吃苦耐勞,而且善結交,會處事,非常討康熙的喜歡。

時隔兩年,年僅18歲的胤禩與胤禛、胤祺、胤祐三位皇兄,一道被冊封爲貝勒;28歲之時,胤禩成爲了內務府總管事,內務府是專管皇帝宮廷事務的特設機構,說明了這一時期,康熙非常器重胤禩,這年是1708年。

當初要是老八胤禩繼承皇位 清朝的歷史又會是什麼樣的 第3張

康熙皇帝

也正是在這一年,康熙皇帝下詔第一次,廢黜胤礽的太子之位。康熙對胤礽的不滿,由來已久,期間胤禩不可能沒有察覺,爲此其充分發揮了“善結交,會處事”的特點,既有胤禔、胤禟、胤禵等皇子支持,又籠絡了阿靈阿、鄂倫岱、馬齊、佟國綱等重臣。

這批人在胤禩的一統調度下,明裏暗裏爲其造勢,渲染其是太子的不二人選,絲毫不顧康熙“諸阿哥中如有鑽營謀爲太子者,即國之賊,法斷不容”的嚴重警告,因爲太子爲儲君,是未來的皇帝,這個實在太有誘惑性了。

隨着胤禩“陣營”動作尺度越來越大,最終暴露了胤禩是幕後推手,導致了在康熙眼中的好印象,一時間蕩然無存,因爲這犯了“結黨”的避諱。康熙痛斥胤禩“三妄”:妄博虛名、妄蓄大志、妄行作亂,同時革除了其貝勒的爵位。後來,康熙又經歷了太子胤礽的再立再廢,胤禩仍冥頑不靈,明裏暗裏還積極爭取太子之位,令到康熙對其徹底失望。

當初要是老八胤禩繼承皇位 清朝的歷史又會是什麼樣的 第4張

雍正皇帝

由此可見,出身卑微的胤禩,渴望着出人頭地,起初表現相當傑出,受到康熙的器重,早早便被安排熟悉政務的他,到了康熙執政後期,在政治上是經驗豐富,對於各項弊政,應該與雍正一樣,都有着清晰、深刻的認識。

然而相較之下,雍正要比胤禩的格局要大。雍正是出了名的“冷麪王”,可以不賣各方的賬,頂住壓力,推行各項改革措施,革除弊政。而胤禩而不然,一則過於執念於得失,無法胸懷天下;其次胤禩在爭儲路上,採取了“結黨”路線,這就導致了其與這幫王公大臣結成了“利益共同體”。

兩個因素決定了胤禩決斷時,一個看不到“天下”,其次牽絆甚廣。在不涉及“共同體”的利益情況下,胤禩或許會完成得很出色;但觸碰到利益的領域,胤禩將無法根除,只能和稀泥,一定程度解決部分矛盾,尤其是雍正推行的“攤丁入畝”、革除“儒戶”、“宦戶”等惠民政策,實際上是與大地主階級集團爭利的,久而久之,很可能會導致了大清衰退期的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