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恪死後世人依舊懷念他 皇子李恪到底有多厲害

李恪死後世人依舊懷念他 皇子李恪到底有多厲害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皇子李恪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李世民的兒子李恪到底有多強?爲何千百年後,依然有人懷念他 ?

在唐代歷史上有這樣一個人物,作爲唐太宗的兒子,李恪沒有爲後世立下赫赫戰功,也沒有較爲出色的成績,但卻被後世銘記,這究竟是爲何,瞭解李恪的生平後就會恍然大悟。

他是唐太宗李世民與隋煬帝之女楊妃的兒子,一出生就具有高貴的血統和不錯的身份地位,帶着衆人羨慕的眼光出生於隴西狄道,少時便展現出優於常人的天賦。

武德三年六月,時年兩歲,便以皇孫的身份,成爲了湘州刺史,與此同時冊封爲長沙郡王,隨後,隨着年齡的增長,他英武果斷的性格也被凸顯出來,深受皇帝喜愛。

李恪死後世人依舊懷念他 皇子李恪到底有多厲害

之後的他也被委以重任,甚至有望坐上太子之位,然而世事無常,最後他卻沒有成爲皇帝,仍然只是作爲一個唐代宗室大臣存在。儘管如此,但在千百年後仍然有人紀念他,在南唐依舊有千萬人對其膜拜。

從小不負衆望,有望登上太子之位

唐太宗李世民與隋煬帝之女楊妃之子李恪在衆多皇子中排名第三,他的外曾祖母是隋朝開國皇后獨孤伽羅,所以他的身份十分尊貴,一出生便被寄予厚望,但這樣的身份卻也爲他招致了很多困擾,甚至帶來了殺身之禍。

根據史料來看,李恪出生後便深得唐太宗的喜愛,皇宮上下將其視爲天選之子,他從小就被寄予厚望,皇宮內部也非常重視對他各方面的素質培養,年僅十歲被封蜀王。

當時的蜀地全是一片富饒的景象,顯示出一種蒸蒸日上的意味,但唐太宗因爲其年幼,沒有讓李恪赴任,而是讓他遙領職位,從這兩點也可以看出唐太宗對這位“三皇子”的疼愛。

唐太宗一直都不捨他離開自己身邊,但隨着年齡的增長,他不得不前往封地赴任,管理地方事務。於是,在李世民和其母楊妃的目送下離開了從小在這裏長大的皇宮。

幾年後,唐太宗想要進一步鞏固自己的統治,以此來將權力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甚至不顧權臣的反對,對他身邊的嫡系都世襲分封,李恪也在其中之列。後來,他就放棄了舊時名號“蜀王”,從此有了新的名號“吳王”。

然而剛當上吳王不久就掀起了一場罷官風波,原是因莊稼問題被彈劾,但此事他卻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只是將此事怪罪於輔佐李恪的長史身上,從這點也足以看出李世民對這位皇子的疼愛與重視,這也是他有望登上太子之位的重要基礎。

立儲之事,成也身份敗也身份

唐太宗李世民有着雄韜武略,其人精明老練,做事英武果斷,對唐代有着舉足輕重的重要影響,不僅如此,後世對其也有着極高的評價,但就是這樣的一位“虎父”卻有着一位性格羸弱,整天只知花天酒地的嫡長子。

李恪死後世人依舊懷念他 皇子李恪到底有多厲害 第2張

在中國古代,太子之位通常都是嫡長子,唐代自然也遵循這一慣例,立嫡長子爲太子,一開始李世民便選擇了自己與長孫皇后的兒子李承乾作爲太子。

但經過長期的觀察發現,他難以成就大業,絲毫沒有作爲一國之君的潛質,不僅自己毫無進取之心,還整天仰仗着自己是太子,享受各種特權。

這時,李世民看到如此光景,便心生了易儲的想法,畢竟作爲一個合格的太子,不僅要有憂國憂民的情懷,還要有以天下爲己任的想法和英武果斷的做事風格。如果將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交到這樣一個人手裏,最終只會加速朝代滅亡。

但皇宮中到處都是眼線,作爲太子的李承乾自然也就聽說了這件事,便“病急亂投醫”帶兵造反直接代替李世民之位,這樣一位整日萎靡不振的太子終究是敵不過老辣的李世民,最後也沒有落得一個好的下場。

太子之位空缺,引得衆多皇子蠢蠢欲動,然而唐太宗心中卻早已有了合適的人選。在唐太宗的心中他與楊妃的兒子李恪爲太子最爲合適的人選,就其個人來說,他英武果斷,心懷大志,可以說是立儲的不二人選。

他從小便十分聰慧,甚至教過他的老師都對他讚不絕口,認爲是少有的人才,可以說得上是真正的文武雙全,射、御、書、數完全不在話下,和他父親唐太宗年輕時極爲相似,甚至還對他說過“英武類我”之類的話。

李恪死後世人依舊懷念他 皇子李恪到底有多厲害 第3張

有一次唐代與突厥的對戰中,吳王李恪竟單槍匹馬將突厥的很大一部分騎兵逼退,他因此在這場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在李世民衆多的兒子當中,李恪纔是最像父親的。因此不僅李世民本人對李恪寄予厚望,連史書上都是對他極高的評價。

本來以他的才幹是最有望被立爲太子的,但他有着隋朝皇族血脈,如果立他爲太子,唐代始終會面臨着改朝換代的風險,於是經過綜合的考量,李世民並沒有立他爲太子,而他也因爲自己的身份與太子之位失之交臂。

南唐追祖,受到萬人紀念

天福四年二月乙亥日,南唐國主把太祖廟號改爲義祖,將李恪視爲祖先,並且將自己的名字改爲李昪。

在此之前,朝堂上下對祖先的事務展開了激烈的討論,起初,南唐國主將高祖放在西室,太宗在次的位置,義祖又在更次的位置。

羣臣便認爲,義祖僅僅只是諸侯,不應該享受這樣高的待遇,但此時南唐國主卻提出了反對,在他眼裏義祖對吳地有功勞,如果沒有義祖,將難以開啓這樣的大業,於是羣臣也就不再多說什麼了。

李恪死後世人依舊懷念他 皇子李恪到底有多厲害 第4張

之後,又在爲立誰爲祖先的事情上犯了難,畢竟李恪是被誅殺的,還不如將鄭王李元懿認爲祖先,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和各種原因,南唐國主最終還是追尊吳王李恪爲定宗孝靜皇帝,其曾祖以及後代也都一併被追尊了廟號和諡號。

此後經過千百年,不少人還是將其認爲祖先,他也受到後人的紀念,他的衆多事蹟記入了史冊,越來越多的人瞭解了曾經在唐代歷史上有這樣一位驍勇善戰的皇子。

李恪死後世人依舊懷念他 皇子李恪到底有多厲害 第5張

縱觀他的一生,成也身份敗也身份,一出生就有了尊貴的地位,其父唐太宗對他更是寵愛有加,年少時便掌管大權,在衆人精心培養下,長大成人。

然而,他也不負重望,有着英武果斷的性格和遠大的抱負,甚至差點便登上太子之位,有望繼承大業,但無可奈何,終究也因爲自己爲隋朝之子,無緣太子之位。

他不是皇帝,但卻被千百人紀念,奉其爲祖先,他的李氏族人在此之後也繁衍生息,規模越來越大。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