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長孫皇后仙逝之後李世民常常懷念,他在懷念些什麼?

長孫皇后仙逝之後李世民常常懷念,他在懷念些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6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長孫皇后仙逝之後李世民常常懷念,他在懷念些什麼?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提到長孫皇后,世人都說她是難得的賢后,她是李世民手裏那把最鋒利的寶劍,爲他生兒育女持家有道,更爲他出謀劃策守護江山,他們的確是多少年來帝后深情的典範。在長孫皇后仙逝之後,李世明無比痛心,人前人後提起髮妻都難免落淚,後來也再沒有立後,作爲帝王,這樣的深情並不多見。如今縱觀李世明和長孫皇后的一生,除了可以尋覓到他們曾經相濡以沫相互扶持的痕跡,更會有這樣的領悟:多年來李世民深切思念這位髮妻的時候,他所懷念的卻並不僅限於此。

長孫皇后仙逝之後李世民常常懷念,他在懷念些什麼?

長孫皇后的小字喚做觀音婢,出生於隋朝名門之後,她和李世民的婚約更是世家聯姻。雖然這是一份世俗意義上的包辦婚姻,期初並沒有顯示出濃濃的愛意,但是在她十三歲嫁給李世民開始,她便一點一點成爲了李世民最重要的人。李世民家族是在太原崛起的,那時候觀音婢就開始打理着唐國公府邸,她的精明能幹很受李淵的肯定,她的這種早年在家族中獲得的認可,爲後來李世民的奪嫡之路打下基礎。在李世民心裏,這位髮妻是他最信任的人,觀音婢離世之後,成爲帝王的李世民那種孤獨和落寞也就無處訴說了。

長孫皇后仙逝之後李世民常常懷念,他在懷念些什麼? 第2張

李淵建立唐朝之後,李世民就被派出去征戰平定江山了,隨着他戰功累加和英名遠播,他成爲一個讓父親李淵忌憚的人。在他和父親生出嫌隙之時,李建成就已經開始拉攏各方勢力來打壓李世民,這些勢力中不乏後宮中的那些寵妃們。這時候觀音婢冷靜的洞察着這一切的變化,丈夫征戰在外無能爲力,只有她在大後方奔走活動,在緊張的局勢中爲他爭得局面。她侍奉李淵極爲孝順,盡力去挽回李世民在李淵心中的形象。正是因爲有觀音婢的奔走活動,才使得李世民可以及時地獲得皇宮那邊的情報,爲後期的起兵做出籌謀。因此,在李世民心裏,觀音婢是他最最忠實的追隨者。

長孫皇后仙逝之後李世民常常懷念,他在懷念些什麼? 第3張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如願登上帝位,這個時候觀音婢開始着力爲丈夫處理兵變之後的負面影響。那時李淵和李世民的父子關係幾乎冷到了極點,是觀音婢耐心照顧李淵的飲食起居,噓寒問暖無微不至,使得他們父子的關係慢慢緩和,消除了李世民心中的那絲遺憾。經過兵變之後,李世民這個皇帝的確做得有些被動,觀音婢時常勸解他要勤於納諫,集思廣益,塑造了一個親民化的帝王形象。對於長孫家族,她更是嚴格約束,讓他們低調處事,不讓外戚獨大給丈夫造成影響。因此在李世民心裏,觀音婢是最懂他的人,懂他的無奈、遺憾、被動,懂他難以言語的情感。

長孫皇后仙逝之後李世民常常懷念,他在懷念些什麼? 第4張

除了是一個好妻子之外,觀音婢也是一個好母親。她的大兒子李承乾自小聰明,受到母親的影響也是一個仁義之人,二兒子李泰雖然很受李世民的喜愛,但是觀音婢時常勸誡丈夫要一視同仁,不要引起孩子之間的相互猜忌。觀音婢就這樣平衡着皇家內部關係,有她在李世民的帝王之路是沒有後顧之憂的。但是觀音婢病逝之後,局面變成了怎樣呢?首先太子李承乾因爲殘疾心生怨氣,敏感多疑,且沒有人正確引導梳理,最後起兵謀反。李泰因爲李世民的寵愛,肆無忌憚和太子鬥得你死我活。

長孫皇后仙逝之後李世民常常懷念,他在懷念些什麼? 第5張

李世民在髮妻死後,就像一個成功卻無奈的父親一樣,看着兒子們之間的爭鬥無力化解,他把所有情感寄託在小兒子李治身上,親自撫養李治長大,但這種沒有給予其他兒子的慈愛照顧,卻造就出了一個軟弱無力的唐高宗。後來在彌留之際,李世民違背了髮妻的意思,讓長孫無忌做了輔政大臣,最後長孫無忌慢慢被逼自殺,也導致了長孫家族的敗落。李世民周圍的很多事,在觀音婢活着的時候,貌似都處於一種動態平衡之中,但是當她離世之後,李世民頓時覺得有很多無力和無奈。

長孫皇后仙逝之後李世民常常懷念,他在懷念些什麼? 第6張

觀音婢去世後,李世民在多年的歲月裏都在懷念她,或許也是在不斷假想:如果觀音婢還活着,那今天他會有這麼無奈嗎?她那麼聰慧,那麼溫柔有力,作爲母親她一定可以化解李承乾內心的怨言和叛逆,一定可以緩解兒子們之間的矛盾,就連李治也不會因爲年幼喪母而缺乏安全感吧!假如觀音婢還活着,那麼他在做出某些困難決定時,她一定會支持追隨他!在他心中的痛苦和孤單無人訴說時,她一定會懂他、陪伴他!所以,當李世民在懷念長孫皇后的時候,他懷念的不僅限於髮妻本身,更多的是懷念是當初相濡以沫、相互扶持、被深深懂得、被堅定追隨、可信任的那種感覺,懷念的更多是髮妻在世時,家族和朝局那種相對平衡的局面,但是髮妻走後,這一切的美好和諧,也都消失匿跡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