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朝首輔黃士俊的人物事蹟,黃士俊的生平簡介

明朝首輔黃士俊的人物事蹟,黃士俊的生平簡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黃士俊 (1575-1661年)廣東順德右灘人,福建莆田唐朝桂州刺史開國公黃岸三十世裔孫。明萬曆進士。字亮坦,一字象甫,號玉嵛。明萬曆丁未(1607年),殿試第一、狀元及第,任修撰。歷官宮諭少詹,升禮部侍郎,晉禮部尚書。崇禎九年(1636年)爲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閣參預機務(行相事)。歷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少傅兼太子太傅,十一年罷相。後相永明王,年過八十五,不能決事,辭職歸鄉,清順治十八年(1661).卒於家,諡文裕。

明朝首輔黃士俊的人物事蹟,黃士俊的生平簡介

黃士俊狀元祠.jpg  被後人戲稱爲“鴨蛋狀元”。進京趕考前去岳父家籌借盤纏,正趕上岳父在家中宴請賓客,因嫌其衣衫襤褸,連客廳的門都沒讓進,只拿了兩隻鴨蛋打發他走人,幸好岳父家的幾個奴僕傾囊相助,纔有後來的狀元及第,並寫有鴨蛋詩,其中警言不少。

黃士俊(1575年—1661年),福建莆田桂州刺史開國公諡忠義黃岸三十五世裔孫。少負偉志,好學上進,尤敦孝悌。督學許尚志十分讚賞他的文章和品行,預言他必能大魁天下。27歲時(1596年)黃士俊奪廣東鄉試第一,在赴京會試途中,聞兄長病重嘆道:“惡得急功名而緩吾兄哉!”遂放棄會試機會,回鄉爲其兄尋醫問藥,盡心調治。

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黃士俊再度赴京,參加會試,榜上有名。殿試時(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黃士俊以條對稱旨,卷字精楷,被神宗擢爲第一甲第一名,時年33歲。

登第後,黃土俊任翰林修撰。天啓三年(1623年),以太子洗馬升爲詹事兼侍讀,不久又升爲禮部右侍郎。黃士俊爲官耿介剛直,曾因得罪奸相魏忠賢並與內閣諸臣意見相左,引病辭歸。有“清正黃尚書”之美譽。

崇禎元年(1628年),明毅宗朱由檢登基,誅滅魏黨,召黃士俊回朝,授吏部右侍郎。翌年(1629年)晉升爲禮部尚書。不久,因父親年邁多病,請求辭官奉養父親,崇禎帝不準。崇禎三年(1630年),黃士俊的父親百歲大壽,他再次請求辭官回家服侍父親,得到批准,並特賜予“熙朝人瑞”的稱號。

崇禎七年(1634年),黃士俊奉召回朝。九年(1636年)召拜東閣大士,入閣參與機務。十年(1637年)又晉升爲太子太傅、戶部尚書。因復興朝政的主張與當朝宰相有分歧,因而借病辭職。崇禎帝知他爲官清廉,積蓄不多,便撥給他路費,並囑咐他病癒後歸朝。途經杭州西湖,侍從提議在西湖散散心,黃士俊說:“吾對當官看得很輕,對國家的安危卻看得很重,當今內外患頻仍,西湖風景再好,我哪有心情觀賞。我欲趕回家寫奏章。”侍從無不爲之感動。

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黃士俊被晉封爲柱國、太子太師、武英殿大學士。皇帝又一次派人召他回京,但他還來不及上路,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已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煤山。黃士俊聞訊後,將平日的奏章、著作悉數焚燬,並居樓不下,以示志節。後他又積極參加反清鬥爭,數年後逝世。明朝遺民王夫之曾爲他題詩道:“順德黃閣老士俊,四十年狀元宰相。”因爲他功名大地位高,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中了狀元,崇禎九年(1636年)以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閣參預機務,狀元兼宰相,三人中僅他一人。還有他是在民族矛盾、階級矛盾十分尖銳、明王朝行將就木的大動盪的時代登上相位的,隨時可能發生的變故他都必須認真面對。再有,他的皇帝是位想有所作爲而又無能爲力的崇禎皇帝,要當好“頭號僕人”委實不易。

黃士俊當京官三十載,沒有革故鼎新的偉績,也無遭人唾罵的劣行,倒由於他學識淵博,工作勤奮,處事公正,因而獲得“清正”的美譽,在當時烏煙瘴氣的官場,確是難能可貴。處於腐敗透頂的官場而能獨善其身因然可贊,而保持清醒頭腦不陷入朋黨傾軋的漩渦也不失爲聰明之舉。黃士俊三次辭官也可列入聰明人之列:第一次是天啓三年(1623年),他已升禮部右待郎,因不願與魏忠賢之流同流合污,憤然辭官歸裏,較正真的同僚楊璉、左光斗等在餞行時贊他“能知先機”;第二次是崇禎三年(1630年),已是禮部尚書的他,因父老多病再辭官回家;第三次是崇禎十一年(1638年),他本已入閣參預機務,由於國事日非,其主張與當進臺閣首鋪有分歧,難以有所作爲,便慨然辭官告歸。三次辭官,第二次是確因父親年老(百歲),其餘兩次可算“聰明”之舉。因鄉的第五年(1644年)正月,他已是75歲的老翁了,崇禎帝又一次召他回京任宰相,還來不及整裝起行,三月,李自成的大軍已佔北京,崇禎帝自縊在煤山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