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僧格林沁有何故事典故?歷史又是怎樣評價他的

僧格林沁有何故事典故?歷史又是怎樣評價他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僧格林沁是晚清名將,爲蒙古部落科爾沁族人,姓博爾濟吉特,屬科爾沁左翼後旗人。僧格林沁公元1811年,即嘉慶十六年出生,生於在科爾沁左翼後旗哈日額日格蘇木百興圖嘎查普通臺吉家庭。

雖然僧格林沁按照《蒙古世系》記載,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圖哈薩爾的二十六代孫。但實際上,他們這一系血脈,早在他父親時候就已經沒落到底端了。僧格林沁小的時候過的極爲貧困,他們家甚至比一般的牧民都不如。至少一般的牧民還有屬於自己的牛羊,他們家只能靠給別人放牧來維持生計。僧格林沁在幼年,就經常跟隨自己的父親幫富人放牧。

幸運的是,僧格林沁的父親絕不希望自己的兒子,要像自己一樣,一輩子只能給別人牧羊,靠微薄的收入維持生活。所以在僧格林沁是十二歲的時候,就被自己的父親送到昌圖老城文昌宮讀書。

道光五年,也就是1825年,十四歲的僧格林沁迎來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點。他被選定爲索特納木多布齋郡王嗣子,承襲科爾沁左翼後旗扎薩克郡王,後奉命御前行走,賞戴三眼花翎

僧格林沁有何故事典故?歷史又是怎樣評價他的

晚清的八旗子弟兵,簡直就是攀附在請朝廷的寄生蟲。除了不斷吸收營養,根本不事生產,也沒有什麼戰鬥能力。晚清的八旗軍隊,早就不是當初隨着努爾哈赤、皇太極等君主征戰四方的鐵血部隊,長期以來的優惠政策,讓他們安於享樂,成了社會的寄生蟲。

清朝的優惠政策是,凡是八旗的子弟,生來就算不事生產,也可以領取一定的俸米。早些年北京那些沒事兒提個鳥籠遛鳥,端着大煙的,大多是八旗子弟。長期以來養尊處優的生活,消滅了他們骨子裏的血性,毀去了他們的戰鬥力。所以後來鎮壓農民起義,抗擊西方列強,大多數都是漢族兵士爲主力。

也許是小的時候,僧格林沁過了貧苦的日子,知道要想生活的好,就要憑藉自己的雙手去拼搏,去尋找生的希望。所以他並不像一般八旗子弟般安於享樂,他是八旗子弟中難得的傑出人才。在後來抗擊太平天國、英法聯軍等戰爭,軍功卓著。對戰北方的捻軍,也出過大力氣。

《清史稿》記載其人:“僧格林沁忠勇樸誠,出於天性,名震寰宇,朝廷倚爲長城。治軍公廉無私,部曲誠服,勞而不怨。其殄寇也,惟以殺敵致果,無畏難趨避之心。剿捻凡五年,掃穴擒渠,餘孽遂爲流寇,困獸之鬥,勢更棘焉。繼事者變通戰略,以持重蕆功,則僧格林沁所未暇計及者也。然燕、齊、皖、豫之間,謳思久而不沫,於以見功德入人之深。有清籓部建大勳者,惟僧格林沁及策凌二人,同膺侑廟曠典,後先輝映,旗常增色矣。”

僧格林沁在制兵嚴謹,嚴令部下不得擾民。據說有一次,他正吃着飯呢!一個部下前來報告說,部隊裏出現了騷擾民衆的情況。他當即就放下筷子,翻身躍馬,便朝擾民所在地而去。

僧格林沁有何故事典故?歷史又是怎樣評價他的 第2張

他在嚴令部隊的同時,更是以身作則,有一次他帶領部隊行軍打仗,到了後來糧草斷絕,只剩許多胡蘿蔔。部隊裏的兵士,吃着胡蘿蔔多有怨言,軍心一時不穩。

   這個時候,僧格林沁大喇喇的坐在自己的大帳前。拿出幾根胡蘿蔔,就開始生嚼,完全不理會過往軍士的目光。吃完了,他還做出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兵士們見將帥和自己吃一樣的東西,而且沒有絲毫怨言,當下也不敢在心生怨意,老老實實的啃了許久的胡蘿蔔。浮動的軍心,就被僧格林沁安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