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解密:老子李耳是怎麼最終成爲道教始祖的

解密:老子李耳是怎麼最終成爲道教始祖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6.2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提起老子,大家都知道他寫了一部《道德經》,上下篇共五千餘言八十一章。

史載老子(老聃)是春秋末周守藏室吏,《呂覺不二篇》漢高誘註釋老子去國西遊,函谷關尹喜請爲著《上至經》五千言,即此書。《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又稱老聃。公元前571年農曆2月15日誕生,誕辰: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時,於陳國苦縣厲鄉曲仁裏,即現址河南鹿邑太清宮鎮(還有一說在今安徽毫州市渦陽縣城北)。老子修道而長壽,大概活了一百六十餘歲,或說二百餘歲。與孔子(前551-前479)同時,長孔子20餘歲。公元前535年、527年、515年、501年、486年,孔子數次求教天道問老子,言老子“猶龍”。

老子著作《道德經》中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以及“道可道,非常道”的哲學命題,玄妙地闡述了無爲而治、清淨自然的治世、處世哲學,成爲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道德經》,後來成了道家學派的經典著作,對後世中國的學術、政治、社會、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就是後人所說的“道家之源,出於老子”的老子其人。後來人可能是需要老子的思想吧,以致漸漸地使這位耽於思辯的凡人,頭上開始有了靈光圈,還遠離塵囂,升到三十三天之上,當起了“太上老君”。

看過《西遊記》的人,或許會想起“太上老君”在三十三天之上的離恨天兜率宮裏辛辛苦苦煉出來的“金丹”,竟被孫猴頭偷吃光了。由此,成全了孫猴頭的“金剛不壞之軀”。自然,這不過是神話,但後人信者卻衆多。

解密:老子李耳是怎麼最終成爲道教始祖的

東漢末年,張陵創立“天師道”(又稱五斗米道),張角創立“太平道”。他們都尊奉老子爲祖師爺,其著作號爲《道德真經》,視若天書,敬爲神明。並記錄傳播說“其母見日精下落如流星,飛入口中,因有娠。懷七十二歲,於陳國渦水李樹下,剖左腋而生。指李樹曰‘此爲我姓’。生而白首,故號老子。

事實上,老子的哲學論著裏,的確有很多可供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加以利用的內容,如《道德經》裏說:“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也。”同時,老子“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德篇》)的平民主義思想,適應了前期道教的平均主義要求,因而成了創教人號召信徒,贏得羣衆的一面旗幟。儘管他的道家之道與方士們道教之道並不是一回事。

在老子的傳說中,最有意思的是佛道之爭,還有把儒家的孔子也牽扯在內的故事。實際上,道佛儒三教之間,既有鬥爭,也有融合,三教並存至今各有千秋。在唐朝,皇帝李淵爲了證明自己是天潢龍種,不但認老子爲祖宗,武德三年(620年)還在晉州羊角山立廟致祭。高宗李治對老子更感興趣,乾封二年(667年)迫號老子爲“太上玄元皇帝”。玄宗李隆基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又降旨在全國各地建玄元皇帝廟,並以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五像陪祀。杜甫有《冬日洛城北謁玄元皇帝廟》詩云:“畫手看前輩,吳生遠擅場。森羅移地軸,妙絕動宮牆。五聖聯龍袞,千官列雁行。冕旒俱秀髮,旌旆盡飛揚。”老子當然之威儀煊赫,由此可以想見。

到了宋代,尊奉道教,是以真宗、徽宗爲盛。趙宋王朝敬趙玄朗爲道教祖師爺,改老子爲“太上混元皇帝”以避趙玄朗之諱。元朝開國之初,也崇尚道教,遺憾的是自長春子丘處機死後,道教即開始走向衰落。元世祖忽必烈出於政治上的需要,皈依了佛教,公元1281年,旨諭全國:“除老子《道德經》外,道教文字盡宜焚去。”道教從此一蹶不振,而老子和他的《道德經》卻倖存下來,至今在儒佛道典藉中,仍佔據着三分天下。

至於今人爭老子故里(一說在河南鹿邑太清宮鎮,還有一說在今安徽毫州市渦陽縣城西北。),本人沒有考證過,在此就不敢妄言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