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成吉思汗爲什麼不攻打印度?原因是什麼

成吉思汗爲什麼不攻打印度?原因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7.8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據《元史·耶律楚材》記載,當年追擊花刺子模國王子扎蘭丁並決意要攻取印度的成吉思汗部隊在攻到印度河時,遙見河中水汽磅礴,日光迷濛。將士們口乾舌燥,紛紛下騎飲水,可是河水熱度似沸,根本不能入口。這使得將士上下怨聲不斷,恨不得立刻馳歸。耶律楚材正想進諫放棄追擊,忽見河濱出現一大怪獸。成吉思汗遂命令將士準備彎弓射殺,忽然聽到怪獸發出響聲,酷似人音,彷彿有“汝主早還”四字。耶律楚材立即阻止弓箭手,乘機對成吉思汗說這種怪獸名叫用端, 是上天派來警告成吉思汗爲了保全民命儘早班師的。成吉思汗於是順應天意,沒有行進。

成吉思汗爲什麼不攻打印度?原因是什麼

從這段史實的記載來看, 頗似一個神話,但也有歷史學家認爲,奇形怪獸是可能存在的,而且印度有些獸類蒙古人並未見過這也不足爲奇。至於把怪獸的叫聲說成是“汝主早還”的話,估計應該是耶律楚材的牽強附會之辭,耶律楚材本有勸主早歸的意思,在這種情況下,他很可能借題發揮,假借怪獸的叫聲來規勸成吉思汗班師。當時的實際情況多半是這樣的。耶律楚材很可能考慮到蒙古兵在印度不可能討到好處,所以借怪獸之名假傳天意。那麼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蒙古兵的情況和當時印度的狀況。

蒙古國的確是個能征善戰的國家。首先,蒙古人的飲食習慣決定了他們在任何地方都能很快適應。蒙古軍隊“ 出入只飲馬乳,或宰羊爲糧”。也就是說,只要有供馬匹和畜羣食用的水草,蒙古人就可以自給。其次,蒙古人好騎射,這不僅有利於他們在平地上作戰,而且也可以彌補糧草的不足。

但蒙古騎兵也有兩大弱點。一是善騎好射、策馬急襲的蒙古騎兵在江河湖泊面前便顯得毫無用武之地,爲了克服這一弱點,1220 年,成吉思汗就建立了水軍。有相關史料記載,在西征時,蒙古軍就曾在一個月內造船百艘、載蒙古騎兵渡過漠蘭河。但是另一個弱點卻是蒙古騎兵解決不了的,即他們先天存在的問題。生活在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亞幹寒地帶的蒙古人懼怕溼熱,不耐高溫。這一點在攻佔南亞、東南亞一帶的戰役中就已顯露無疑了。所以有人推測,真正促使成吉思汗班師的原因也可能是蒙古騎兵適應不了印度的氣候以及地理環境。酷熱的氣候使得剽悍的蒙古兵頓時喪失了鬥志。氣候原因可能是促使蒙古軍隊折回的主要原因,但還有一點很可能就是耶律楚材知道印度戰象的可怕。

成吉思汗爲什麼不攻打印度?原因是什麼 第2張

印度的大象很多,在那裏大象不僅可以用來勞作,而且人們還將大象組織成軍隊。在戰場上,大象往往憑藉它們的身高、體積和力量優勢佔領戰場的主動權。

公元前3 世紀,印度孔雀王朝的軍事力量就已經依靠戰象了。據記載,孔雀王朝還支援伊朗王朝和亞歷山大大帝500 頭戰象,幫助他們戰勝馬其頓王朝。

而戰象和戰馬的配合就更是天衣無縫,象馬並肩作戰,由象開道,戰馬就能衝鋒陷陣;而有了馬衝鋒,象就可以衝殺踐踏。根據印度文獻記載,當時印度的部隊包括四種,象兵名列旗手,其次纔是馬兵、戰車兵、步兵。可見印度是將象兵放到了制勝的地位。如果兩軍交戰,蒙古騎兵很可能要遭遇象戰,蒙古騎兵將很難應付,這一點成吉思汗的後代就嚐到了印度象兵的苦果。

1397 年,成吉思汗的後代帖木兒決定完成先祖的大業,排除衆議發兵印度。他先命令其孫賈汗吉率領三萬騎兵作爲遠征軍的先鋒隊,賈汗吉在 1397 年成功渡過印度河,並於1398 年5 月攻佔了木爾坦。1398年9月,帖木兒特意選擇了當年扎蘭丁過河的同一地點渡過印度河,意爲完成成吉思汗未完之事業,帖木兒與賈汗吉會師索特里粟河,然後繼續前進,一路上所向無敵,直到遭遇了印度的象兵。

當時印度軍派出了120 頭戰象,每頭象的背上揹負一個戰樓,樓內有戰士12~14 人不等,他們以箭爲武器,處在幾米高的戰象上可以居高臨下地從戰樓中向腳下和遠方的敵人發箭。印度軍的這種作戰方法蒙古人從未見過。帖木兒見識到了戰象的威力,他的進軍計劃遂被這種龐然大物打亂了。儘管之後他想出了用火攻的方式來制伏象羣,但之前的戰鬥在蒙古騎兵中已留下了陰影。

沒有人知道當初蒙古騎兵要是強行攻進了印度,歷史將怎樣續寫,但最後成吉思汗決定從印度撤軍,從而保住了蒙古軍的主要力量,大元王朝最終得以在東方屹立,纔是真正的史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