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探索明朝首輔劉宇亮的水晶印章

探索明朝首輔劉宇亮的水晶印章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四川省綿竹市博物館三號展廳內存放着一組明末首輔劉宇亮的遺物。包括水晶印章三方,玉麒麟香爐一件,七荷玉盤一件,水晶壺一件,玉桃一件。它們被作爲博物館的重點文物安置在展廳突出的位置。其中三方水晶印章最爲特別,準確反映出這批遺物的信息,在這裏筆者主要談談這些印章的一些情況。

一、印章主人劉宇亮其人

綿竹歷史上曾出現過兩個宰相,一個是南宋抗金名將張浚,另一個就是明朝崇禎年間的首輔劉宇亮。相對而言,劉宇亮的聲譽大不如張浚。但其在綿竹所留下的遺物和事蹟廣爲流傳,知名度遠在張浚之上。關於劉宇亮的傳說,綿竹婦孺皆知。在綿竹,劉宇亮通常被稱爲“劉天官”,綿竹境內現存的“關帝廟”、“上帝宮”等明代古建築的修建均與劉宇亮有關。在綿竹的遵道鎮現在還有傳說是劉宇亮曾經演兵的校場“跑馬嶺”。據《綿竹縣誌》記載,崇禎帝曾因劉宇亮主動請纓督戰的事蹟,在其宅邸“天官府”門前修建石牌坊一座,以彰其忠義。該牌坊高大宏偉,橫額上書“首輔請纓”四個大字,可惜牌坊在1958年被拆除。

探索明朝首輔劉宇亮的水晶印章

而據史料記載,劉宇亮世居綿竹,出身於官宦世家。其父劉延齡,曾先後任湖廣嘉魚和南京宣城兩縣教諭及雲南歸化縣令,剛正廉潔,政績顯著,離任之時“父老臣轅下,至納履乃得發”,歷代縣誌均列其爲鄉賢。劉延齡有子三人,長子劉宇揚曾任陝西漢中南備道太常寺少卿。次子劉宇烈,先後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和陝西總督,後戰死邊疆。劉宇亮是劉延齡最小的兒子,也是成就最大的兒子,自幼德才雙修,據縣誌載其“詩才清美,書法遒勁”。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之後屢遷至吏部右侍郎,崇禎十年(1637年)任禮部尚書,入閣,崇禎十一年出任首輔。1642年,被崇禎帝免官還鄉,後病逝於老家綿竹天官府。

世人對劉宇亮的評價褒貶不一,主流的觀點是其“沽名釣譽,臨陣脫逃,出爾反爾,玩弄國憲”,但也有人認爲他“爲官清正,臨危不懼,激流勇退”。然世人之所以有這些看法多是根據正史的記載而作出的判讀。衆所周知,後人史書在書寫前朝歷史時多會加上主觀色彩,更何況是在抗擊滿清的過程中義正辭嚴的首輔劉宇亮。劉宇亮遺物的出土對研判劉宇亮其人,補史、證史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關於印章

劉宇亮的這批遺物是1999年7月,綿竹市城區大北街舊城改造時於地下1.2米處發現的,裝盛於一木箱之內,至出土時木箱早已腐朽。其出土位置當爲明時劉宇亮宅第“天官府”。而據其出土狀態應當是有人故意埋藏於此。由此似乎可以猜測,在明末那個動盪的年代,綿竹城破之時,劉宇亮後人爲保存其物品,倉促之間用木箱裝斂埋於老宅地下。然而這一埋到這批物品重見天日竟是300多年以後。

出土的物品頗爲珍貴,而且明確的反映了其主人及事蹟。這裏我們詳細看看出土的三枚印章。

其一爲“獸紐劉宇亮方印”,水晶質,通體剔透,質地堅硬,以一壯碩之獨角獸爲印紐,四足立於方形座上以爲連接,渾然一體。整器通高7.5釐米,紐高4.5釐米,印面4.7×4.7釐米。朱文篆書“劉宇亮”三字。明確無誤的表明了遺物主人爲劉宇亮,此爲其私人印信。

探索明朝首輔劉宇亮的水晶印章 第2張

第二方印“麒麟紐元輔請纓方印”,水晶質地,以一麒麟四蹄鏤空立於方座之上,麒麟雕刻精細,鬚髮畢現,回首傲視,頗顯威武。整器通高8.5釐米,紐高5釐米,印面6.4×6.4釐米。印面朱文篆書“元輔請纓國朝創見”。

這方印章記載的應該是1637年,清軍從東口進入長城後,燒殺搶掠,如入無人之境,明軍節節敗退。清軍日漸深入河北、山東等地,對京師構成嚴重威脅。京城內外人心惶惶,劉宇亮親自日夜巡查北京守軍和城門內外防務,在這個京城危在旦夕的時候,劉宇亮上書崇禎帝,主動請纓,督師抗戰,儘管他將承擔戰敗的風險。此時的劉宇亮不得不說是忠君體民,爲國盡忠的一代賢臣。而劉宇亮將其這個事蹟做成印章並珍藏之,足見其對“請纓”之事蹟引以爲傲,忠君愛國之心溢於言表。而《明史》中對其“遇敵而趨避之”的記載當有其可疑之處,或是有其他原因,否則劉宇亮不會將“請纓”之事炫耀於世人,至少不會做成精美的印章纔是。清代詩人趙敦彝就稱讚劉宇亮:“壯哉劉相國,欲遂終君願。登朝自請纓,未堪家多難。老臣頗知兵,結習由來慣。若無奮發心,養自多遺患。流寇與強鄰,飄疾如飛電。聊將一旅師,爲君當一面。龍顏大喜悅,平臺親賜宴。水火救中原,兼賜尚方劍。”

第三枚印章爲“橋紐滋暢印”,水晶質地,素面無紋飾。整器通高2釐米,印面2.5×2.5釐米。印面朱文篆書“滋暢”。這枚印章當爲一方閒章,而滋暢二字表現的也是一種悠閒自在的生活狀態和追求。這方印章也能反映劉宇亮罷官返鄉之後,追求的一種泰然的生活,並不因罷官而大喜大悲,反映了一個政治家的成熟。

文物將那段歷史真實還原,劉宇亮罷官迴歸故里,泰然處之,然而國破家亡,內憂外患使得這位老臣疲病交加,亡於宅邸,至死仍將“元輔請纓”之事引以爲傲,乞願名垂青史。然而,《明史》並未遂其願,勾勒了一個臨陣脫逃,沽名釣譽的首輔。通過對劉宇亮遺物的進一步研究,筆者認爲應當還其忠君愛國之美譽,這批遺物也當是補史之遺的珍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