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與清軍六戰四勝的吳三桂最終會輸的原因是什麼?

與清軍六戰四勝的吳三桂最終會輸的原因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本站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吳三桂。

三藩起兵,是清朝入關以後的一個大事件。

在三藩之中,主角當然是吳三桂。

與清軍六戰四勝的吳三桂最終會輸的原因是什麼?

在吳三桂起兵之時,聲勢頗爲浩大。他在雲南振臂一呼,即有督、撫、提、鎮大員共計二十人響應,且能出兵十餘萬迅速“接收”西南數省,遠非“衆才一旅,人唯八千”、沒有立錐之地的洪楊之輩可比。不過,周軍(吳三桂所建政權名號爲“周”)的戰績還遠不能和太平軍相比,對清朝統治造成的衝擊也要小很多,以至世人幾乎已經遺忘了那個曾經雄踞一方的吳周政權。

與縱橫十八省、堅持戰鬥近二十年的太平天國相比(以1869年袁大魁部於陝北失敗爲太平天國結束的標記,袁大魁是最後一位打太平天國旗號作戰的義軍將領),吳周並未將兵鋒指向中原,而且只堅持八年就失敗了,確實有些虎頭蛇尾,似乎與其實力不相襯。

事實上,吳三桂率部曾與清軍大戰六次,四勝而二負,周軍一度也是佔盡優勢的,甚至迫使江南的若干清軍主帥龜縮堅城不敢出戰。那麼,吳三桂一夥(不包括尚之信、耿精忠和鄭經,他們至多算是平西王的豬隊友)爲什麼輸掉了戰爭呢?筆者簡單談一下自己的見解。

首先,吳三桂一夥缺乏“力氣”。

力氣,指的就是清、週二國的綜合國力。吳三桂一夥力氣不足,則指周國的總體實力遜色於清國(康熙帝一方),周國可支配的人力、物力、財力遠不及清國。

尚之信和耿精忠雖是吳三桂的盟友,但是缺乏鬥志,很快就退出戰爭,其力量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吳周所能穩固控制的地盤,不過雲南、四川、貴州、湖南、廣西五省,外加陝西、甘肅等省的部分地區,其幅員遠小於清國。

吳周轄區,基本就是南明故地,是宇內最後結束戰亂的地方,此時遠未恢復元氣。同樣經歷了戰亂,當天下已定之時,這裏仍然是烽火連天的景象;至於其中的四川等地,更是因清軍“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的政策而荒無人煙。延續數十年的戰爭,已使西南地區殘破不堪。從人力資源上看,吳周是明顯居於下風的。

吳周轄區僻處西南,以山地、高原爲主,適於耕種的平原非常少。平地稀少,就意味着難於發展農業生產,在農業社會甚至意味着經濟的落後。而山高地險,則意味着交通不便,意味着運輸成本高企。如此一來,吳三桂一夥在籌集糧食、運輸戰略物資方面就面臨着巨大的困難。

與清軍六戰四勝的吳三桂最終會輸的原因是什麼? 第2張

有人指出:吳三桂不能乘勝渡江作戰以攻取中原,實爲最大失策,因爲這使他失去了推翻清廷的最佳機會。其實,他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吳周國小、兵少、糧缺、輜重運輸困難,根本就無力長驅直入大戰一場;如果揮兵冒進,難逃失敗的厄運。吳三桂在佔盡優勢時求和,其實也算是明智之舉。對他來說,在人力、物力、財力居於明顯劣勢的情況下,如果不能在速戰速決的基礎上徹底消滅敵人,如果陷入持久戰,形勢是極爲不利的。

再有,吳三桂一夥缺乏“底氣”。

與兵雄天下、早有異志的安祿山不同,三藩的首腦似乎從來就不曾有起兵造反的念頭,而且從來沒做發動叛亂的準備。

處於夾縫中的尚之信和耿精忠迅速降清,固然不值一提。就是吳三桂本人,也是缺乏反清自立的底氣的。

我們知道:吳三桂早年乃是邊將,卻不顧民族大義而引清軍入關;他助清作戰,因功勳卓著而成爲大清的“平西親王”;他打擊南明不遺餘力,甚至曾親自下令殺害永曆皇帝;他還與清皇室聯姻,是太宗皇帝皇太極的兒女親家。客觀地說,他已經與前朝“恩斷義絕”,他已經以實際行動將自己融入新朝,他已經自絕於廣大明朝遺民。

他得到了太多,也失去了很多。在享盡榮華與尊榮之時,他也揹負了“漢奸”的罵名,也因屠戮反清義士而爲人所不齒,也因犯上弒君而聲名狼藉。太絕的處事手段,使他早已失去了退路;形勢的步步緊逼,使他只能將自己與清朝捆綁在一起。

如果他起兵謀反,便會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先叛明、後反清的無常之人,就會進一步失義於天下,進一步失信於天下。他應該能意識到,自己若起兵,響應者也不會太多。

正因如此,他一直在尋求妥協。質子吳應熊被害之後,和談之路被徹底堵死,他才迫不得已起兵。

挑起反清大旗以後,天下響應者甚多。這種現象,也許會出乎吳三桂的意料。即便如此,他還是信心不足。他本是有明叛將,又有弒君之惡名,卻只能祭出“興明討虜”的旗號來反清,以大明的“周王”自居;直到臨死前半年,他才強打精神稱帝,建立起吳家王朝。

與清軍六戰四勝的吳三桂最終會輸的原因是什麼? 第3張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吳三桂最大的硬傷,就在於其異常尷尬的身份;而其異常尷尬的身份,又令其大舉反清出師無名。獨特的人生經歷,使得他反清之舉不具備道義支撐,不具備足夠的底氣。

底氣不足,使吳三桂行事多有顧忌,也令吳三桂集團的軟實力無法得到有效提升,是導致吳周失敗的諸多因素之一。

還有,吳三桂一夥缺乏“才氣”。

與太平天國相比,周國不僅有着高出很多的起點,而且其內部高層又不曾發生“天京事變”之類的嚴重內訌,理應在反清鬥爭中取得更大的業績。事實上,周國在清朝發起總攻以後沒過兩三年就土崩瓦解了。

能出現這種情況,與周國人才匱乏有着很大關係。

就吳三桂集團而言,有能力統兵、長於衝鋒陷陣的大將並不少見,但能總攬全局的統帥、可獨當一面的英才寥若晨星。

吳三桂反覆無常,其人品飽受世人詬病。不過平心而論,其政治、軍事才能還是不容低估的。他僻居一隅,倉促起兵,又於罷兵十餘年後造反,本來處境十分不利。可是一旦戰爭爆發,他還是能夠有效集結舊部,在多條戰線發動攻勢,迅速佔領數省之地。後來,儘管尚之信、耿精忠迅速歸降於清朝,但他依然調度有方,屢挫清軍,使自己居於不敗之地。吳三桂堪稱老奸巨猾,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強勁對手。

至於其孫吳世璠,則與其祖相去甚遠。他過於年輕,不曾有過從政經歷,沒有足夠的威望,不具備駕御羣臣的能力。吳世璠即位以後,雖然有廣闊的戰略縱深,雖然吳家的舊班底存留大半,雖然兵多將廣的局面不曾改變,但因再無雄傑掌舵,凝聚力急劇下降,戰鬥力大不如前,周軍還是節節敗退,迅即全軍覆沒。

吳三桂征戰大半生,其集團之內可謂將星雲集。然而,其中可堪大用者並不多見。

若說可獨當一面者,主持江西戰場的高得捷(亦稱高大傑、高大節)應該算是一個。高得捷足智多謀,能征善戰,屢次大勝,曾統兵佔領江西全境。在其打擊之下,清帥嶽樂、喇布只能龜縮於皖南一帶,多年不敢出戰。可惜的是,清周鏖戰不久,高得捷就因病辭世。

與清軍六戰四勝的吳三桂最終會輸的原因是什麼? 第4張

高得捷之外,吳三桂麾下還有一批部將,比如夏國相、馬寶、王屏藩、王輔臣、郭壯圖、李本深等。他們各有所長,都曾大破清軍,攻城略地,取得輝煌戰果,也不失爲良將。可惜,他們並非帥才,能力有所不足,並不能鞏固其既有成果。特別是在吳三桂去世以後,他們不能有效配合,結果被清軍各個擊破。

至於胡國柱、韓大任、郭壯謀之輩,更是等而下之。他們不能成事,只會給吳家天下帶來巨大的損失。

總體來說,吳三桂一夥人纔不足,人才儲備嚴重不足。

太平天國總體實力明顯遜於清國,曾出現致其元氣大傷的天京變亂,後來還要面對遠比清軍更強大的英法侵略軍,所面臨的各方壓力要比吳周大得多。在這種情況下,太平軍的戰績還要比周軍好很多。何以至此?要得出答案,我們不應忽視雙方的人才因素。太平軍中的統帥楊秀清、石達開、陳玉成、李秀成等都具備雄才大略,而這樣的人物在周軍中是很罕見的。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對一個正在創業的集團來說,人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人才匱乏,也是一個導致吳周迅速敗亡的重要因素。

另外,吳三桂本人缺乏“精氣”。

吳三桂作爲一國之元首,尤其是作爲創業時期的元首,對周國的發展軌跡幾乎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從史實入手,我們甚至可以得出結論:“吳三桂的生死,決定着周國的興衰。”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不能忽視吳三桂其人的健康狀況了。

吳三桂出身將門,明朝末葉鎮守遼東,降清以後出征西南,暮年時節鎮守雲貴,前後從戎數十年。在緊張、勞碌、充滿不可知風險的軍旅生涯中,他的身體健康狀況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而在起兵反清之時,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底,他已經62歲。

與清軍六戰四勝的吳三桂最終會輸的原因是什麼? 第5張

“人生七十古來稀”,對古人而言,其壽命普遍偏短。清朝及清朝以前的國人,年過六旬已算高齡,即使中國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康熙帝也只活了69歲。而當康熙帝高調削藩之時,吳三桂也已是風燭殘年。

吳三桂身體狀況如何?史籍罕有相關記述。從《東華錄》《清史稿》的隻言片語來看,晚年的吳三桂確實身體孱弱,難經風浪。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已經67歲、起兵不到5年、即皇帝位不足半載的吳三桂突發“中風噎嗝”之症。雪上加霜的是,旋即他又患上“下痢”之病。此後,雖有太醫調製,他還是快步走上了黃泉之路。

歷史留給吳三桂的時間極短,僅數年而已。在精氣不足的前提下,他顯然難以取得重大突破。

作爲至關重要的創業者,吳三桂只能於風燭之年掌舵;至於其後繼者,卻沒有機會快速成長起來。如此一來,則吳周政權之前途可想而知。

還有一點:吳三桂缺乏“運氣”。

奪取天下,當然需要足夠的實力,卻更需要相當的運氣。如果不是羣雄風起,如果沒有元廷的內訌,朱元璋也不會成爲明太祖;如果不是明末局勢動盪,如果沒有一批降將效力,清軍也不會順利挺進江南。

當吳三桂起兵之時,天下的形勢已經與1360年和1640年大有不同。早在1664年,大陸的各路反清勢力就已經徹底退出歷史舞臺。此時,一旦發動反清戰爭,吳三桂就只能單槍匹馬與康熙決鬥(耿、尚、鄭等人幾乎只是走個過場,並沒有給他太大的幫助),根本就沒機會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穩健路線。這樣,他要想取得天下,其難度就絕非前人可比了。

17世紀晚期的清朝,正處在國勢上升期,不是可以輕易被消滅的。一個封建王朝,往往是在衰落期被武力推翻的。衰落期的王朝,難免會有一些不祥之兆:天災頻仍、財政危機、黨爭激烈、階級矛盾尖銳、烽煙四起等等。只有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一個王朝纔會迅速走向崩潰。

與清軍六戰四勝的吳三桂最終會輸的原因是什麼? 第6張

而當吳三桂起兵之時,清朝剛建立不久,上至廟堂下至江湖,都沒有積累起尖銳的矛盾衝突。與一個充滿生機的新興封建王朝發生正面衝突,吳三桂還能與之長期拉鋸而不落下風,其實已屬難能可貴。

吳三桂的對手,也是不容忽視的。1673年,康熙帝雖然年輕,卻已經有效地整合了各路勢力,實現了“朝綱獨斷”。他是清朝最有作爲的皇帝,生性果敢,勤於政事,知人善任,是“康乾盛世”的開拓者。遭逢這樣的強敵,也是吳三桂的一大不幸。

運氣不足的吳三桂,根本就無力光復明朝舊土。他曾致力於與清朝劃江而治,其實也算是很明智的。

綜上所述,吳三桂力氣不足,底氣不足,才氣不足,精氣不足,運氣不足。如此一來,吳周政權怎能不迅速敗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