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朝皇帝朱見深:給老百姓免債最大方的皇帝

明朝皇帝朱見深:給老百姓免債最大方的皇帝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極品宅男

明朝皇帝中奇人衆多,而明憲宗成化皇帝朱見深,卻堪稱奇葩一位。

這人的奇葩程度有多強,僅說幾件事就知道:專寵年長他十九歲的萬貴妃一輩子,還因爲這女人的任性胡爲,差點要了親兒子明孝宗的命。執政生涯極少上朝,首開明朝皇帝歇班怠工先河。興趣愛好也廣泛,除了沉迷煉丹修道,連平日愛不釋手的文學讀物,好些都還成了後來明代暢銷情色圖書,親手繪的《一團和氣圖》,創意之獨特藝術水準之精彩,後世代代藝術家都衷心歎服,仿品都能隨便賣高價。而這個極品宅男的工作業績,歷代史家,更是熱情高漲的輪流批判。被批的最體無完膚的,正是“任用奸佞”這條。身邊寵愛的親信,不是煉丹的道士,就是敗壞佛門的淫僧,還有寫成人文學的閣老與研究生理衛生科學的御史。當然最出名的,還是一度氣焰熏天,專業陷害朝臣的宦官汪直。這羣魔亂舞的景象,還爲後來的武俠片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反覆重拍依然被羣衆喜聞樂見的《新龍門客棧》,就以這段時期爲歷史素材。

被批的如此狠,也是有原因的。羣魔亂舞的直接後果,就是這時期明朝政府的行政效率,幾乎徹底歇菜。地方報上來的奏摺,十天半個月能盼到回覆的,就算是業績良心。從內閣到六部,更集體不幹正事,人送綽號“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十分生動形象。這樣的奇葩政治景象,在後世十分出名。但後世不出名的,卻是這位奇葩皇帝的治理成果。以罵他最起勁的《罪惟錄》上的話說,就是“幸斯小康”。這簡單四個字,有多麼了不起。

明朝皇帝朱見深:給老百姓免債最大方的皇帝

“小康”二字,是中國曆代有作爲的帝王,都無比期待的治世理想。比如那位十分生猛的永樂大帝,登基之初就鮮明提出了“斯民小康”的目標,並一直奮鬥終生。可這位明憲宗朱見深,既極少喊口號,更沒見怎麼幹活,反而因爲懶到極品,被後人反覆痛罵。竟然就不動聲色,把這偉大理想做到了。因爲這位皇帝,也許可以總結出千般不好,卻有一樣公認的好:對老百姓大方。

2,出手闊綽的帝王

明憲宗朱見深,一輩子幹的最大方的事,就是蠲免。也就是減免百姓的賦稅。這事在整個中國古代史上,都是一項傳統福利。特別是國家遭受自然災害時,蠲免就是穩定人心的首要法寶。即使是和平年月,風調雨順的時節,有時候皇帝發了善心,也會大手一揮蠲免一把,樹個愛民形象。而發展到明朝,蠲免更成了一件常事,手筆更素來大氣。以朱元璋的遺囑說,只要有地方鬧災,不但當地要免稅,就連臨近的省份州縣,也都要減免。後來還形成成一套完整的科學評估體制。根據災害的破壞程度和災區的所處位置,設立不同的減免份額。而說到減免的力度,許多當代史家最津津樂道的,還是清朝“康乾盛世”時期。從數字說確實可觀,但清朝的蠲免,與明朝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常常“緩徵”,也就是暫時給你免,過後要補齊,免得了初一免不了十五。

而且在徵稅手段上,清朝更是十分強硬,交不上稅就抓差拿人,從來都是尋常事。明末清初一代文豪金聖嘆,明末的時候抗稅成習慣,過的極舒坦,入清以後繼續抗稅,立刻被抓了砍頭。至於乾隆駕崩時還鬧的歡的白蓮教大起義,導火索也是清朝催“緩徵”,把老百姓活活催反了。而明朝的皇帝,除了晚期用錢急紅了眼的崇禎等少數人外,在這件事上,多數都是既熱心又實誠。比如定下明朝蠲免規矩的朱元璋,一生給百姓減免錢糧的數字,按照《續文獻通考》的話說,是“歲不勝書”,也就是多得統計不過來。都是事後不逼債,大手一揮的真免。而在數據統計比較詳細的帝王中,明憲宗朱見深,是十分大方的一位。

朱見深這個皇帝,其實運氣很不好。他登基以後趕上的,恰是明朝倆個自然災害多發期之一,從他執政的整個時期,到其子明孝宗在位的早期,中國自然災害爆發的頻率和烈度,照《罪惟錄》的說法,是“無有酷於此二十三年者。”僅大規模的水旱蝗雹災害,他在位時期時期就有52次,另外還有多次地震。年年都鬧心。自然災害意味着什麼?一輩子被李自成折騰崩潰的明末崇禎帝肯定深有體會。而比起那讓崇禎皇帝氣的抓狂,拼命殺官祭旗都震不住的明朝官場,朱見深身邊的幹部,更出名的集體歇菜。除了相互勾心鬥角,就是賣力逢迎拍馬。內亂也連着折騰了好多次,單一個荊襄流民起義,就連續鬧了倆回。廣西大藤峽叛亂,更一度震動全國。

明朝皇帝朱見深:給老百姓免債最大方的皇帝 第2張

北方韃靼侵擾的邊患,也驟然升級到劇烈。他剛登基的時候,每天看奏摺,都急的說不出話,只是一個勁對大臣嘆氣。怎麼看,這都是要崩潰的節奏。可所有的內外危機,他都平安度過。華中和西南一度鬧翻天的暴亂,不但得以順利平定,更開發了湖廣經濟區。北方的韃靼,也被他幾度派兵痛打,還差點活捉了韃靼可汗。這還說得過去的業績,正來自他出名的優點:大方。

朱見深有多大方?先說一個情況就知道,後人總津津樂道朱見深軟弱,聽到國事奏報,就忍不住嘆氣。但被選擇性失明比較多的事實是,能惹朱見深嘆氣最多的事,就是地方鬧災,聽說老百姓吃不上飯,更常愁眉苦臉。但他動完了感情,就動真格。每次都命令戶部立刻安排賑災,一旦戶部喊沒錢,他更“輦內帑以給之”。也就是拿私房錢親自買單。他一輩子單給老百姓蠲免的錢糧,數額就龐大到恐怖。僅“官田”的稅糧,二十三年間就一口氣減掉近兩千萬石。民田的稅糧減免更翻倍。僅成化二十一年這一年,減免山東,南直隸,四川,河南,山西五省的田賦,數額就高達二百五十萬石。以國榷的說法,這基本是每年的平均水平。

除了免債大方外,發錢也大方。除了多次打開官倉,給災區賑濟外,還經常自掏腰包。僅看數據習慣性縮水的《明史》中的統計,他幾乎每年都從自己的內帑中,撥出至少三十萬兩白銀,用以賑濟災區。

更常見的情況是,有時候災情緊急,戶部錢糧調撥來不及,官員一叫苦,明憲宗眼皮都不眨,立刻自掏腰包先墊。類似的橋段,以《明實錄》的說法,每年都要上演好多次。

而大方砸錢的效果也極好。客觀說來,明憲宗雖說工作懶惰,寵愛奸佞。但一樣遠強於崇禎帝的本事,卻是關鍵崗位的幹部選拔。那些有歪才的弄臣,可以陪他耍樂,也能適當撈好處,但絕不能放在要害部門。真正擔當關鍵崗位,特別是關鍵地區的封疆大吏的,都是個頂個的能臣。掃平大藤峽叛亂的韓雍,平定荊襄流民暴亂的項忠,統籌荊襄戰後重建的周洪謨,痛打韃靼的王越,全來自他慧眼識英,大膽啓用。所謂“主昏於上,臣奮於下”,就是他執政二十三年的真實情景。

也正是在這個情景下,由於關鍵崗位用人得力,哪怕整個國家機器常歇菜,只要朱見深砸錢夠大方,也就給錢就能活。於是有驚無險,度過多次難關。

而要問朱見深爲什麼砸的起錢?其實也簡單:首先他設立了皇莊制度,皇帝從此有了自己名下的地產,收益就是皇帝的私房錢。第二他經濟上也小聰明,雖說這時明朝土地兼併嚴重,田賦銳減,但商品經濟開始繁榮,朱見深適時的設立了八處鈔關,適度調整商業稅,果然收益大賺。腰包這樣鼓,補國家的窟窿,也就有底氣。

明朝皇帝朱見深:給老百姓免債最大方的皇帝 第3張

因此也正是在朱見深的大方下,即使自然災害頻發,成化年間中國的民生經濟,依然是高速上揚階段。除了《罪惟錄》裏“幸斯小康”的評語外,《明史》也給了他一個高度評價:仁宣之治於斯復見。也就是重現了大明仁宣之治黃金十年的輝煌。

而就明朝整個社會發展來說,成化年間更成爲一個重要轉型期:由於老百姓手裏有了閒錢,政治風氣也寬鬆,奢靡風氣開始流行起來。消費熱潮升溫,民間手工業蓬勃發展,過往衣食住行格外樸素的明朝人,開始講究吃穿的品味,甚至還鬧起了“韓流”。朝鮮使團進貢的時候,穿的馬尾裙很吸引眼球,結果明朝人格外感興趣,男的女的都紛紛效仿,成了一時時尚。

在這樣的潮流下,明朝人的生活品質,從此更加精緻。後來空前繁榮的市民文化,也正是從此開始升溫。精美的成化瓷器,也成爲這個時代不朽的見證。如上風景,在歷史上也有個熟悉稱呼:成化新風。

3,同樣是大方,手段各不同

但繞是朱見深如此大方,卻難掩一個尷尬現實:整個王朝的行政效率,在他執政二十三年裏,卻是連年銳減。等他兒子明孝宗朱佑樘上任時,大明已到了嚴重人浮於事的地步。而恐怖的自然災害,依然在沒完沒了的折騰。而拜朱見深長期不作爲所賜,大明雖說賑災積極,卻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各處水利設施年久失修。到了明孝宗登基後,立刻惹出了大麻煩:黃河連鬧了倆次大災,一向富庶的江南也鬧出空前災害。而一輩子大方的朱見深,留給兒子的私房錢內帑,也早已囊中空空。

在危急局面下,明孝宗也十分淡定,他比父親強的一點,正是行動力。首先借力打力,不動聲色整頓官場風氣,裁汰貪腐慵懶老臣。當年朱見深親手選拔並長期窩在地方上的封疆大吏們,比如王恕馬文升等幹練人物,也高升到京城裏主持大局。大明行政,全面提速。

錢的問題更下狠手,一是割肉,從個人生活割起,宮廷開支一減再減,牙縫裏摳錢。二是開源,比起父親的小聰明,明孝宗更是大動作。農業稅推出了實徵策制和折納銀錢制,就是後來改革家張居正的倆大法寶:考成法和一條鞭法的前身。工商業也採取鼓勵政策,打破官面壟斷,推出開中法來繁榮經濟。國庫收入,終於直線增加。

而在減免稅糧和賑濟上,明孝宗除了和父親一樣大方外,更推出了新手段:以工代賑。他發起了自明朝開國後最爲徹底的黃河整治行動,先後動用災區二十五萬人,任命傑出水利學家白昂和劉大夏先後主持,又以最新科技整頓了江河積淤問題。這幾件事辦好,北方黃河確保了近百年太平,江南大地更從此一直是糧倉。更直接的意義是:大規模的工程,充分吸納了災區勞動力,把民變的風險,成功降到最低。

明朝皇帝朱見深:給老百姓免債最大方的皇帝 第4張

而成功度過災難威脅的明王朝,也就因而迎來了其歷史上又一個黃金時代:弘治中興。

東晉時,淨土宗初祖慧遠法師在廬山修行三十餘年間,從不下山、入城,送客也不越過虎溪。一日,儒生陶淵明與道士陸修靜倆遠道來訪,三人相聚甚歡。後來,慧遠送他們下山。到了虎溪雖不時傳來老虎的鳴號聲,但因爲談得太熱烈而沒發覺。直到越過虎溪,三人才驚覺,但旋即會心地縱情大笑起來。他們在不經意間,已破除了不過虎溪的執念,笑聲傳遞了他們難以言喻的欣喜之情,自然也成了名垂千古的美聲了。此典故也是宋人力圖調和儒、釋、道三教思想的反映。成化帝以虎溪三笑的典故表明了自己的觀點,認爲儒、道、釋雖屬三家信仰,但卻可以“合三人以爲一,達一心而無二,忘彼此之是非,靄一團之和氣。”

從表現形式和構思方法上,《一團和氣圖》符合古代漫畫的特點和要求,但在主題上卻沒有諷刺意味,反而有歌頌漫畫的味道,這是它的特殊之處。

據史學者研究,朱見深有鑑於其父朱祁鎮(英宗)製造了兵部尚書于謙等人冤獄的教訓,繼位之後下令平反昭雪,並在朝廷上下提倡團結,大概就是這位威嚴的皇帝之所以作此詼諧圖畫的原因之一。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