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中國史上第一個公開反對“刑訊逼供”的皇帝

中國史上第一個公開反對“刑訊逼供”的皇帝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辦案重“口供”,於是“刑訊逼供”成爲辦案特別是打擊政敵時的不二法寶。

一些朝代規定了法定刑訊工具,唐朝使用的是“囚杖”,宋朝使用的是“荊子”,清朝使用的是“竹板”或“夾棍”,也就是說,在審訊犯罪嫌疑人時使用這些刑具是合法的。漢朝重用張湯、王吉、周紡之流的“活閻王”,武則天重用周興、來俊臣、索元禮等酷吏,朱元璋、朱棣等明朝皇帝創立的錦衣衛和東、西廠等機構,無一不是靠“刑訊逼供”而臭名昭著。

中國史上第一個公開反對“刑訊逼供”的皇帝

網絡配圖

武則天時期的酷吏來俊臣,不僅“以其人之道”,刑訊逼供了自己的“同夥”周興,發明了成語“請君入甕”,還撰寫了一本讓世界人民震驚的著作《羅織經》。

此書不僅是“整人經”、“害人經”,還是“刑訊經”,收錄了“鳳凰曬翅”、“玉女登梯”、“仙人獻果”、“突地吼”、“死豬愁”等刑訊逼供手法,比“躲貓貓”的科技含量要高得多。審訊前,來俊臣一般先請囚犯“參觀”刑具陳列室,囚犯們看後,很少有兩腿不發抖,冷汗不直冒,精神不崩潰的,再清白的人也都乖乖認罪。明朝錦衣衛和東、西廠等機構,又把《羅織經》的精髓發揚光大,酷刑之下,不知平添了多少冤魂。

儘管刑訊逼供肆無忌憚,但史上仍有一些人勇敢的人站了出來,給殘酷的刑訊逼供史平添了些許溫情。

中國史上第一個公開反對“刑訊逼供”的皇帝 第2張

網絡配圖

首先,一些明君通過法律抑制刑訊逼供。《秦律》規定:“能據供詞追問,不用拷掠而明案的是上策;用考掠而不得案情的是下策。”根據這一原則,秦朝又對審訊罪犯做了進一步規定:“凡訊獄,必先盡聽其言而書之……更言不服,其律當治者,乃諒(笞掠)。”東漢時期,有王吉、周紡之流的“活閻王”充斥司法領域,東漢拷訊之酷、司法之黑暗不難想像。章帝劉坦曾在詔書中引《律》曰:“掠者唯得笞榜立。”意思是隻能對涉嫌搶劫的犯人審訊時動刑,其他類別的犯罪不得搞刑訊逼供。

儘管有法律抑制,但仍有不少官員爲了提高破案率,也會鑽法律的空子,製造了許多人間悲劇,引得天怒人怨,於是,歷史上第一個向刑訊逼供宣戰的人閃亮登場。

此人就是東漢和帝皇后鄧綏,她先後迎立殤帝、安帝,以皇太后身份臨朝執政近16年,臨朝期間,她不僅6次大赦天下,而且通過親自審問囚徒,平反了因刑訊逼供導致的大量冤假錯案,其中免去死罪的有36人,其他罪過的80人,並嚴懲了16名爲泄私憤而搞刑訊逼供的官吏。

中國史上第一個公開反對“刑訊逼供”的皇帝 第3張

網絡配圖

如果說鄧太后是以一己之力,點燃了古代反刑訊逼供的第一縷光亮的話(春秋時期曾有“晏子巧諫齊景公減刑戮”的事,但那是針對刑罰酷刑,而非針對刑訊逼供),那麼隋文帝則是從理論和制度層面,第一次全面規範了審訊工作,被稱爲中國史上第一個公開反對“刑訊逼供”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