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清朝一寶地康熙和乾隆每年都去 爲何雍正不敢去

清朝一寶地康熙和乾隆每年都去 爲何雍正不敢去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滿清入關之前,一直過着遊牧的生活,擅長騎馬、射獵。1644年,吳三桂投降於滿清,並因清兵入關,打敗了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君主制王朝--清朝,從此結束了滿族人固有的遊牧生活,逐漸被漢族所同化。

清朝一寶地康熙和乾隆每年都去 爲何雍正不敢去

網絡配圖

康熙坐上皇位後,爲了加強對蒙古地方的管理,鞏固北部邊防,以及對皇子及其他皇室成員進行教育,就在距離京城不到400公里的蒙古草原建立了木蘭圍場。每年的秋天,康熙都會帶着文武大臣、八旗軍隊、後宮的妃子及皇室成員到木蘭圍場行圍狩獵,每次參加此此活動的人數都高達數萬人。

爲了解決這麼多人的吃、住、行等問題,就在北京至木蘭圍場之間,接連修建了不少行宮,其中承德的避暑山莊最爲出名。據清史記載,避暑山莊始建於1703年,歷經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共耗時89年建成。避暑山莊因地制宜,結合了當地的山水特色,併兼具江南塞北之風光,成爲中國現存佔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自從有了承德避暑山莊,康熙幾乎每年都要來到此地住上近半年的時間,並在此處理國事。久而久之,承德避暑山莊不僅僅是帝王避暑、遊玩之地,甚至成爲了清朝的第二個政治中心,具有陪都的所有功能,清前期重要的政治、軍事、民族和外交等國家大事,都在這裏處理。

據《清實錄》所記載,避暑山莊初具規模後,康熙帝選園中佳景以四字爲名題寫了“三十六景”。之後每次到木蘭狩獵,必須要來避暑山莊住上一段時間,遂成了之後清朝皇帝的傳統。乾隆在位期間,對避暑山莊進行了大規模擴建,增加了很多精美的園林建築,並效仿他爺爺康熙帝,以三字爲名又題了“三十六景”。乾隆一生,曾48次來到承德避暑山莊,經常帶着寵臣和珅及後宮嬪妃。

清朝一寶地康熙和乾隆每年都去 爲何雍正不敢去 第2張

網絡配圖

令人意外的是,康熙的繼承人雍正皇帝,早年曾以皇子的身份來到過避暑山莊。但是,在他做皇帝的13年間,卻一次都沒有來過,很多人對他的這種行爲不能理解。關於雍正爲何不到避暑山莊玩耍,野史中曾有過這樣的猜測:“雍正的皇位是篡奪而來,自己內心對父親康熙相當愧疚和不安,而避暑山莊是康熙下令所建造,且非常喜歡這裏,內心有愧的雍正就不敢前往。所以,在做皇帝的13年間,一次都沒有來過。”事實真是如此嗎?

後來,乾隆皇帝的一道聖旨,解開了父親雍正不去避暑山莊玩耍的真正原因。據聖旨的內容,可歸納出雍正不去避暑山莊的三個原因。

原因一:雍正一直忙於朝政,沒有時間去散心。康熙去世後,因連年的用兵,導致國庫空虛,留給雍正的是一個爛攤子,以及捉襟見肘的國庫。雍正繼位後,一頭扎進了處理國事當中,不是在批閱奏摺,就是在召見大臣,從不敢有任何的懈怠,最終活活累死在皇位上,被認爲是歷史上最爲勤奮的皇帝之一。

清朝一寶地康熙和乾隆每年都去 爲何雍正不敢去 第3張

網絡配圖

原因二:內心仁慈,不喜歡殺生。之前康熙每年秋季都要帶着很多人都木蘭圍場射獵,在雍正看來,這對那些動物來說非常殘忍,他一心向佛,厭惡殺生。所以,就沒去過木蘭圍場射獵,也就不會去避暑山莊。(備註:此理由值得推敲,縱觀後來雍正對兄弟及大臣的手段,貌似也挺狠的,並不仁慈。)

原因三:雍正本人喜歡清靜,不好大喜功,也不太喜歡運動。認爲呆在皇宮處理國事,比出去遊玩、打獵更適合自己,索性就連避暑聖地都不去了。(真的是這樣嗎?)

所以,縱觀這三個原因,雍正之所以不去避暑山莊,並不是不敢,也不是仁慈,壓根就是他沒有多餘的時間。在雍正的努力下,爲乾隆時期的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也是乾隆多次去避暑山莊及到江南遊玩的保證。

秦始皇真的是呂不韋與趙姬的兒子?諸葛亮爲何不廢掉阿斗自立?商紂王真的很殘暴嗎?中國古代最妖媚的女人是誰?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