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晉文公之死究竟是什麼原因 晉文公生平簡介

晉文公之死究竟是什麼原因 晉文公生平簡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晉文公姓姬名重耳,是春秋時期的晉國人。他生於公元前697年(《左傳》一書也說是671年)他也是一代明君,是政治家、外交家。他登基後成爲了春秋五霸中第二個稱霸的霸主,與齊恆公並稱爲“齊恆晉文”,晉國能稱雄百年,他功不可沒。

晉文公之死究竟是什麼原因 晉文公生平簡介

他的一生也是歷盡磨難,年少時因爲晉獻公的心頭肉驪姬想要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爲太子,便加害申生,最後申生上吊自盡,之後又開始誣陷重耳和夷吾兩個皇子。

得到風聲後後兩人便開始了漫漫逃亡生涯。之後重耳開始遊走於各國之間。在齊國期間他娶了齊桓公同家族的少女,在此要些樂不思蜀。後來晉惠公薨逝,太子圉繼位。重耳爲了重國便擁護周天子。果然周天子賜給他許多獎賞。成功復國後他開始與各國的征戰,先全伐曹、攻衛、敗楚、救宋、服鄭。公元前632年聯合各國舉行了踐士之盟,爲其稱霸諸侯奠定了基礎。他在位期間勵精圖治,推舉賢良、宣揚德教、改進工具、獎勵墾殖、減免賦稅、佈施恩惠。他使得晉國更加繁盛。

然而不論他有什麼樣的功績時間對於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由於年事已高,晉文公長期臥病在牀,最後在公元前628年的十二月告別人世,終年70歲。他的死一說是病故一說的壽寢正終,然而不論如何我們都無從查找,但是他是一位明君,帶領晉國開創了霸業是毋庸置疑的事。

晉國國君晉文公是誰

春秋時期的諸侯王大多都與周王室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也不例外,據《左傳》記載,晉文公本名姬重耳,是晉獻公的兒子,後來的晉國國君,也是春秋時期有名的政治家。

晉文公之死究竟是什麼原因 晉文公生平簡介 第2張

除了任用管仲順遂朝野而稱霸的齊桓公,晉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中第二位稱霸的帝王。歷史上著名的“齊桓晉文”便指得是這兩位名垂千古的帝王。

先秦的時候,諸侯王的兒子統稱爲公子,其實女兒也稱爲公子。晉文公爲公子時就敏而好學,喜歡結交有識之士,算得上是璞玉渾金的好少年,不過這個好少年卻沒有得他老爹晉獻公的寵愛。

當時年老的晉獻公將死未死,想把皇位傳給自己寵愛的驪姬的兒子,可惜天公不做美,重臣裏克作亂,以下犯上,晉國一片大亂,國內動盪不安,晉獻公的許多兒子死的死,跑的跑,裏克想讓晉獻公的兒子即位,可是晉獻公只有兩個公子有賢名,那就是重耳和夷吾了。

裏克派狐毛到翟國迎請重耳,可當時的重耳猶豫不決,跟自己的寵臣狐偃和趙衰商量,無奈他想多活一段時間,放過了這次稱帝的大好機會,婉言拒絕了大臣的好意。

裏克無奈,只好去派人去樑國請另一位公子——夷吾,也就是後來的晉惠公,看到好處的重耳就後悔了,於是便帶着謀士回國,走走停停,在很長一段時間以後纔回到晉國,糾結軍隊打敗了自己的弟弟,登上了王位,成爲了一位名垂千古的霸王。

介子推與重耳是什麼關係

也許是因爲當初重耳的血統問題,也可能是宗法分封的遺留,總之,重耳當初逃亡的時候,身邊還是有一些忠臣的,比如說介子推。

晉文公之死究竟是什麼原因 晉文公生平簡介 第3張

介子推是個人物,很聰明,也很有智慧,還特別的清高。當初重耳逃亡的時候,他跟隨着重耳,給了他很多的幫助。傳說中有一次重耳餓到不行了,身邊只有介子推,沒辦法,介子推也找不到食物,就把自己的肉割下來給重耳吃。可是重耳身邊的有本事的人太多了,重耳當了君王之後,論功行賞,當初給他幫助的人也太多了,所以一開始就把某個人給忘記了,被別人提醒才記起來。

介子推一看哦沒有我什麼事情了,那我就走了吧。也是文人的一種清高,帶着自己的媽媽上山住去了。重耳開始禮賢下士了,派人去請,三番五次請都請不動,親自去介子推也不從山上出來見他。這個時候有人給他出餿主意,說君王啊你放火燒山吧,介子推一看起火了,就肯定會出來了。

重耳一聽有道理,於是就讓人照做了。然而他不知道,文人把一種東西看的比生命還重要,那東西叫做骨氣,而介子推恰巧是文人。所以,介子推寧願自己死了,也不願意出賣自己的氣節和骨氣。就這樣,可能介子推一開始不想死的,但是走到了一定絕境,閉着眼咬着牙也要繼續走下去了。

大火越來越旺,最後迎接重耳的,只剩下燒焦的屍體了。

晉文公守信得原衛的故事簡介

春秋時期晉國的晉文公重耳曾經被迫逃離晉國在各諸侯國間輾轉流離,重耳受盡人間苦難,在外逃亡的十九年,他遭遇了各種待遇,有對他冷眼相看的,也有有恩於他的。重耳九死一生,經歷重重挫折和考驗終於重新回到晉國而且在衆人幫助下當上了晉國君主。

晉文公之死究竟是什麼原因 晉文公生平簡介 第4張

在這樣經歷後,重耳自然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王位,也非常看重他人的信任。他重要人才,推舉改革,潛心治國,提升了晉國的國力,於是和臣子們一起開始征戰他國,逐鹿中原。

在率兵攻打原國的時候,軍中只配備了十天的糧食供給。他和手下們約定,用十天的時間攻克原國。到了約定的時間,晉軍沒有成功奪下原國,於是晉文公遵守約定,開始撤兵。有原國的細作告之,原國的糧草也將用完,只要再多三天就可以拿下原國,晉文公的臣子們也提出在拖遲一下時間,等待原國的滅亡。

晉文公聽了他們的說法,鄭重其事的回答,爲了得到原國,而不遵守約定,是不講信用,他不願意這樣做。晉文公仍然不改變想法,堅決撤退。而此時原國的子民看到晉文公是一個如此重承諾的君主,都甘心投降歸順晉國。其他的國家,衛國聽到了這件事,也主動向晉國投降。這個典故被孔子得知後,就把它記錄了下來,並且提出看法,認爲晉國能如此得人心,只因爲晉文公重視信譽,講究信用。

後來的韓非子,寫了關於這個征戰的文章,他想借這個故事闡述的是君主要誠實守信的道理。

晉文公重耳一生顛沛流離

重耳,姓姬,是晉獻公的兒子,和周王室同宗。晉獻公娶了翟國狐氏之女,爲狐姬,狐姬就是重耳的母親。晉獻公大敗驪戎的時候,得到了驪姬,驪姬是奚齊的母親。晉獻公對驪姬非常寵愛,想立她的孩子爲太子。當時太子申生不得寵,晉獻公就把太子趕出國都,最後太子竟然自殺了。

晉文公之死究竟是什麼原因 晉文公生平簡介 第5張

太子自殺,重耳害怕捲入爭奪,逃離父親,去往別國,在母親的故鄉翟國安頓下來。

晉獻公病故之後,國內黨派扶持晉惠公上位,晉惠公擔心重耳回國爭權,就派人去追殺翟國追殺重耳,重耳害怕得倉促逃跑離開了翟國,於是開始了顛沛流離,輾轉於列國的生活。

重耳先後到了衛國,齊國,曹國,宋國,鄭國,楚國,秦國,最後在秦國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在諸侯國輾轉期間,得到了齊國,宋國,楚秦的厚待,齊桓公把女兒許配給了重耳,重耳沉醉溫柔鄉,後因復國之願被手下強行逼離了齊國,宋國對重耳恭敬禮遇有加,楚王也禮賢而待重耳,並沒有嫌棄排斥,楚王親口問重耳厚待他,該如何報答,重耳在楚王面前許諾,如果有一天回國後,晉楚相對戰,晉一定退讓百里,重耳最後到了秦國,當時晉國晉惠公病重,其子上任,秦國一直有稱霸中原的野心,於是有意想染指晉國政權,決定扶持重耳復位。而相反的,重耳在衛國的時候被冷漠拒絕幫助,重耳落魄將近乞討,曹國甚至乘重耳落難冒犯重耳,鄭國都是冷眼相待,因此重耳心裏對有恩於他的日後不忘報答,實現諾言,對在他困境之時冷漠甚至羞辱他的,重耳也沒有忘記強大以後對他們的打擊報復。

重耳在秦國護送下回到晉國,這時因晉國內亂暴政失去人心,因此晉國百姓都非常歡迎重耳復位,重耳國內的親信馬上迎接他,而晉國其他大族也非常支持重耳,在這些人的擁護下,重耳當時了晉國國君也就是晉文公,懷王最後自殺。

晉文公欲伐衛的故事介紹

各位看官看清這標題,“欲伐”。這意思就是並沒有討伐成功。這就奇怪了,晉國一勢頭正強勁的國家,去討伐一個衛國,怎麼還能突然就回去了呢?畢竟這說攻打一個國家肯定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決定的,必然是深思熟慮的。那麼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自己的國家有危險。

晉文公之死究竟是什麼原因 晉文公生平簡介 第6張

晉文公這人的文化素養絕對高,簡言之就是有文化。那會兒的人都不喜歡好好說話,非要弄出點兒深奧的東西或者是比喻,讓你自己去領悟其中的深意。你說這要萬一遇到個木頭,那不是太耽誤事兒了嗎?

在晉文公出兵攻打衛國的路上,就有這麼一個人,公子鋤。你說一個人看到一大批軍隊向你走來,不躲反而在那邊哈哈大笑,怎麼能不引起領頭人的疑問。於是晉文公就向他發問了。公子鋤也是個不會好好說話的人,在那邊說:“我有個鄰居,送自己的老婆回孃家,半路上碰到個採桑女就去調戲,可是他不知道的是自己的老婆在背後也在被人調戲。這難道不可笑嗎?”作爲一個有文化的君主,晉文公立馬有不詳的預感,雖然不知道是什麼事兒,但是他決定不討伐衛國了,轉身回家。

而在他還沒到家的時候,就聽到秦國跑來攻打晉國北方的事兒。

真是好險,要不是這晉文公聰明,及時收手。到時候這晉國可能就是兩頭煩的局面,也不可能在之後稱霸了。

所以這人時刻都要有危機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