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孫權的長壽真的是導致東吳滅亡的原因嗎?這是他最大的弊端

孫權的長壽真的是導致東吳滅亡的原因嗎?這是他最大的弊端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孫權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三國末期,吳國最後輸給了晉國,根本原因是實力有差距,但還有一個間接的原因,就是孫權臨死前,沒有選好接班人,導致吳國內亂,出現了嚴重的消耗。

孫權活了70週歲,雖然不如張昭的80週歲,但也覺得是長壽的皇帝。要知道,漢朝平均年齡只有22歲,歷史上所有皇帝的平均年齡只有36週歲。

孫權的長壽真的是導致東吳滅亡的原因嗎?這是他最大的弊端

孫權一共有7個兒子,從大到小分別是孫登、孫慮、孫和、孫霸、孫奮、孫休、孫亮。老大是孫登,孫權稱帝的時候直接被立爲皇太子,並進行了重點培養,可惜就活到32歲就死了,沒活過老孫權。古代的時候,帝王長壽沒毛病,但對兒子不好,很多太子都沒等到皇位就被長壽的老皇帝熬死了。這樣一來,麻煩事就多了,因爲牽扯到新的傳位問題,這個事最讓老皇帝頭疼,畢竟原來的太子都培養了很多年,現在要重新培養皇位繼承人,哪有那麼容易,培養的時間成本太高了。

法國的路易大帝最狠,當皇帝72年,是世界範圍內大國中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他因爲長壽,先給兒子熬死了,後來給孫子也熬死了,不得不傳位給曾孫子。

孫權的長壽真的是導致東吳滅亡的原因嗎?這是他最大的弊端 第2張

回過來,我們在看孫權,他在太子死後最後決定讓老三孫和爲太子。有人肯定會問,老大沒了,怎麼不給老二呢?哎,老二更慘,比太子死的還早9年。所以按照年齡順序,老三成爲新的太子也算順理成章。如果你還是不太熟悉孫和,那你一定知道孫和的兒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末代皇帝孫皓。

老三成太子,老四孫霸不服了,孫權長女孫魯班的母親和孫和的母親在孫權那爭寵,故而孫魯班也與孫和不和,於是,孫魯班和孫霸聯合,一起陷害太子,和孫權各種說讒言,終於讓孫和的太子位被廢掉,當然孫霸的結果也不好,以危害太子罪最後被殺。此事之後,東吳宮廷開始烏煙瘴氣,無形中損耗了吳國的實力。孫權執政東吳52年,當皇帝23年,但對於東吳來說,孫權就等於是52年皇帝,要不怎麼說皇帝不能做太久,到後來都容易昏聵。康熙晚年昏聵,造成了九子奪嫡的慘烈局面。乾隆晚年昏聵,重用大貪官和珅。漢武大帝晚年昏聵,出現了巫蠱之禍,都是皇帝做太久的結果。

想不到這麼快,前4個兒子都不行了,但孫權還活着呢,此時的他已經68週歲了。此時他可以考慮的皇位繼承人只有那三個最小的兒子了,而他最喜歡的是小兒子孫亮。

孫權的長壽真的是導致東吳滅亡的原因嗎?這是他最大的弊端 第3張

孫權老死之前,做了一個意料之中,又讓人最不解的決定,就是真的傳位給了老七,也就是他最小的孩子,叫孫亮,才9歲,就繼位了。從喜歡的角度,沒錯,應該選他,但從國家的角度來說,十分滑稽。9歲孩子能懂啥呢?和東漢時期小皇帝繼位的危害差不多,後來果然,孫權死後,吳國宮廷裏能壓制場面的人一下就沒有了。然後孫權還留下了5個輔政大臣輔佐小皇帝孫亮,最終造成了權臣輪番把持朝政,喋血事件不斷,大家互相不服,互相利用,託孤大臣孫俊本來和諸葛恪不和,但暫時和好,是有目的的,孫弘本來要先處死諸葛恪,結果被孫俊出賣,諸葛恪先處死了孫弘。諸葛恪最先控制住了童年皇帝孫亮,進而控制了吳國的朝政。然後孫俊和孫綝成功擊倒諸葛恪後,孫綝又控制朝政,並廢掉了孫亮小皇帝,改立了孫權的六兒子孫休。孫休後來穩住孫綝,讓丁奉又成功除掉了孫綝,吳國的混亂暫告一段落。

孫休死前一刻,得知蜀漢剛被滅,魏國更加強大,準備多面圍攻東吳,他於是和大臣們商議,自己的孩子太小,先別讓他的兒子繼位了,這時候需要一個年長的人繼位,先保住吳國朝廷是根本。經過衡量,最後決定讓廢太子孫和的兒子孫皓繼位,但就是這個人,沒有吳國帶來福音,而是給吳國帶來了滅頂之災。他繼位後一開始出現了假象,孫皓先是勵精圖治,保境安民,但隨後就原形畢露,熱衷於殺人,挖人眼,剝人皮,不亞於當初的董卓,殺人後還很開心,導致國內從大臣到百姓都人心惶惶,大臣都不希望孫皓能長久的存活下去,然後開始同牀異夢,心懷鬼胎,你說,這能不亡國嗎?

孫權的長壽真的是導致東吳滅亡的原因嗎?這是他最大的弊端 第4張

從孫權,到六兒子孫休,都在傳位上出現了問題,所以導致了吳國的快速滅亡。不過孫皓和劉禪不同,劉禪是樂不思蜀,得以善終。而孫皓嘴很硬,被抓到晉國朝廷之後,司馬炎對孫皓說:我等你很久了,看到前面的椅子了沒有,那就是我給你留的臣子之位。誰知孫皓也說了一句,陛下,我在吳國也同樣給您留了一個這樣的位置。但不管多麼嘴硬,吳國滅亡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