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宋朝歷史上宦海沉浮五起五落的傳奇人物是誰?

宋朝歷史上宦海沉浮五起五落的傳奇人物是誰?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人,曾經兩度爲相,先後五次進入朝廷中樞機構,旋升旋貶,五次被趕下政治舞臺,一生中比燕子三抄水還多了幾水的傳奇人物,此人就是宋太宗、真宗兩朝一代名臣寇準。寇準在歷代的正史上都被人褒之以忠臣面目,一生百折不撓,即使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也始終抱着一種向前進,向前進,積極進取的樂觀心態,其成於不俗的遠見卓識和非凡的才能,但毀於一生桀驁不馴的性格。寇準在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貢獻是澶淵之盟,這是一個後世人應該重新品評的盟約,此條約的締結奠定了大宋近百年的和平和安寧,而且開啓了真宗朝短暫的繁華景象。

但是寇準也有一個被後人所詬病的缺陷,他是中國官場幾千年以來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異類,他的個性,他的特立獨行,以及他的缺乏城府,甚至包括他的少年得志,以及不諳官場潛規則的率性而爲,都象是一種宿命。他一生爲官,政治上卻顯得極不成熟,註定了他一生多舛的命運,寇準之所以引起我的興趣,還在於他每次處於政治生命的低谷時,卻又總能撥雲見日,但是每一次重見天日後沒多久卻又重蹈覆轍,寇準何以每次總要跳進同一條河裏呢?寇準的宦海沉浮對於今天官場上的人們其實有着更多的啓迪作用。

且讓我們翻開浩如煙海的歷史典籍,追循寇準那反反覆覆的一生來試圖尋找某種軌跡和潛在的答案吧。寇準在詩中雲“十九中高第,弱冠司國章”,有宋一代,十九歲高中進士,可謂鳳毛麟角,寇準少年得志,被授爲巴東知縣,後轉任成安知縣,在基層鍛練的這數年中,寇準頗有政績,也說明這個少年人的確是有能耐的,簡言之,以官府的誠信取信於民,因而吏治清明,所以很快就被朝廷提拔,呈現在寇準面前的是一條金光大道,而在擔任三司度支推官時,在君臣際會之中,寇準奏答合體,很快就被太宗所賞識。

宋朝歷史上宦海沉浮五起五落的傳奇人物是誰?

寇準爲人耿直,因少年得志又鋒芒畢露,他的犯顏直諫在史書上是非常有名的,宋史《寇準傳》裏記載,“嘗奏事殿中,語不合,帝怒起,準輒引帝衣,令帝復坐,事決乃退。”在強權政治下,寇準纔不管你皇帝的權威呢?他該幹啥照幹不誤,即使是皇帝他也敢揪扯衣服,事決才放手,這一方面說明了寇準的倔強,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寇準的恃寵恣肆,因爲這絕非一般人所能幹出的,寇準的出人意料和所作所爲緣於皇帝的寵信,但是這樣的剛愎自用和固執卻在與同僚的關係處理上就顯得過於稚嫩了。

那麼寇準一生中在中樞權力機構上的五起五落究竟緣於何種原因呢?第一次是他在任左諫議大夫、樞密副使任上,由於寇準率性而爲,難免與同事出現隙縫,而寇準這個人是不太注重與同事的友好相處的,所以自然就中了暗箭,史載,寇準與其上司知樞密院事張遜不合,數次與之爭論,而且一點都不給上司面子,有一天,寇準回家途中,被一羣瘋子高呼萬歲,很可能這是對手的陷害,張遜抓住這件事上奏,因太宗皇位來歷不明,非常忌諱這樣的事情發生,而寇準和張遜又在朝堂上互揭私底,皇帝一怒之下,兩個人都被罷官。

第二次是在寇準擔任參知政事任上,這個官相當於副宰相,權力很大,寇準性剛,衆人皆知,所以上至宰相下至朝臣都讓着他,然而寇準不知收斂,反而在人事任命方面非常專權,按說寇準對官員的提拔,遵照的是唯纔是舉原則,然而封建朝代官員提升是有潛規則的,依照慣例得按資排輩,寇準此爲傷害了一大批排着隊等着提拔的老資格官員,而這些人都有着錯綜複雜的政治聯姻關係,結果在執政集團的聯合下,寇準被斥爲“除拜專恣,實準所爲也。”但是寇準認準的理兒,九頭牛都拉不住,其在朝堂之上不依不饒,據理力爭,這下,連皇帝都沒有迴旋的餘地了,太宗惱怒寇準的不知乖巧,一怒之下再次貶官。

第三次是在寇準擔任最高權力機構的宰相任上,經過澶淵之盟,寇準名聲大震,其威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頂峯,功高震主的寇準並未意識到危機的來臨,反而大權獨攬,在人事任免上,仍然不吸取前次教訓,“喜用寒俊”,而且排斥南方人,大概是人生得意須盡歡的人生箴言,寇準常常邀請高級官員到他的府邸通宵達旦暢飲,授人以把柄。寇準的政敵一直在尋找可能的機會來打擊他,最歹毒的一招是佞臣王欽若對真宗所言“孤注”說,說真宗是寇準在澶淵所用的最後一張牌,所謂御駕親征,實則寇準的無愛君之心,這次離間使真宗對寇準有了很大心理戒備,後來寇準的政敵一起發力,終於使之被罷相。

第四次是在寇準重新擔任樞密院使任上,但這次同樣任職很短,不到一年就被罷官,罷官的原因還是寇準的性格使然,寇準雖屢升屢貶,但是個性從來沒有絲毫改變,不僅到處樹敵,而且毫不講究政治策略,就連推薦他的宰相王旦,寇準都不領情,而且數次三番找人家麻煩。在當時的政壇上,寇準的能力舉世公認,但是寇準的刺頭形象不僅小人不喜歡,君子也難以接受,似乎連真宗也對寇準的性格吃不準,用他吧,到處招致非議,不用吧,人才怪可惜的,寇準心胸狹隘,又過於偏執,大概屬於那種無心傷人卻又傷人很重,讓人記恨一輩子的那種人,寇準從哪跌起,又從哪爬起,結果爬起來後又從原來的地方再次跌倒,一身不改其衷,雖是性情中人,但是絕對不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

宋朝歷史上宦海沉浮五起五落的傳奇人物是誰? 第2張

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是在寇準重新擔任宰相的職位上,寇準此次爲相,是在真宗末期,中央政治已經開始出現混亂,帝后權力之爭近乎白熱化,但是寇準還是那樣我行我素,自以爲事,寇準雖然作爲政治家,但是短板很多,除了前面所述,其用人不察和知人不明是其另一大弱點,他分不清那些是他的同盟哪些是他的政敵,就算被人惡意中傷了,他也找不出真正的敵人。寇準是個耿直之人,眼睛裏容不得沙子,而後期他最大的政敵乃是他曾經舉薦過的丁謂,丁謂這個人善於見風使舵和欺上瞞下,曾經和寇準同事時,因寇準喝湯時鬍鬚沾上了湯水,丁謂用手拂之,寇準嘲笑,“參政,國之大臣,乃爲長官拂鬚耶?”,一句玩笑話,卻讓小人丁謂切齒痛恨,由此種下了禍根。寇準這一次被罷相的最重要原因是他是太子黨,與後黨集團鬥爭中不能審時度勢,而被丁謂一夥徹底踩翻在地,最終被貶爲雷州司戶,而這一次,這位政壇上的不倒翁,終於沒有能夠再次翻過身來,62歲時客死於天涯海角。

縱觀寇準的一生,大節始終無虧,這也是歷朝歷代都尊寇準爲一代忠臣的直接原因,寇準之所以能夠每次被打翻在地,又重新回到權力中樞,與太宗和真宗對其的賞識和器重分不開,史載,真宗能夠順利的當上皇帝,正是寇準對太宗的直言相諫,所以真宗一朝,寇準始終能夠得到重用,但是寇準的性格卻爲其招來了麻煩,甚至對一向佑護他的皇帝帶來了拖累,寇準無疑是一個性情中人,他最適合的角色可能還是詩人和書生,但是歷史造化,卻讓他攀上了權力的巔峯,一個百折不撓的書生一輩子都想維持他的本色,這在封建朝代只會給他帶來慘痛的失敗,政治就是一個醬缸,你不被它改變,就只能接受命運註定的結局,而你想以自己的性情來改變它,卻是一廂情願,門兒都沒有。

寇準的悲喜劇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其在政治上,不圓滑,不矯飾,不深沉,無機變、無權謀、無城府,在生活上,性豪奢,多自由,情奔放,是一個充分享受生活的人,這樣的人非常真實和自然,但是作爲政治家卻都成爲了他的短板和缺陷,封建官場不需要個性和獨特,它所扼殺的是人的天性,皎皎者易污,嶠嶠者易折,此也是官場上的三味真言。自寇準以後,象這樣的一輩子不改初衷,真君子假小人的性情中人已經淡出了歷史舞臺,而我們看到的都是長袖善舞的政客和投機取巧的讀書人,政壇上更多的是勢利小人,而真正的書生秉政,則日益式微。真性情的政治家則近乎絕跡,即使偶露崢嶸,亦難逃悲劇命運,寇準的宦海沉浮,讓今人掩卷沉思,不勝噓唏。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