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三國當中誰纔是最重親情的人?愛江山更愛兒子!

三國當中誰纔是最重親情的人?愛江山更愛兒子!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人歷來重視親子之情,講究父慈子孝。《三國》人物以“孝”聞名的不少,但具體情況與做法有所不同。比如劉備、諸葛亮、姜維及徐庶都是很小就成了孤兒。其中,劉備和姜維在小說中出場時都被介紹一句“事母至孝”或“奉母至孝”,徐庶也被程昱評價“爲人至孝”。諸葛亮是跟着叔叔長大的,等他躬耕隴畝時,叔父已故去,哥哥也已在東吳上班,家裏只有他和弟弟,不存在“孝”的問題。

徐庶的悲劇在於,他並不真正瞭解自己的母親,沒發現母親的非凡之處,結果自己失了事業,也沒能真正盡孝。他對劉備承諾:進了曹營之後終身不爲曹操出一個主意。徐庶的離劉奔曹,從劉備方面說是有得有失,得大於失:因爲徐的推薦他得了諸葛亮;從曹操方面說也還合算:起碼徐庶不能爲自己的勁敵所用了。而在徐庶自己,除了爲世間做了點語言學的貢獻(貢獻了一個歇後語“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這輩子基本廢了。他忠孝的心都有,而且兩者都很強烈,但卻都沒得到:母親因自己的選擇怒而自盡,不孝,或孝得不完美;而對曹操是不忠,對劉備也忠得不完美。

曹操其實也有孝名。史書和小說都提到他早年“舉孝廉”。當然,曹操的這種孝名可能有水分,因爲“舉孝廉”是漢代一種官吏選拔制度,類似於今天高考時的“三好學生”、“優秀班團幹部”之類的加分,與利益直接掛鉤。它甚至比“加分”更黑,因爲是單憑這個榮譽晉身,連文化考試都免了。當時弄虛作假的很多,民謠有“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之說。因此獲得“孝廉”的榮譽不一定反映一個青年真正的道德水平。操父曹嵩當過大官(太尉),有造假的條件。不過看曹操後來的表現,他和父親的感情還不錯:他事業有成了,馬上接父親來享福,只是曹嵩在來享福的途中遇到不測,沒有享成。即使是聲言要喝父親肉湯的劉邦,在做了皇上後也把老爹接來了,而且滿足其任何有理的和無理的要求。只要是正常人,哪有不疼自己父母的?人與人的不同,只是在個人事業或個人利益與照顧親情之間有矛盾時,輕重取捨有異而已。

三國當中誰纔是最重親情的人?愛江山更愛兒子!

《三國》講“子孝”的例子不少,寫“父慈”的事例似乎只有一處,就是袁紹對於幼子。當年曹操東征劉備,老巢許昌空虛。袁的謀士田豐接得劉備求救的書信來見袁紹,說機會難得,向袁建議趁機攻打許昌,這樣“上可以保天子,下可以救萬民”,中可以幫劉備。但袁紹當時正形容憔悴、衣冠不整、精神恍惚。一見面,袁紹就喊:“我要死了!”不是因他自己得了什麼病,而是他最心愛的小兒子患了疥瘡。愛子病重,他就什麼也顧不得了。因此,袁紹失去了給曹操重創的最好機會,後來終於有了官渡之敗。

這就是袁紹不同於曹操、劉備及一切政治軍事成功人士之處了。曹操和劉備也都愛自己的兒子。曹操最愛曹植,但從家族政治大局出發,他並沒讓曹植繼位;劉備愛阿斗,但爲收買部下人心,長阪激戰後他還是利用體型特長,以那過膝長臂輕輕把兒子“摔”在了地上。

當然,袁紹之敗不能都歸咎於一個嬰兒。主要還是由於袁紹自己不適於做“主公”的性格弱點,就是“色厲而膽薄,好謀而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看上去吹鬍子瞪眼挺厲害,其實膽量很小;平時主意不少想法挺多,關鍵時刻不敢拍板做決斷;幹決定命運的大事瞻前顧後患得患失,有時卻爲一點蠅頭小利不要命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