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古代修建宮殿人力和物力耗資巨大 皇帝爲什麼還要那麼做

古代修建宮殿人力和物力耗資巨大 皇帝爲什麼還要那麼做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8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古代帝皇爲什麼喜歡不惜人力、物力耗資巨大的造宮殿?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看一看。

幾千年來,古代皇帝經常不惜人力、物力和財力,耗資巨大的建造宮殿,這到底是爲什麼呢?總結起來,大概是以下幾種情況:

百廢待興,需有地方辦公

一國新立之時,百廢待興,需要地方辦公。朝代更替之時,一個新的朝代立國,自然不能和以前戰時一樣,在路邊的行營、村子的大屋中議事;一個新的國家成立之後,國家的行政機構必定要完善建立,中央機構也需要固定的辦公場所;朝代之間的更替,往往伴隨着戰爭,有戰爭就有毀滅,前朝的宮殿、城池往往會毀於戰火之中。因此,一個新的國家出現、一個新的朝代建立,必須要修建宮殿。

比如,漢朝初年,劉邦着蕭何修建未央宮,蕭何把未央宮修建的“宮闕壯甚”,雖然劉邦對於花這麼多錢不滿:“天下動盪紛亂,苦戰數載,成敗未可知,何故宮闕如此壯甚?”蕭何提出了兩個理由讓劉邦欣然接受,一是天子坐擁四海,非宮闕壯甚無義彰顯天子威嚴;二是建立宮殿,非爲劉邦一人,而爲後世永爲用之。

古代修建宮殿人力和物力耗資巨大 皇帝爲什麼還要那麼做

風水所需,爲保帝王家業

古代社會,人們對於未知的事情都抱有敬畏之心,都相信陰陽五行之說。每一位皇帝登記的時候,都盼望着自己能夠建立大功業,流芳百世、長命百歲、位傳萬世,因此,皇家多招募的有懂曉陰陽的先生,當他們遇到發生大事或者求助於如何能長命百歲、位傳萬世的時候,這些陰陽先生們有時就會提出在某個位置,有着某種大氣運(比如龍脈什麼的),如果去那裏修建一座宮殿,便能保佑你心想事成。皇帝們往往也會抱着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會在這些地方修建宮殿,以求保佑。泰山上的宮殿就是這類宮殿的代表,他們修建的目的就是爲了祈福,而不是居住。

古代修建宮殿人力和物力耗資巨大 皇帝爲什麼還要那麼做 第2張

國家發展,爲滿足新增需求

古代的一些國家,最開始建國時可能僅僅是一個偏居一隅的小國家。隨着國家的發展,國力的增強,國家控制的面積越來越大,一些國家爲了便於管理,會進行遷都(比如北魏、清),遷都自然就要新建辦公場地和住所,就會新建宮殿;一些國家則是由於擴展之後,國家的官員也隨之增多,原有辦公場地滿足不了新的需求而擴建宮殿,比如《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始皇以爲咸陽人多,先王之宮廷小……作宮阿房,故天下謂之阿房宮。”

環境所迫,爲工作與生活便利而建

古代的皇帝,都有正殿,比如紫禁城。這些正殿的建造有着嚴格的限制,比如紫禁城建在北京的中央、中軸線上。皇帝在正殿中生活,也有着諸多的規矩,比如清朝的皇妃不得留宿制度、大臣不得進後宮制度。皇帝的深宮大院往往如同一個封閉的井一樣,看不到外邊,非常的憋屈,甚至連風都不易進來,夏天比較炎熱。

鑑於此,很多皇帝都興建的有別院,以便於工作和生活,正殿往往僅做大事時採用。比如,唐高宗的身體不好,但是太極宮沒到夏日之時就溼熱難耐,於是便修建了大明宮,唐高宗日常在大明宮居住與辦公,遇到諸如接見外國大臣這樣的大事時纔會回到太極宮;清朝時皇帝多在圓明園居住,那裏風景優美而且規矩少,可以喊大臣直接到裏面進行聊天。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帝王是熱衷於享受,所以到處興建宮殿的,比如“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的隋煬帝等等。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