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曹魏皇帝曹髦與司馬昭之間有何故事?

曹魏皇帝曹髦與司馬昭之間有何故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曹髦,三國時期曹魏第四位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今天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這篇文章,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弒君,在中國傳統社會雖然被視爲最大的罪過,但在歷史上卻並不鮮見。比如彰顯史官秉筆直書的“崔杼弒君”,東漢末年董卓毒殺弘農王劉辯。但司馬昭弒君卻顯得尤爲不同,因爲在曹髦的“努力下”,首都洛陽百姓幾乎現場觀看了“司馬昭弒君”這出大戲!

曹魏皇帝曹髦與司馬昭之間有何故事?

司馬昭弒君始末

甘露五年五月初六夜,19歲的曹髦親自帶冗從僕射李昭、黃門從官焦伯等人奪下陵雲臺發放鎧甲兵器等物,準備趁第二天朝會幹掉司馬昭。可是天公不作美,時值下雨,有司奏請改日行動(老天也不幫曹魏)。

於是,曹髦召見侍中王沈、尚書王經、散騎常侍王業,對他們說:“司馬昭的野心,連路上的行人都知道。我不能坐等被廢黜的恥辱,今天我要親自與你們一起出宮討伐他。”

王經勸阻曹髦說:“古時魯昭公因不能忍受季氏的專權,討伐失敗而出走,丟掉了國家,被天下人所恥笑。如今權柄掌握在司馬昭之手已經很久了,朝廷內以及四方之臣都爲他效命而不顧逆順之理,也不是一天了。而且宮中宿衛空缺,兵力十分弱小,陛下憑藉什麼?而您一旦這樣做,不是想要除去疾病卻反而使病更厲害了嗎?禍患恐怕難以預測,此事應該慎重。”

曹髦從懷中拿出黃絹紹書扔在地上說:“這樣做已經決定了!縱使死了,又有什麼可怕的!何況不一定會死呢!”說完曹髦就進內宮稟告郭太后。王沈、王業要王經與他們一起告密,但被王經拒絕。王沈、王業遂奔出宮殿,疾馳稟報司馬昭,使得司馬昭得以有所防備。

五月初七,曹髦拔出劍登上輦車,率領殿中宿衛和奴僕總共幾百人,鼓譟着出擊。此時,司馬昭之弟、屯騎校尉司馬伷和司馬昭心腹、中護軍賈充均率兵向皇宮進發。司馬昭之弟司馬乾想從閶闔門(系曹魏宮城正門)入宮,被時任大將軍掾滿長武(滿寵之孫)、孫佑等勸阻,改走東掖門;參軍王羨也被滿長武阻攔。

曹髦在東止車門遭遇入宮的司馬伷及其手下,曹髦左右之人怒聲呵斥他們,司馬伷的兵士被嚇得逃走了。曹髦率衆繼續前進,至皇宮南闕,賈充率聽命於司馬昭的軍隊也從外入宮,迎面與曹髦戰於南闕之下,曹髦親自用劍拼殺,並且警告說自己是要有所討伐的,敢於輕舉妄動者將被族誅。一說,賈充的部衆停下來不敢交戰 ,甚至想要退卻。

曹魏皇帝曹髦與司馬昭之間有何故事? 第2張

騎督成倅之弟成濟,擔任太子舍人,也在賈充麾下,問賈充說:“事情緊急了,你說怎麼辦?”賈充說:“司馬公養你們這些人,正是爲了今日。今日之事,沒什麼可問的!”成濟答道:“是。”於是立即抽出長戈上前刺殺曹髦,戈刃刺穿了曹髦的身體而從其後背露出,曹髦死在車下。

曹髦的智慧與血性

如果曹髦一開始的計劃就是選擇出宮討伐司馬昭,那隻能說明他是個愣頭青,空有一腔熱血卻沒腦子。但史書中的不同記載,讓我們窺探到了完全不一樣的少年天子:

魏氏春秋曰:戊子夜,帝自將冗從僕射李昭、黃門從官焦伯等下陵雲臺,鎧仗授兵,欲因際會,自出討文王。會雨,有司奏卻日——《魏氏春秋》

曹髦召集兵士是五月初六晚上,他的計劃是在殿中安排死士,五月七日趁着司馬昭上殿的時候搞死他。結果由於下雨,朝會改日舉行了,這樣一來,曹髦的計劃肯定就會泄密,於是曹髦選擇了轟轟烈烈的慨然赴死,而且要讓天下人都知道是司馬昭殺了自己。

其實從曹髦之前的表現,我們就可以看出他是非常有韜略的。史書記載,曹髦從小好學,才慧早成。14歲時(公元254年),曹芳被廢,曹髦被迎立爲帝。曹髦進入洛陽時,文武百官都到西掖門南拜迎,曹髦見狀也趕緊下車答拜百官。司禮官奏說:“按禮儀您爲天子,不必答拜臣下。”

曹髦回答:“眼下我也是別人的臣子啊!”遂對羣臣答拜還禮。到止車門,曹髦也要和羣臣一樣下車步行。左右皆勸阻:“按慣例您可以一直乘車進去。”他說道:“我被皇太后徵召而來,至於安排我做什麼現在還說不準呢!”還是下車和羣臣一樣步行到太極東堂。

皇太后在那裏會見了他。當天他便在太極前殿正式登基稱帝,參與典禮的百官都很高興(百僚陪位者欣欣焉)。其實從曹髦入宮這一刻,他已經在刻意的招攬人心,簡簡單單的兩個舉動,讓很多大臣對他心生好感,這足以看出曹髦的不簡單。

在討伐司馬昭之前,曹髦還有過一次奪權嘗試:

正元二年(255年),鎮東大將軍毋丘儉、揚州刺史文欽起兵聲討司馬氏,司馬師督師征討淮南。幾番激戰,毌丘儉戰死,文欽逃往孫吳,然而,司馬師在這場戰爭中被文欽之子文鴦驚得眼球掉落,病上加病,司馬師自料性命難保,就派人從洛陽叫來了司馬昭,對他說:“我估計自己不行了,你接掌我的大將軍印。”

曹魏皇帝曹髦與司馬昭之間有何故事? 第3張

話未說完,司馬師一命嗚呼,消息傳到宮中,曹髦大喜。他意識到這是奪權的好機會,於是一面下詔命司馬昭留守許昌,讓尚書傅嘏“率六軍還京師”,一面着手籌劃宮廷政變。不料,司馬昭識破了曹髦的計策,他率領軍隊回到了洛陽。這樣一來,曹髦的計劃落了空,迅速任命司馬昭爲大將軍、錄尚書事。

曹髦選擇司馬師死在軍中的時機恰到好處,假如當時司馬昭腦子一抽抽,真的由傅嘏帶兵回洛陽,那麼曹髦的計劃就可以成功了。在發現計劃失敗的同時,曹髦又能迅速妥協,說明他是一個有智慧的人。

而當司馬昭步步緊逼,到達“其心路人皆知”的時候,曹髦沒有坐以待斃,先是準備趁朝會之機除掉他。在無奈之下最終選擇慨然赴死,給司馬昭造成了篡位奪權最大的障礙。

曹髦雖然未獲成功,但他確實做到了以百分之百的努力在力爭百分之幾的機會,展現了曹家最後的血性。在政治凌辱和死亡威脅下,曹髦沒有軟弱、屈辱和退讓,而是敢於直面,奮起抗爭,視死如歸。在中國古代有類似遭遇的皇帝羣體中,實在不多。他是壯志未竟的皇帝,更是值得尊敬的鬥士。

他有一身傲骨,他有剛烈的血性,爲了活出帝王的尊嚴,爲了活出人性的高貴,不惜以生命爲代價,與殘酷的命運抗爭。用壯烈的死亡,贏得了帝王的尊嚴,贏得了世人的尊重。與其苟且偷生,毋寧高貴赴死!曹髦的所作所爲,足以安慰九泉之下的曹操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