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後世對徐敬業的評價如何?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後世對徐敬業的評價如何?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敬業(636—684年),本名徐敬業,曹州離狐人,唐朝大臣,司空李勣的孫子,梓州刺史李震的兒子。接下來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李敬業善於騎射,頗有才智。總章二年(669),承襲英國公,授太僕少卿,出任眉州刺史,遷柳州司馬。光宅元年(684年),面對武太后廢除唐中宗李顯和唐睿宗李旦、臨朝稱制的局面,起兵於揚州,自稱大將軍、揚州大都督,以勤王救國、支持唐中宗李顯復位爲名,謀士駱賓王撰寫《爲徐敬業討武曌檄》號召天下,擁兵超過十萬人。放棄攻打洛陽,妄圖金陵王氣,錯失大好戰機。武后得知後,剝奪李敬業賜姓和爵位,派遣樑郡公李孝逸、魏元忠統兵征討。李敬業兵敗逃往潤州,爲部下所殺。

後世對徐敬業的評價如何?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軼事典故

智取蠻寇

唐高宗時,蠻羣聚集爲寇,朝廷出兵討伐往往不利,就以李敬業爲刺史。該州發兵到效外迎接,李敬業讓他們全部回去,獨自騎馬來到郡府。賊寇聽說新刺史到了,都嚴陣以待。徐敬業一概不問,等處理過別的事以後,眼中已無賊寇。才說:“賊兵在哪裏?”有人回答說:“在南岸。”李敬業便帶着兩個官吏前去,旁觀的人無不驚懼萬分。

賊兵初時整兵觀望,後來看見船裏空無所有,就關起營門。徐敬業直接打開營門,走進賊營,告訴他們說:“國家知道你們是被貪污官吏所害,沒有其他罪過,都可以回田裏去,最後離開的人就真正是賊寇了。”於是只找首領過來,責備他不早點投降,各打數十板後,遣送他們回去。減輕責備,使他們能夠接受。境內頓時平靜下來。他的祖父李勣聽說這件事後,對他的膽識亦喜亦憂,說:“我從不這麼冒險做事。然而將來敗壞我們家的,一定是這個孩子。”

後世對徐敬業的評價如何?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第2張

避火浴血

徐敬業十多歲時,就喜歡騎馬射箭。祖父李勣(原名徐世勣)曾多次感嘆的說:“這孩子的面相不好,恐怕日後會禍及家門。”於是李勣曾經趁着打獵,命李敬業深入樹林驅趕野獸,順着風勢縱火,想就此燒死徐敬業。徐敬業見火勢蔓延,知道很難安然逃出大火,當下殺了馬匹,躲在馬腹中,等大火燒盡熄滅後,再一身血污逃出來。徐勣見徐敬業安然回來,雖然訝異,但也不得不佩服孫子的機智。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明代馮夢龍《智囊全集》均有記載。

歷史評價

《舊唐書》:“敬業不蹈貽謀,至於覆族,悲夫!”

《新唐書》:“及其孫,因民不忍,舉兵覆宗。”

李勣:“吾不辦此。然破我家者,必此兒。”

後世對徐敬業的評價如何?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第3張

陳嶽:“敬業苟能用魏思溫之策,直指河洛,專以匡復爲事,縱軍敗身戮,亦忠義在焉。而妄希金陵王氣,是真爲叛逆,不敗何待!”

張燧:“敬業舉義,魏思溫勸其直趨河洛,以匡復爲事。此與尹德毅之說蕭詧龍敏之獻策潞王從珂,皆奇謀也。諺曰:‘敗棋有勝着’。惜乎當局者迷耳。”

王夫之:“李敬業起兵討武氏,所與共事者,駱賓王、杜求仁、魏思溫,皆失職怨望,而非果以中宗之廢爲動衆之忱也。敬業以功臣之裔,世載其奸,窺覦閒隙,朝權不屬,懷忿以起,觀其取潤州、向金陵,以定霸基而應王氣,不軌之情,天地鬼神昭鑑而不可欺,徒建鼓以號於天下曰:‘吾爲霍子孟、桓君山之歌哭也。’內挾代唐之私,外假存唐之跡,義可取也,則宵人之巧譎,但能淋漓慷慨爲忠憤之言,而即佑於天、助於人,天其夢夢、人其胥有耳而無心乎?於是兵敗身死,而嗣是以後,四海兆人之衆,無有一夫焉爲唐悲宗社之淪沒,皆曰‘義不可伸,賊不可討’。天移唐祚,抑將如之何哉!大義之墮,墮於敬業之一檄也,無情之文,巧言破義,貞人之淚,爲奸人之誹笑,而日月昏霾,妖狐書嘯,復誰與禁之哉?故敬業之敗,武氏之資也;敬業之起,賓王之檄,必敗之符也。忠臣孝子以無私之志伸不容已之義,雖敗雖殲,不患無繼我以興者,唯孤情之在兩閒,羣蒿絪縕,百衄百折,流血成川,積骸如莽,而不能奪也。羣不逞之徒,託義以求盈,而後義絕於人心,悲夫!”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