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後宮人物 > 殺子奪權爲情夫報仇的馮太后,爲何後人評價那麼高?

殺子奪權爲情夫報仇的馮太后,爲何後人評價那麼高?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馮太后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北魏馮太后是中國古代史上爲數不多的女性政治家,在封建時代,尤其是在北魏那樣的時代,能夠做出馮太后那樣的貢獻,的確應該銘記史冊,而不應該過多的吹毛求疵,雞蛋裏面挑骨頭。

馮太后原本出身顯赫,其祖父是十六國時期北燕的國君,然而時代不好政局不穩,其祖父也是最後一代國君,到了他父親那一輩,已經淪爲給北魏打工的大臣,雖然沒有祖父那一輩顯赫,但也是朝中重要的官員,然而馮太后的父親馮郎被捲入到一樁大案中,遭受株連,被太武帝誅殺,馮太后因此成了婢女,簡直就是從天上到地下的轉變。

但是馮太后的人生並沒有終結,反而因此而堪稱傳奇,文成帝拓跋濬登基之後,年僅十一歲的馮太后被拓跋濬看中,選爲貴人,僅僅三年過後,她就成爲了皇后。

馮太后與拓跋濬的感情十分好,據說拓跋濬去世的時候,馮太后曾經想要殉情,後來被人拉下來才得以活命。

關於馮太后被立爲皇后的過程,縱橫也始終不是太明白,北魏時期要立妃子爲皇后,必須手鑄金人,只能鑄造成功,方能立爲皇后,總給人一種感覺,沒有點手藝活還幹不了皇后,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啊!

殺子奪權爲情夫報仇的馮太后,爲何後人評價那麼高?

當然,這並不是北魏政治最值得吐槽的地方,北魏前期最大的政治特色,是有一項立子殺母的制度。

馮太后殺死的並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在北魏時期,一旦立自己的兒子被立爲太子,那麼她就無法擺脫被誅殺的命運。

馮太后是深受拓跋濬的喜愛,卻沒有產生子嗣,如果以皇后的身份生下兒子,大概率是要被封爲太后的,馮太后也就不可能成爲馮太后。

很難想象這是一個什麼鬼!

北魏爲什麼會立子殺母,按照主流歷史觀點,是因爲鮮卑族在漢化的過程中,不知道怎麼進行傳承甚至是打壓外戚的勢力,於是向漢武帝取經,最終研發了立子殺母這項制度。

現在很多歷史學者都認爲漢武帝是立子殺母制度的始作俑者。

其實,這是沒有根據的事情,漢武帝最早立劉據爲太子也沒有殺了衛子夫啊!而是後來立年少的劉弗陵爲太子的時候,鉤弋夫人太過年輕,漢武帝擔心“子少母壯”,所以賜死了鉤弋夫人。

也就是說,漢武帝的“立子殺母”實際上是以“子少母壯”爲前提,北魏不僅將立子殺母制度化了,而且擴大化,只要是立子,也不在乎是否是“子少母壯”。

殺子奪權爲情夫報仇的馮太后,爲何後人評價那麼高? 第2張

北魏時期的這項制度很可能是鮮卑族在漢化過程中走的一段彎路,鮮卑是遊牧民族,女性在社會生活中佔據很重要的地位,想要擺脫外戚擅權這個弊病,比傳統的中原政權更加苦難,因此手段就更爲激烈。

這個不是馮太后親生的兒子拓跋弘只有兩歲的時候就被拓跋濬立爲太子,十年後,拓跋濬死後將皇位傳給了拓跋弘,尊她爲皇太后。

年僅12歲的拓跋弘與年僅24歲的馮太后,堪稱史上比較幼稚的皇帝和皇太后組合了。

北魏時期的政權又沒有形成完全的制度化政治,大臣的權力很大,有一個叫乙渾就企圖禍亂朝政,然後取而代之,拓跋弘年紀輕輕自然啥也不懂,正是馮太后臨危不懼,設計誅殺了乙渾,穩定了政局,當然也得到了臨朝聽政的權力。

北魏從開國時候就定下立子殺母的規矩,然而卻是太后垂簾聽政最頻繁的朝代,馮太后絕對不是北魏第一個干政的太后,也不是最後一個。

在臨朝執政一年半後,拓跋弘的妃子生下兒子拓跋宏,也就是後來的孝文帝,馮太后十分高興,爲了能夠撫養皇孫拓跋宏,宣佈歸政,由拓跋弘親政。

這個時候,拓跋弘漸漸長大,不希望活在馮太后的陰影下,想要擺脫馮太后的控制,對馮太后曾經重用過的大臣加以打壓,馮太后當時歲數並不大,在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壓力的同時,也有身體上的放縱。爲了滿足自己的私慾,馮太后的私生活很混亂,這大概也和鮮卑文化有關係吧!

馮太后最喜愛的一個人叫李奕,不僅風流倜儻,還多才多藝,馮太后讓其擔任都官尚書,拓跋弘在親政後卻殺了李奕,這讓母子倆產生了巨大的間隙。

據《北史·后妃傳》載,獻文帝誅李弈,"太后不得意"。在《魏書·文成文明皇后列傳》中,馮太后是一個:“太后多智,猜忍,能行大事。殺戮賞罰,決之俄頃”的人,這樣的人不得意,那可是做起事來,要多狠就多狠。

大家都知道清朝的順治信佛差點出家,其實順治最終並沒有出家,當時拓跋弘崇尚佛道之學,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十分迷信,相對於順治,那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當時的拓跋弘差點就要遁入空門了。

馮太后藉此機會逼迫拓跋弘退位,最後拓跋弘將皇位讓給了僅僅五歲的太子拓跋宏。

按理說,拓跋弘壓根就不是一個能遁入空門的人,丫的根本就閒不住,大概是史官不知道怎麼形容拓跋弘被逼退位,因此編造了這種說法吧!因爲當上太上皇的拓跋弘並沒有放棄自己的權力。

最難以置信的是,身爲太上皇的拓跋弘比當皇帝的時候更勤政,朝廷大大小小的事物都要親自處理,完全不是那個厭倦國政,不熱衷於政治的皇帝了。

甚至是帶兵打仗,南征北戰,打敗了北方柔然的進攻。

公元476年,馮太后發動政變,拓跋弘被馮太后召到宮殿後被士兵擒住,不久死於平城永安殿,關於拓跋弘到底是怎麼死的,歷史沒有記載,但是當時的人都懷疑是馮太后所殺。

從馮太后與拓跋弘的關係來看,馮太后應該是一個荒淫無道,濫殺無辜,心狠手辣的人物,但是從馮太后與孝文帝拓跋宏的關係來看,似乎上面對馮太后的指責純屬猜測,不像是馮太后做出來的事。

在馮太后的培養下,孝文帝成爲一個十分上進的皇帝,北魏孝文帝變法是歷史上很重要的一件事情,這些都是在馮太后的支持下完成的,可見馮太后的政治能力。

馮太后去世的時候,更是上演了一處祖母與孫子之間的慈愛大戲。

據說馮太后死後,拓跋宏痛不欲生,連續五天滴水未進,以超高的規格將下葬了馮太后,爲了表達自己對馮太后的孝順,在馮太后的旁邊也爲自己修建了一座陵墓,在自己死後埋入進去與祖母作伴。

可以說,歷史上女性參政能夠達到馮太后這個水平,並且身後不被詆譭的,很少很少,以此來看馮太后的人性魅力光環還是在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