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後宮人物 > 九個男人因他而死,夏姬究竟是命格影響還是替別人背鍋?

九個男人因他而死,夏姬究竟是命格影響還是替別人背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夏姬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在《史記》當中有這樣一位美女,她最令人矚目的不是美貌,而是無與倫比的"殺傷力"。在她的愛慕者中,有一國之君也有朝中大臣,但幾乎沒有善終者,她就是著名的紅顏禍水——夏姬。夏姬出生在一個相當自由奔放的國家,因爲從小便耳濡目染的關係,夏姬也慢慢變成了放蕩不羈的女子。況且,她身份高貴又長得漂亮,再加上衆人的追捧與寵愛,人生中自然充滿了風花雪月。

九個男人因他而死,夏姬究竟是命格影響還是替別人背鍋?

美豔的夏姬,周旋在陳國國君與權臣之間

夏姬是鄭穆公的女兒,小小年紀便出落得芙蓉一般,受到無數人的愛慕。在開放世風的薰陶下,夏姬與自己的兄長糾纏在了一起,這份感情雖然不被世俗認可,但春秋時代倫理關係模糊,也算不得驚世駭俗。公子蠻去世後,夏姬被父親遠嫁給了陳國夏御叔,這也是夏姬名字的由來。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夏姬出嫁前便與兄長私通,這樣的女人即便能找到夫家,也絕對不是高門大戶。但在當時,人們並不在意女子的貞操節烈,更何況,夏姬還是出了名的美人,依舊有很多人願意求娶。權衡利弊之下,鄭穆公選擇了陳國夏御叔,一方面是考慮到政治,另一方面或許是眼不見心不煩,兄妹私情終究不光彩,將她打發得越遠越好。

成婚沒多久,夏姬便生下了一個兒子,按照時間來推算,這個孩子要麼是早產,要麼就不是夏御叔親生的。針對這一點,夏御叔也曾經心生懷疑,但最終還是拜倒在夏姬的石榴裙下,不再追究兒子的血統問題。夏御叔去世的時候,夏姬大概有三十多歲,年輕守寡的她自然不會安分,而孔寧和儀行父便是入幕之賓。爲了表示親近之意,夏姬將自己的貼身衣物贈予情人,讓他們留在身邊攀比炫耀,沒想到卻惹惱了親生兒子。此時的夏徵舒早已不是無知小兒,他看不慣母親的所作所爲,但礙於現實只能忍耐,直到陳靈公的出現。

九個男人因他而死,夏姬究竟是命格影響還是替別人背鍋? 第2張

陳靈公這個人長期耽於美色,孔寧對他說:"夏姬是個妙人,不但容顏不老還熟悉房中之術,絕對能讓你滿意。"陳靈公幾人經常前往夏家尋歡作樂,夏徵舒忍無可忍射殺陳靈公,而孔寧和儀行父跑得比較快,這才暫時保住了性命。按理來說,最應該處置夏徵舒的是陳國人,但是在擁立新君的過程中,夏徵舒出力不少,所以並沒有被追究弒君一事。孔寧和儀行父二人逃到了楚國,他們擔心日後遭到夏徵舒的報復,所以便向楚莊王進讒言,想借他的手除掉夏徵舒。楚國的大軍攻來時,陳國大臣們全都不敢出面,只能將夏徵舒推出去頂罪,至此陳國滅亡。

申公巫臣與夏姬的愛恨糾葛

陳國滅亡後,夏姬作爲俘虜流落到了楚國,楚莊王垂涎她的美色想讓她進後宮,沒想到卻被申公巫臣給阻止了。他的理由非常簡單,陳國的滅亡與夏姬脫不了干係,不能讓這種不詳的女人陪伴在楚莊王身邊。從表面上來看,衆大臣的勸阻是爲了國君着想,但實際上,很多人都想娶夏姬,所以纔會勸阻楚莊王。在楚國的那段時間,夏姬的命運同樣是顛沛流離的,先是被楚莊王嫁給了連尹襄老做續絃,後來又被連尹襄老的兒子據爲己有,連父親戰死的遺體都不顧。申公巫臣爲了得到美豔的夏姬,先讓她以"找回夫君遺體"的理由前往鄭國,後來又利用出使齊國的機會來到鄭國,終於帶着美人雙雙私奔。

九個男人因他而死,夏姬究竟是命格影響還是替別人背鍋? 第3張

申公巫臣的做法相當不講究,當初以"不詳之女"爲藉口,勸阻楚莊王與大將子反的求娶之意。可沒過多久,他就帶着夏姬私奔,無論如何都是說不過去的。這件事造成了相當深遠的影響,申公巫臣全族被殺後,便與吳國勾結攻打楚國,所有事的源頭都在夏姬的身上。因爲國君的去世與國家滅亡,夏姬便成了"紅顏禍水"的典型人物,那麼,究竟是命格影響還是替別人背鍋呢?

在男權時代當中,女子的地位向來不高,即便夏姬是國君的女兒,依舊得接受和親的安排。夏姬的美貌是不容忽視的,但長得漂亮不是一種罪,歸根究底還是因爲男人的貪婪。男子們貪圖夏姬的美色,而夏姬也需要藉助他們的勢力來保全自己,雙方只不過各取所需而已,不應該把所有的罪責全都推到女人身上。試想一下夏姬當時的處境,丈夫去世後兒子年幼,孃家離得遠幫不上忙,她除了依附男人以外沒有更好的選擇。

馬後炮:

從公子蠻去世開始,夏姬的命運便身不由己,先是被父親遠嫁,後來又輾轉於國君、權臣之間,內心的悲涼無奈只有她自己最清楚。爲了得到夏姬,申公巫臣耗費的心血是最多的,但當全族被滅以後,他與夏姬之間真的能毫無嫌隙嗎?

說起陳國的滅亡,陳靈公荒淫無道早就引起了羣臣的不滿,因此,當夏徵舒射殺國君後,他們最先考慮的是擁立新君,而不是治夏徵舒的弒君之罪。總之,在這件事情上夏姬有責任,但絕對不是至關重要的,國君的不作爲纔是根本因素。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