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後宮人物 > 慧賢皇貴妃的一生是怎樣的?她與薛寶釵有何糾葛?

慧賢皇貴妃的一生是怎樣的?她與薛寶釵有何糾葛?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慧賢皇貴妃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接着往下看吧。

在乾隆年間,一位奇人寫了一部奇書,名曰《石頭記》,這本書可謂包羅萬象,其中人物之多、涉及社會萬象之複雜、小說構造之精妙、人物塑造之成功,皆可以說是名著中之上品,是名著中的名著,因爲作者曹公雪芹的身份,很多人難免將書中事和曹雪芹的個人經歷串聯起來,這原本也是一種不錯的探究方法,比如賈家和曹家,元妃和平郡王福晉,等等,似乎都有着相似之處。

近些年來,不少《石頭記》的愛好者大開腦洞,將《石頭記》中的很多細節與皇家聯繫了起來,比如有人認爲秦可卿是皇族,照應到現實,她有可能是廢太子胤礽的女兒,有人說賈元春的原型是乾隆帝的純惠皇貴妃蘇氏,而筆者在各個平臺似乎都能發現一個流傳較廣的說法,那就是薛寶釵的原型是乾隆帝的慧賢皇貴妃高氏。那麼此說到底有多少可信度呢?慧賢皇貴妃怎麼就和薛寶釵扯上關係了呢?

從包衣到貴妃,深受皇恩的寵妃

慧賢皇貴妃,高佳氏,大學士高斌女。—《清史稿后妃傳》

慧賢皇貴妃的一生是怎樣的?她與薛寶釵有何糾葛?

慧賢皇貴妃姓高,嘉慶二十三年嘉慶帝加恩皇貴妃母家,故將高氏改爲高佳氏。不少人都覺得高家的崛起正是因爲高氏的得寵,其實不然,至少在前期,正是因爲高氏的父親高斌的出色,才讓女兒有了地位的提升。

高斌父祖皆是朝中的中層官員,到了高斌已經是第四代了,雍正帝即位後對他十分重用,雍正帝在位十三年間,高斌數次升遷,到了雍正十二年,他已經是身兼數職的江南河道總督,所以在這一年,雍正帝親自下旨將寶親王使女(格格)高氏拔擢爲寶親王側福晉,地位僅次於嫡福晉沙濟富察氏,後與新入王府的側福晉那拉氏並列,超越了生育寶親王長子永璜的格格噶哈里富察氏。

轉過年來,雍正帝駕崩,寶親王弘曆依照立儲密旨登基即位,九月二十四日,基本確立了後宮的名位,待到雍正帝喪期滿後正式冊封,高氏被封爲貴妃(《清高宗實錄》寫爲庶妃),並將高家全家擡入了滿洲鑲黃旗,同爲側福晉的那拉氏亦封爲庶妃,筆者曾經長期以爲那拉氏是與嫡福晉富察氏同時入府爲側福晉,其實高氏入府比那拉氏要早,只不過一開始只是格格,雍正十二年春,高氏被封爲側福晉,數月後,那拉氏以側福晉身份入府,按資歷來說,高氏是要優於那拉氏的,所以她被冊爲貴妃,而那拉氏只是妃。

乾隆二年末,乾隆帝后妃正式行冊封禮,高氏爲貴妃,關於高氏是否有封號這回事史書記載比較明確,高氏確實沒有封號,不僅是高氏,清朝在高氏之前的貴妃,除弘曆生母熹貴妃外都沒有封號。

慧賢皇貴妃的一生是怎樣的?她與薛寶釵有何糾葛? 第2張

從前皇考時冊封敦肅皇貴妃爲貴妃,公主、王妃、命婦等俱曾行禮。乾隆二年冊封慧賢皇貴妃爲貴妃,亦照例行禮。至乾隆十年今皇貴妃及純貴妃晉封貴妃時,則未經行禮。朕意初封即系貴妃者,公主、王妃、命婦自應加敬行禮。若由妃晉封者,儀節較當略減,此一定之差等。—《清高宗實錄》

高貴妃的冊封禮十分隆重,乾隆帝命諸王福晉和三品以上命婦向高氏行禮,這是一種很高的禮遇,是當年雍正帝冊封寵妃年氏爲貴妃時所創立,後來乾隆帝晉封嫺妃、純妃、嘉妃、令妃、慶妃爲貴妃時又以“初封貴妃更爲尊貴”爲理由削減了這一禮節,足見高貴妃在乾隆帝心中的分量。

自此至乾隆十年,高貴妃一直都是後宮的二號人物,根據乾隆帝的諭旨等文獻來看,高貴妃還肩負着輔佐皇后治理後宮之責,不管是名分還是實際,她都僅次於皇后富察氏。在朝堂之上,其父高斌也是扶搖直上,任職直隸總督,並且監管北河河道重任。

或許正因如此,倒讓人有些懷疑,到底乾隆帝對高貴妃是真的十分寵愛,還是因爲高斌得力呢?其實,後宮和前朝息息相關,筆者私以爲,高斌和高貴妃是相互扶持,乾隆帝對高貴妃自然有寵,這份寵愛自然能護佑高家,而高斌的得力也使得高貴妃在後宮之中地位更爲穩固。十年時間,後宮不斷有子嗣出生,新寵更是輩出,但乾隆帝再沒有冊封新的貴妃。

貴妃到皇貴妃,讓皇后都羨慕的諡號

乾隆十年正月元旦,時值乾隆帝登基年滿十年,又是新歲,本是大喜,可高貴妃卻在此時病倒了,病了二十多天,貴妃病勢越來越重,到了正月二十三,貴妃已然病危,乾隆帝下旨晉封貴妃爲皇貴妃,來爲她沖喜,可是這種沖喜無非是個心理作用,當年康熙帝封皇貴妃佟佳氏爲皇后不也沒有救回她的命。

皇貴妃高氏薨。諭曰:皇貴妃高氏著加封慧賢皇貴妃。—《清高宗實錄》

僅僅兩天後,高氏就薨逝了,乾隆帝表現出了極大的悲痛,追封爲慧賢皇貴妃,慧的滿語意爲“有悟性”“靈慧”,漢語中的意思爲“聰明”“智慧”,而賢的滿語意爲“有德才的”,漢語意爲“有道德的,有才能的”,這兩個字是乾隆帝對高氏的蓋棺定論,也足見在乾隆帝的心中,高氏一個聰慧有德之人。

初,皇貴妃高佳氏薨,上諡以慧賢,後在側,曰:“吾他日期以‘孝賢’,可乎?”至是,上遂用爲諡。—《清史稿后妃傳》

這個諡號絕非平平,當時乾隆帝的皇后富察氏對諡號中的“賢”字十分羨慕,故而對乾隆帝說期盼自己來日也可以享受“賢”爲自己的諡號,乾隆帝答應了此事,後來,富察氏崩逝,乾隆帝果然踐行了自己的諾言,追諡富察氏爲“孝賢皇后”。堂堂皇后竟然羨慕妃嬪的諡號,不惜放掉矜持,直接向丈夫請求,這在歷史上恐怕是獨一份的。

慧賢皇貴妃的一生是怎樣的?她與薛寶釵有何糾葛? 第3張

不僅如此,慧賢皇貴妃的喪儀也是極爲隆重,雖然比不上雍正帝爲敦肅皇貴妃操辦的盛大喪儀,但相比後來淑嘉皇貴妃和純惠皇貴妃薨逝,高氏的喪儀仍然彰顯了乾隆帝對她的格外寵愛。衆所周知,乾隆帝愛寫詩,對於這位愛妃,他自然也沒有憐惜自己的筆墨,乾隆帝多次在詩中傾訴對愛妃的衷腸,對愛妃薨逝表達惋惜之情。並且,乾隆帝格外加恩高氏族人,其父高斌在女兒去世一個多月後加太子太保銜,五月又任吏部尚書,年末又加封協辦大學士,高氏族人在乾隆一朝也多得重用,足見乾隆帝愛屋及烏。

她與薛寶釵到底有何糾葛?

不知從何時起有了一個傳言,說曹公雪芹著作《紅樓夢》中的薛寶釵的原型正是慧賢皇貴妃,筆者初聞便覺得十分詫異,筆者是《紅樓夢》的一個入門級愛好者,對賈府是映照紫禁城這一說法不敢妄加評斷,但對高氏和薛寶釵的糾葛卻有一些不敢苟同之處。

認爲薛寶釵的原型是慧賢皇貴妃的言論的主要證據有兩個,其一就是薛寶釵住梨香院,這梨香院是影射承乾宮,因爲承乾宮中確實種有梨花,而慧賢皇貴妃正是乾隆初年承乾宮的主位。

乾隆元年二月十五日,禁止屠宰,皇太后,承乾宮、鍾粹宮貴妃等位,俱各止葷添素。—《節次照常膳底檔》

根據清宮檔案,明確指出在乾隆初年,貴妃是居住在鍾粹宮中,這種記載都嚴格按照身份等級排列,如此說來承乾宮此時居住的是一位比貴妃身份還要高貴的人,按理來說應該就是皇后富察氏,聯繫在乾隆元年,高氏和那拉氏其實並沒有正式被冊封,二人在冊封詔書上都是“庶妃”,後庭也有可能把那拉氏列於高氏之前,故而承乾宮居住的也有可能是那拉氏。

慧賢皇貴妃的一生是怎樣的?她與薛寶釵有何糾葛? 第4張

在另一份記載中說乾隆九年十二月,嫺妃自承乾宮遷居翊坤宮,而《雍和宮滿文檔案譯編》又記載在十二月十八,承乾宮舒嬪隨同壽康宮皇太后、西暖殿皇后等位前往雍和宮,宮廷爲承乾宮的首領太監準備鞍馬兩匹。可見嫺妃遷居後舒嬪搬進了承乾宮,並沒有證據證明高貴妃曾住在承乾宮。

關於高貴妃是薛寶釵原型的第二個所謂證據就是薛寶釵所言的“雙雙燕子語樑間”出自乾隆帝御製詩《慧賢皇貴妃輓詩疊舊作春懷詩韻》裏的“雙雙樑上燕,隊隊灘頭雁”,其實不然,古人借古之句不勝枚舉,在宋代詩人劉季孫《題屏》詩中有“呢喃燕子語樑間”一句,此句看起來纔是薛寶釵所引之句。乾隆帝之詩作於乾隆十年慧賢皇貴妃薨逝後,但收錄乾隆帝初年御製詩的《御製詩初集》在乾隆十四年方纔輯錄完成,外人方纔能看到。曹雪芹雖然朋友中有不少親貴子弟,不過是否擁有乾隆帝此集需要畫上一個問號,況且,即使曹公的朋友那裏有此集,曹公會否將4000餘首水平不高的詩作看下去也是存疑。

從《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中可知,脂硯齋是在甲戌年(乾隆十九年)重評此書,至少說明此書最晚在此時已經完成,書中又說曹公是在《風月寶鑑》的基礎上歷時十年,增刪五次而成,也就是說至少在十年前,也就是乾隆九年,《紅樓夢》的初稿《風月寶鑑》就已經完成,因爲這已經是脂硯齋第二次評此書,這個時間可能還要更前,而薛寶釵和梨香院早在第四回中就已經出現,那時候高貴妃都還沒死,更不可能看到這首輓詩,可見此論之荒謬。

總結

慧賢皇貴妃的一生不算長久,三十餘年的歲月而已,她不像孝賢皇后那樣名垂青史,也不像繼後那拉氏那樣敢於反抗那個時代最不能違抗的天子之威,也不像令妃那樣傳奇,她就是她,她短暫的一生裏書寫的都是自己的故事。

這幅《慧賢皇貴妃朝服像》中彷彿也能從她溫婉的目光中看出她對生活的平和態度,或許這對她來說已足矣。或許她也沒想到,自己莫名其妙就被編排成了一本小說女主的原型,她自然是無能爲力,但作爲今人,我們可以去僞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