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後宮人物 > 她改變國人的生活,卻在歷史的長河中連一個名字都沒有留下

她改變國人的生活,卻在歷史的長河中連一個名字都沒有留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歷史長河之中,能留下姓名的人不多,女性尤其是少。

她雖然光照千古,徹底改變了中國的生活,卻連名字都沒有。

她就是黃道婆。

她改變國人的生活,卻在歷史的長河中連一個名字都沒有留下

黃道婆,又稱黃婆,生於南宋末年淳祐年間,約1245年,松江府烏泥涇鎮(今上海徐彙區東灣村)人。

黃道婆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十二三歲就被賣給人家當童養媳。白天下地幹活,晚上紡紗織,還要遭受公婆、丈夫的非人虐待。

有一次,黃道婆被公婆、丈夫一頓毒打後,被關在柴房不準吃飯。她再也忍受不黃道婆半夜在房頂上掏洞逃了出來,躲在一條停泊在黃浦江邊的海船上。後來就隨船到了海南島的崖州,即現在的海南崖縣。

她改變國人的生活,卻在歷史的長河中連一個名字都沒有留下 第2張

年輕的黃道婆從未出過遠門,隻身流落異鄉,人生地疏,無依無靠,面臨的困難可想而知。幸好她得到了黎族同胞的幫助,有了安身之所,並且在共同的勞動生活中,還把他們的紡織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她。

當時黎族人民生產的黎單、黎飾、鞍塔聞名內外,棉紡織技術比較先進,黃道婆聰明勤奮,虛心向黎族同胞學習紡織技術,並且融合黎漢兩族人民的紡織技術的長處,逐浙成爲一個出色的紡織能手。

在黎族地區生活了將近三十年後,黃道婆在元朝元貞年間,約1295年,從崖州返回故鄉,回到了烏泥涇。

她改變國人的生活,卻在歷史的長河中連一個名字都沒有留下 第3張

黃道婆重返故鄉時,植棉業已經在長江流域大大普及,但紡織技術仍然很落後。她回來後,就致力於改革家鄉落後的棉紡織生產工具,她根據自己幾十年豐富的紡織經驗,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精湛的織造技術傳授給故鄉人民。一邊教家鄉婦女學會黎族的棉紡織技術,一邊又着手改革出一套趕、彈、紡、織的工具:去籽攪車,彈棉椎弓,三錠腳踏紡紗車等等。

在紡紗工藝上黃道婆更創造了新式紡車。當時淞江一帶用報答都是舊式單錠手搖紡車,功效很低,要三四個人紡紗才能供上一架織布機的需要。黃道婆就跟木工師博一起,經過反覆試驗,把用於紡麻的腳踏紡車改成三錠棉紡車,使紡紗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兩三倍,而且操作也很省力。因此這種新式紡車很容易被大家接受,在淞江一帶很快地推廣開來。

黃道婆除了在改革棉紡工具方面做出重要貢獻以外,她還把從黎族人民那裏學來的織造技術,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總結成一套比較先進的“錯紗、配色、綜線、絜花”等織造技術。

當時烏泥涇出產的被、褥、帶、帨等棉織物,上有折枝、團鳳、棋局、字樣等各種美麗的圖案,鮮豔如畫。“烏泥涇被”不脛而走,很受歡迎,很快淞江一帶就成爲全國的棉織業中心,歷幾百年久而不衰。

她改變國人的生活,卻在歷史的長河中連一個名字都沒有留下 第4張

16世紀初,當地農民織出的布,一天就有上萬匹。18世紀乃至19世紀,淞江布更遠銷歐美,獲得了很高聲譽,當時稱淞江布匹“衣被天下”。

黃道婆去世以後,松江府曾成爲全國最大的棉紡織中心。松江人民感念她的恩德,在順帝至元二年(1336),爲她立祠,歲時享祀。後因戰亂,祠被毀。至正二十二年(1362),鄉人張守中重建並請王逢作詩紀念。

她改變國人的生活,卻在歷史的長河中連一個名字都沒有留下 第5張

黃道婆墓在上海縣華涇鎮北面的東灣村,於1957年重新修建並立有石碑。上海的南市區曾有先棉祠,建黃道婆禪院。上海豫院內,有清咸豐時作爲布業公所的跋織亭,供奉黃道婆爲始祖。

在黃道婆的故鄉烏泥涇,至今還傳頌着:“黃婆婆,黃婆婆,教我紗,教我布,二隻筒子二匹布”的歌謠。

可以說,她是一個改變了中國人穿衣結構的傑出女性,雖然她連自己的名字都沒有。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