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近代名人 > 揭祕:胡耀邦是怎樣爲張聞天平反的?

揭祕:胡耀邦是怎樣爲張聞天平反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胡耀邦在文革後大批幹部平反上做出了歷史貢獻,其中包括對張聞天的平反,能否結合您的回憶談談這件事情的經過?

何方:文革後期,流放在廣東肇慶的張聞天,幾次向黨中央和中組部申請,說他現在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希望能搬到大城市居住,主要是爲了看病,因爲他的心臟病很嚴重。報上去以後,第一道關是汪東興,汪東興說要請示康老,康老就是康生。康生說張聞天的問題他管不了,得直接由毛主席來定。

揭祕:胡耀邦是怎樣爲張聞天平反的?

張聞天提過好幾個地方,毛澤東都不同意。他兩次提過回北京,第二次毛澤東有了迴音:不行!這次是張玉鳳把毛主席的指示傳達給汪東興的:張聞天“到北京住恐不合適,可以換一地方居住”,囑交汪辦理。汪東興就領會到了毛澤東的意思。在這之後,張聞天先是提出去上海,上海是他的老家嘛。汪東興說不行;又提南京,再提西安,都不行。毛澤東對一些黨內老人的去處,包括讓他們住到什麼地方,管得很嚴。他把今後還可能要使用的人放在交通方便的地方,譬如陳雲就安排在河南京漢鐵路經過的地方,以便在有事時隨時找來。像張聞天這類人,他是不打算再使用的,那就得離的遠遠的,不讓他到大城市去。特別是張聞天,還當過總書記,地位比較高,毛主席更要管。

汪東興按毛澤東的意思,只同意張聞天到小城市住。後來張聞天考慮中小城市時,也還是想離上海近一點,於是就提了蘇州和無錫。蘇州沒同意,同意他住到無錫。

無錫的醫療條件反而比肇慶差了。在肇慶時,張聞天因爲心臟病發作兩次住院搶救。那時廣東陸軍總醫院的一位副院長是心外科專家,兩次都把張聞天給治好了。在無錫卻沒有辦法治療,醫生年輕而且技術差,設備連氧氣都沒有,只能給他吃硝酸甘油。他最後發病時找南京醫生來會診,醫生到達時他已在13個小時之前去世了。去世後不準發訃告,連真名都不能說。他的夫人劉英給他送的花圈,寫的就是“獻給老張同志”。張聞天去世後隔了快兩個禮拜,纔在地方報紙——江蘇《新華日報》上登了一個小方塊,寫得很簡單:學部經濟研究所特約研究員張聞天同志在無錫病故。

劉英一直不甘心。她心裏藏着兩件事,一件事是把張聞天的骨灰弄回北京來,另一件事是特別希望把張聞天的一些遺稿拿來出版或在某個適當的會上念給大家聽。

毛澤東去世,文化大革命就結束了。上級同意劉英回北京向毛澤東遺體告別。這下子劉英就“賴着”不走了,一直住在任弼時夫人陳琮英的家裏,不回無錫了。到胡耀邦當組織部長後才批准她可以回北京居住,分配她住到南沙溝。劉英這時給胡耀邦寫了信,對組織部的工作提出意見。胡耀邦收到信後專門跑到南沙溝去看望劉英,要她有什麼問題就提出來,他可以幫她解決。劉英當時只具體提出一條要求:希望把張聞天的骨灰遷出無錫,放進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她說,現在骨灰盒還放在無錫一個破房子裏的破箱子中,很潮溼,非常不合適。胡耀邦說,那沒問題,叫劉英寫信。劉英又提出,還應該給張聞天平反,那時她沒敢提出開追悼會。

揭祕:胡耀邦是怎樣爲張聞天平反的? 第2張

胡耀邦很尊重張聞天。他在紀念張聞天誕辰85週年的題詞中列舉了張聞天值得學習的突出優點:“畢生勤奮,堅持真理,嚴於律己,誨人不倦”。這確實是對張聞天既真實又頗爲形象的概括。但他和張聞天的關係,卻沒有和劉英深。在中央蘇區的時候,胡耀邦和劉英兩個人都是青年團的領導,一個是組織部長,一個是宣傳部長,但是那個時候劉英比胡耀邦的資格老,實際上管的事還要多一點,還兼着團中央的祕書長,比胡耀邦地位也高一點。所以長征的時候,組織上給劉英配備有一匹馬,胡耀邦就沒有,只能跟着部隊跑。他們兩個長期共事,所以關係很密切。胡耀邦當了總書記,劉英沒有具體職務,但是兩個人談起話來還是很隨便的。

劉英給組織部寫信,正式提出把張聞天骨灰接回來。組織部批了,但不久又通知劉英,說胡部長叫等一等,先不要聲張。爲什麼呢?因爲汪東興那時還是黨的副主席,他批示說:骨灰盒就不要移動了。汪東興還是堅決執行當年的那一套啊!後來汪東興勢力下去了,劉英再提,胡耀邦說“當然應該!”他派組織部老幹局副局長陪劉英到無錫,才把張聞天的骨灰運回北京。後來把骨灰盒送進八寶山安放,胡耀邦是親自參加的。

鳳凰歷史:那麼張聞天的追悼會是如何舉行的,背後發生了哪些故事?

何方:中央本來想只辦一個高規格的追悼會:一次性地把彭德懷、張聞天、陶鑄等放在一起追悼,由胡耀邦負責,交組織部具體安排。但是張聞天的追悼會後來搞得特殊了一點,是單獨開的,原因是陳雲提了意見。陳雲在收到要爲這些人開追悼會的通知後說,張聞天的追悼會他是一定要參加的,讓他主持會或者致悼詞都可以。這樣,張聞天就不能跟彭德懷等一起合辦追悼會了。但當時他正在杭州休養,身體狀況還不允許他離開杭州,因此建議張聞天的追悼會晚點舉行。中央和胡耀邦接受了這個意見。這樣一來,張聞天追悼會就只能單獨舉行了,和對劉少奇單獨舉行追悼會的規格一樣。在當時,這個規格可說是空前的。

陳雲和張聞天不但從中央蘇區時起就一直在政治局共事,而且日本投降後到東北又一起在北滿分局共事(陳雲是書記張聞天是委員),他們兩人的關係比較好,所以陳雲對張聞天追悼會的規格進行了干預,並表示希望推遲張聞天追悼會,等他一下。原定7月1日也就是張聞天去世的日子舉行,結果等了一兩個月,一直到八月下旬,陳雲回到北京才舉行。當時中央的主要領導,陳雲和鄧小平他們兩個地位最高。他們兩個都參加了追悼會,由陳雲主持,鄧小平致悼詞。所以按規模也好,按參加人的級別也好,張聞天當時追悼會的規格都是最高的。

揭祕:胡耀邦是怎樣爲張聞天平反的? 第3張

但是在這背後,事情都是由胡耀邦具體負責的,包括開追悼會的請示和催辦。胡耀邦不能由自己做出最後的決定。後來把陳雲和鄧小平他們兩位搬了出來,就一切都好辦了。在張聞天問題的處理上,出頭露面是陳雲和鄧小平,在背後起主要作用的也是胡耀邦。

張聞天著作能出版離不開胡耀邦的支持

鳳凰歷史:張聞天平反後,對他的研究也隨之展開,胡耀邦在張聞天研究中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

何方:胡耀邦不但對張聞天的平反昭雪出了大力,而且在張聞天的研究和宣傳上可說起了決定性作用。他一直關心並支持張聞天文稿的整理和出版發表工作。到南沙溝去看望劉英時,劉英最後向他提了一下,說張聞天過去寫的一些文章現在還在那兒放着,她自己已經七十多歲,做不了什麼工作了,只准備把張聞天寫的東西抓一下,並爭取出版。胡耀邦當場就說,那以後都是可以做到的。

張聞天流放廣東肇慶的時候寫了很多東西,後來就叫“肇慶文稿”。劉英1974年從肇慶回北京參加她弟弟劉彬追悼會時偷偷地把稿子帶了回來。她去看王震時,王震讓她先把文稿存在他那裏。1977年胡喬木和鄧力羣當了社科院的院長和副院長,王震就把文稿轉交給了他們兩個,並要他們出版。胡耀邦曾就發表張聞天文稿的具體事宜發過指示。他在1979年6月27日給鄧力羣寫信,對鄧拿給他看的幾篇張聞天文稿提出了幾點意見,贊成送《人民日報》發表。有兩篇在《人民日報》上發表後,當即在社會上產生很大反響。爲了把張聞天所寫的東西系統地做一梳理,看看張聞天文稿中哪些需要整理出版,哪些不需要,哪些還得做些修改,成立了一個小組。

胡耀邦提出,張聞天要開追悼會,就由這個小組來籌備有關的文字性的東西。編輯出版《張聞天選集》和成立張聞天文集編輯領導小組這件事,就是在這個班子的基礎上,1979年11月8日由胡耀邦批准的。這個小組有相當的規格:鄧力羣是組長,馬洪是副組長,小組成員名單由曾彥修提出,包括我、曾彥修、徐達深等。名單也經過胡耀邦的批准。如果沒有胡耀邦,這些事情是搞不起來的。鄧小平、陳雲支持,那是上面的事,實際的工作還得由耀邦來落實。是胡耀邦把各種具體的事情搞起來的。多年以後劉英說過,正是當年有胡耀邦支持這些條件,那麼些張聞天的著作和年譜等等才能得到整理和出版,後來博古的兒女們也想搞他們父親的文集和年譜等,求劉英幫助,劉英也爲他們做了多方努力,包括向中央主要領導人和負責黨史研究的楊尚昆反映意見,但都沒弄成。

抗大同學多以胡耀邦爲學習榜樣

鳳凰歷史:在您眼中,胡耀邦的形象是怎樣的?

何方:他的形象完全和一個普通青年人一樣,很活躍,見人嘻嘻哈哈,什麼都談,很熱情,很樸素,沒架子。從不搞拉幫結派,和大家都合得來。從當時到現在,胡耀邦一直都是我很佩服很尊重的領導人。我對胡耀邦的這種看法和印象,不僅僅是代表我個人,也可說是代表“三八式”(指抗日戰爭後主要是1938年參加革命的這批幹部)。我曾以原抗日軍政大學第四期第四大隊第三支隊第五中隊學員的身份寫過這樣幾句話:“一九三八年前後在延安抗大學習的同學都很敬佩當時擔任第一大隊政委的胡耀邦同志,並多以他爲學習榜樣。大家認爲他特別值得學習的有以下幾點:一是愛憎分明,嫉惡如仇的原則立場;二是熱愛人民,和百姓打成一片的羣衆作風;三是如飢似渴的勤奮學習精神。胡耀邦同志永遠活在抗大同學的心中,並將得到世代傳承。”

胡耀邦平反冤假錯案中國社會又出現生動活潑的局面

鳳凰歷史:今年是胡耀邦誕辰100週年,您認爲胡耀邦在歷史上最大的貢獻是什麼?

何方:耀邦同志在推動中國社會進步上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從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中國社會又一次出現了一種生動活潑的局面,從領導層看,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胡耀邦。因爲這個局面的出現,同在胡耀邦主持下平反了大量冤假錯案密不可分。胡耀邦以無比寬廣的胸懷、無所畏懼的膽略和大刀闊斧的方式,衝破了當時黨內存在的重重阻力,完成了這樣一個歷史偉業。胡耀邦堅決提出並貫徹解放思想、以實踐爲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條路線。我曾寫過一篇文章,題目是《從陳獨秀、張聞天到胡耀邦》。我認爲,這三個總書記有相似之處:中共歷史上出現過三次生動活潑的局面,正好分別在他們擔任總書記的時期。在延安整風運動初期,我親耳聽到毛澤東在大會上講:“我們黨生動活潑的局面,一個是大革命時期,一個是抗戰初期”。大革命時期是陳獨秀當總書記。那時大家開會是可以當面批評他的,他自己也可以再三作檢討。這一點後來誰幹?抗戰初期是張聞天在管事,連毛澤東都說張聞天是講民主的“明君”。在他們兩個之後,就是改革開放時期胡耀邦當總書記的時代了。我們黨那時的很多做法已經不像過去那麼生硬了,民主也講得多一點了。正是胡耀邦把這種氣氛搞起來的。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