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近代名人 > 王正誼比霍元甲、黃飛鴻等人名氣還要大 最後卻死在外國人的手裏

王正誼比霍元甲、黃飛鴻等人名氣還要大 最後卻死在外國人的手裏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我國曆來就是一個崇尚英雄和俠士的國家,越是逢亂世,越能涌現出一批英雄好漢。清朝末年時,清政府又賠銀子又割地,受盡了屈辱。但在民間卻出了很多行俠仗義人士。這些人不僅痛打外國人,還扶貧濟弱,受到民衆尊重傳頌,比如霍元甲、黃飛鴻、燕子李三等人,其實還有一個武俠人士,比霍元甲、黃飛鴻等人名氣還要大。

王正誼比霍元甲、黃飛鴻等人名氣還要大 最後卻死在外國人的手裏

1

此人便是史書記載的大刀王五。說起大刀王五這個人,主要出自孟樸《孽海花》和燕谷老人《續孽海花》。這兩部小說都着力描寫了清末這位俠士。而楊雲史的詩中也曾用 “哀大刀王五”寫得更爲貼切。

王正誼比霍元甲、黃飛鴻等人名氣還要大 最後卻死在外國人的手裏 第2張

那麼王五到底有無其人?其實王五就是說清朝末年的武俠王正誼,又叫王子斌,王五是其別稱。由於善始一把大刀,所以江湖人稱“大刀王五”。王五出生在素有武術之鄉的河北滄州,他從小家境貧寒,然後拜師學藝。王五長大後,武藝練精了,就到北京當了一名鏢師,後來有點積蓄後,自己也開了一家小鏢局,名叫“源順鏢局”。

王正誼比霍元甲、黃飛鴻等人名氣還要大 最後卻死在外國人的手裏 第3張

由於王五爲人仗義好客,在江湖上結交一幫朋友。雖說他開的鏢局不大,但由於王五名聲好,因此鏢局也跟着出名了。據史料記載,王五還是一位有家國情懷的人,當甲午戰爭後,王五目睹了清政府的無能以及外國列強欺負很氣憤。

王正誼比霍元甲、黃飛鴻等人名氣還要大 最後卻死在外國人的手裏 第4張

2

當時清朝有一位叫安維峻的官員,痛恨李鴻章的賣國行爲,他認爲清政府衰弱與李鴻章有關係,於是就上書彈劾李鴻章。但沒想到,安維峻不僅沒彈劾了李鴻章,自己反而被清朝治罪,並被削職爲民,發配到邊關。王五聽說此事後,親自找到安維峻,承諾給他當保鏢,甘願護送安維峻到邊關。王五的舉動受到了民衆歡迎。

王正誼比霍元甲、黃飛鴻等人名氣還要大 最後卻死在外國人的手裏 第5張

清朝改革派的代表人物譚嗣同與大刀王五關係很好,兩人以兄弟相稱,而且譚嗣同進京爲官後,王五負責譚嗣同的安保工作。戊戌變法失敗後,王五曾給譚嗣同出主意,讓他逃跑,但譚嗣同卻不同意,他想用自己生命喚起清朝的改革。後來王五還曾設計劫法場救出譚嗣同,但由於戒備森嚴而放棄。

王正誼比霍元甲、黃飛鴻等人名氣還要大 最後卻死在外國人的手裏 第6張

譚嗣同死後,王五很傷心。在王五眼裏,譚嗣同等人是爲國家強盛而獻身的官員,中國要強大也只有像譚嗣同等人才能實現。所以王五曾組織幾次暗殺行動,想把那些清朝賣國求榮的官員殺盡。

3

後來義和團運動興起後,王五又參與了義和團運動。我們都知道,慈禧老婆子一句話招來了八國聯軍,她還與義和團合作,鼓動他們與八國聯軍作對,但冷兵器如何對抗洋槍洋炮。當時王五也參加了殺八國聯軍的行動。由於王五的名氣大,義和團的人都願跟他幹。但清朝政府迫於壓力,又去鎮壓義和團。義和團既要面對八國聯軍,又要被清政府追殺,王五也成爲清朝政府的追殺對象。

王正誼比霍元甲、黃飛鴻等人名氣還要大 最後卻死在外國人的手裏 第7張

清政府捉到王五後,送給八國聯軍,被八國聯軍殘忍的殺害於前門外。當時八國聯軍還割下王五的頭顱掛在城門上。王五的家人苦於沒有王五的頭無法安葬,這時王五好友霍元甲挺身而出,半夜時分把王五的頭顱取下,並親自主持了王五的葬禮。

霍元甲與王五也是好兄弟,但霍元甲比王五小24歲,無論資歷還是武藝上,要比王五有所遜色。但兩人愛國目標上卻一致。

王正誼比霍元甲、黃飛鴻等人名氣還要大 最後卻死在外國人的手裏 第8張

王五死後,民間關於王五的傳說很多,有很多人藝人把王五的故事編成評書、快板等,向國人傳頌。還有人撰寫王五的小說。現代以來,關於王五的影視劇也很多,這說明一個愛國忠誠的人,無論多少年人們都不會忘。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