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近代名人 > 關於阿圖爾·魯賓斯坦的評價如何?對世界有什麼貢獻

關於阿圖爾·魯賓斯坦的評價如何?對世界有什麼貢獻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阿圖爾·魯賓斯坦幾乎等於用聲音寫下自傳,他的每一個樂句、重音、音符、氣氛都是不疾不徐的清晰明確而且簡潔優美。長期以來,阿圖爾·魯賓斯坦一直是新音樂的擁護者(史特拉汶斯基爲他把《彼得羅希卡》改編成散拍節奏的鋼琴曲、法雅爲他創作《貝蒂卡幻想曲》),古典樂曲則成爲他的戰馬。阿圖爾·魯賓斯坦毫不顯柔弱氣息的肖邦(他暱稱爲“我的肖邦”)就如同他演奏的貝多芬、布拉姆斯、舒曼,典雅而且不多愁善感。對於德國曲目來說,這些特點正是最好的詮釋方法。優雅、有自我見解正是阿圖爾·魯賓斯坦詮釋協奏曲的本質,從聖桑熱鬧的G小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小時候在柏林演出的拿手曲目之一)到舒曼鋼琴協奏曲裝飾奏與尾聲淘氣的複雜節奏,阿圖爾·魯賓斯坦在克利普斯的幫助下,以全然典雅高尚的風格呈現出來。阿圖爾·魯賓斯坦曾經在童年時期演奏過葛利格鋼琴協奏曲,而他在1942年與奧曼第錄製的第一版葛利格鋼琴協奏曲是當時銷售量最好的唱片一張。

至於和華倫斯坦的合作(我還有一張他與朱里尼合作的版本),阿圖爾·魯賓斯坦讓音樂迴歸沉靜不矯情的面貌,整個慢板樂章與終樂章F大調的前奏曲都添加了詩意十足的彈性速度,葛利格式的漸慢與休止符不失動力與結構張力(這一點並不容易做到)。如果說阿圖爾·魯賓斯坦重錄柴科夫斯基是爲了彌補1932年與巴比羅裏合作版本力量上的不足(或許這是來恩斯朵夫最重視的一點),1963年版本的確是更接近阿圖爾·魯賓斯坦的觀點。樂曲的裝飾奏富有沉靜的優雅精緻及現代感,保留了樂曲的優越之處;同樣地,簡樸的小行板也有同樣的效果。詼諧曲樂章的前奏是多麼有活力,阿圖爾·魯賓斯坦很少使用踏板,木管與左手的“撥奏”會讓人產生是大提琴在演奏的錯覺(第四十小節),藝術效果十分超羣。

關於阿圖爾·魯賓斯坦的評價如何?對世界有什麼貢獻

“阿圖爾·魯賓斯坦的演出有其天生特質。”尤妮絲·波蒂絲(Eunice Podis)告訴薩奇斯(Harvey Sachs,阿圖·阿圖爾·魯賓斯坦,1995):“無論彈什麼音樂,他的音樂品味都相當有說服力。我從來沒有聽過一位鋼琴家能做到如同阿圖爾·魯賓斯坦般的“水平線”,他的旋律線很長,這是你幾乎不可能聽到的,而這也是他最受人讚賞的一點。你總是會聽到非常長的圓滑線。阿圖爾·魯賓斯坦演奏鋼琴的時候,你會覺得世界是一個還不錯的地方,而你也會變得更好一點。”線條、明晰、無可避免對音樂的直覺以及令人陶醉的音色、旋律與節奏細微的變化、有條有理的簡樸是阿圖爾·魯賓斯坦演奏肖邦作品的特色。對阿圖爾·魯賓斯坦而言,肖邦應該屬於古典樂派作曲家,而非浪漫派。阿圖爾·魯賓斯坦在錄音室錄過四次肖邦第二號鋼琴協奏曲(1931年與巴比羅裏,1968年與奧曼第),也留下影像產品(1975年與普列文)。阿圖爾·魯賓斯坦與華倫斯坦在第一樂章結尾部分的莽撞處理態度有所衝突,乾燥的管弦樂團讓人不敢恭維,速度也過於飛快。鋼琴部分的動態對比極大,裝飾音配合着奇特的低八度高潮聽來輕鬆有趣,再加上慢板樂章有如歌劇宣敘調的戲劇性、與低音管間難以想象的美妙對話,阿圖爾·魯賓斯坦的音樂內涵不在速度,而是音樂色彩以及情感流露的音符及旋律線;他讓音樂更加光彩耀眼,完美的左手分句使音樂像是一首詠歎調與舞曲。

關於阿圖爾·魯賓斯坦的評價如何?對世界有什麼貢獻 第2張

“對藝術而言,完美是不可能出現的,因爲完美出現的同時也代表着死亡。在我的觀念裏,一場真正好的音樂會(或許我曾經演奏過這樣的音樂會,或許沒有)就像一扇小窗,它希望有更好的東西出現,即真正的快樂。這是我的夢想,我的白日夢,我希望能在音樂會後告訴大家:你們還有耐心聽我再彈一曲嗎?我希望我可以彈得更好,就是現在!”

關於“阿圖爾·魯賓斯坦”對二十世紀鋼琴藝術所做的貢獻,不難做適當的總結:要記住,他活了八十多歲而且一直很活躍——公理公道的講,沒有任何一位鋼琴家比他演奏的時間更長,去過的地方更多;也沒有任何一位鋼琴家舉辦過更多場的音樂會。進一步說,也沒有任何一個鋼琴家受到的敬仰如此長期而穩定。某些演奏家或許在其常備曲目中的一些片段上,有着更權威的演繹,但阿圖爾·魯賓斯坦鋼琴演奏的廣度、栩栩如生的個性表現,以及他能帶來的欣賞滿足感是不容置疑的。很幸運,魯賓斯坦有大批傳世錄音能爲後世留下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