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宮廷野史 > 大跌眼鏡:爲何唐朝歷史上的重臣們這麼窮?

大跌眼鏡:爲何唐朝歷史上的重臣們這麼窮?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貞觀只有23年,就是從627年到649年。貞觀七年的時候,有一個大臣去世了,他是戶部尚書。戶部是唐朝六部之一,尚書是中央部長級的部長,只有六個。吏部,是管幹部的;戶部,管人口、賦稅、土地,是管經濟的;禮部,管國家禮儀;兵部,管國防和軍事訓練;刑部,管司法;工部,是建設部,管建設的。

哪個部的經濟權力最大呢?戶部。你現在把中央各部所有的經濟部門,什麼銀行、財政部加在一起,也沒有唐朝一個戶部的權力大,國家的經濟命脈、結算、運算都在戶部。管國家經濟命脈的一個大臣,叫戴胄,貞觀七年去世了。他去世的時候家裏很窮,窮到什麼程度呢?史書沒有過多描述,只是說他們家的房子太小了。小到這個人死了,應該在他們家舉行一個弔唁儀式,但是房子太小,沒有辦法做這個儀式。按照一般的規矩、禮儀的要求,他們家的房子應該有一個客廳,但是他們家房子太小沒有客廳。唐太宗一瞭解情況,趕緊出錢給他們家建了一間房子出來。

無獨有偶。貞觀二十一年,工部尚書李大亮去世。剛纔說了,重大的國家工程由工部負責,要修長城、修京城,做大的水利工程都由工部負責,我們知道工部是一個花錢的單位。今天人們的經驗是花錢的單位有水分,腐敗的機會多,可是工部尚書李大亮去世了,他家窮得簡直是一貧如洗。人們給他家做了清算,沒有說到房子,說到什麼呢?說家裏有多少匹布,有多少鬥糧食,如此而已,家徒四壁。當時人去世時,在舉行禮儀的時候,要在死者的嘴裏面放一塊貴金屬或者放一個金錢、銀幣,一般會放一個玉片,就這個一個小小的放到他嘴裏的玉片,他們家沒有。這麼大的領導,就這麼窮!

大跌眼鏡:爲何唐朝歷史上的重臣們這麼窮?

窮的人還很多。如果大家有人看過《貞觀長歌》的話,裏面有一個很有名的人物岑文本,他是唐太宗時代的中書侍郎,貞觀十七年當了中書令。中書省是三省六部的三省之一,是國家最重要的權力機構,爲什麼?因爲皇帝所有的命令都下達到中書省,由中書省起草皇帝的命令,再下發執行,所以全國最高機密都在中書省。掌握最高機密或者多種國家機密的地方,一定可以做權錢交易。可是,當了很多年的中書侍郎,就是中書省副長官的岑文本,家裏太窮了。他的房子又小又溼,有人跟岑文本說你是大孝子,怎麼好意思讓你母親住在這樣的房子裏?你應該經營一點自己的產業、家業。岑文本說我是一個書生,對這個國家沒有什麼貢獻,拼命地爲國家努力做好工作,也報答不了國家、皇上對我的恩情,我怎麼有可能有時間、有精力去經營什麼自己的家產呢?岑文本是個大才子,善寫文章,思如泉涌,他同時可以寫六篇文章。怎麼寫?六個桌子分別擺開,有六個人負責抄寫,他一人給一句,讓他們按照他的話抄,最後一句大家各自文章同時完成。這麼一個大才子,後來在貞觀十九年,累死了。

是貞觀的時候工資太低了,所以大家太窮了嗎?不是這樣。我們以李大亮爲例。他當工部尚書的時候,同時是左衛大將軍,是軍銜最高的將軍,他還當過現在的甘肅寧夏的南部、青海北部這個地區的都督,就是地方最大的官。都督是有軍事職能的官,軍政長官。他做涼州都督的時候,因爲那是貞觀之初,國家沒有什麼儲蓄,他就用自己的工資做一些公益事業。戰爭過後,很多屍體沒有人掩埋,他就自己出錢,僱人把這些屍骨掩埋起來,這是公益事業,可以由國家做,但是他卻自己做。他最早做一個縣的縣令,去赴任的時候,趕上了當地的旱災。頭一年旱災,到這一年正好是青黃不接,大家都出去討飯,可是如果今年再出去討飯,明年又沒希望了。李大亮能幹什麼?幹不了什麼,家裏沒有存款,政府沒有儲蓄,他是軍人出身,只能把自己騎的馬賣了,買了種子發下去。這是有名的李大亮賣馬的故事。

大家知道,在冷兵器作戰時代,在戰場上你騎的馬就是你的腿,你跟你的馬的配合程度,決定着你的性命安危,可是李大亮別無長物,只有這匹馬值錢,爲了救災,爲了一個縣的百姓明年的生活,他把馬賣掉。那一年上天很眷顧,百姓很爭氣,最後縣裏迎來了大豐收。後來李大亮因爲立了戰功,唐高祖一次賞賜李大亮一百個奴婢。奴婢是可以賣錢的,皇上賞賜的奴婢當然就是財產。但是李大亮對這一百個奴婢說,你們都是良民出身,因爲戰爭的原因被掠賣爲奴,我怎麼好賣你們呢?就在同一天把一百個奴婢解放還良。這是一個有典型意義的事件,面對財產,唐初的人的想法跟我們後代人的想法真不一樣。他覺得這些人怪可憐的,怪無辜的,所以即使是自己的財產我也不要。

李大亮一輩子養了很多戰爭孤兒,他在貞觀二十一年去世的時候,史書記載至少有15個戰爭孤兒把李大亮當作自己的親生父親來盡孝。這是唐朝的幹部。他們好像很沒錢,其實他們曾經很有錢,只不過是不拿錢當回事,他們都把錢拿出去給別人用。同類的還有很多,比如貞觀有個著名的大臣魏徵。魏徵家的房子也不符合禮儀,甚至因此被人告發。比如應該有一個祭奠祖先的房間,但是魏徵家的房子很小,他的臥室跟祭祖的房子在一塊兒,所以人家告發他是有道理的,這是對神的不敬。皇上找魏徵談話,魏徵答應要解決,但是一直到貞觀十七年魏徵家的房子還是老樣子,可是這個時候魏徵已經病入膏肓了。皇帝說魏徵的房子我一直惦記着,一直沒有解決,這次不跟魏徵打招呼了,直接給他建了。於是皇帝停下正在建的一個小殿,用這些材料給魏徵家建出了一間房子。所以魏徵死的時候還是很幸福的,因爲皇帝給他蓋了房子。

大跌眼鏡:爲何唐朝歷史上的重臣們這麼窮? 第2張

皇帝給魏徵蓋的房子成了貞觀時的一個文物,經過了高宗,到武則天,一直到唐玄宗開元時代,那間房子還在,大家路過的時候都知道這是魏徵家的房子,皇上給蓋的。可惜在開元的時候家裏人不小心一把火把房子全燒了,一家老少圍着灰燼哭了好幾天。於是長安的人們紛紛去魏徵家悼念那間房子。那個有形的房子雖然燒了,但是它代表了一種精神,代表了貞觀時代君臣互敬互愛的精神,這種精神是永遠存在於大家心目中的。貞觀的時候,爲什麼大臣們都這麼努力地工作?爲什麼都不把錢財當回事?比如說魏徵,其實能掙很多錢,看《貞觀政要》的書,提一條建議皇上就賞賜,再提一條建議,又有賞賜,錢很多,但是他家的房子始終沒有蓋起來,爲什麼?就是發給親戚朋友了。這些大臣真是捨己爲朝廷。是什麼讓他們這樣有奉獻精神呢?這就是我認爲我們今天可以吸收的一個歷史營養,那就是貞觀皇帝唐太宗是如何運用權力的。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