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宮廷野史 > 武則天在唐朝的時候受人們歡迎嗎?爲何後世對她諸多爭議?

武則天在唐朝的時候受人們歡迎嗎?爲何後世對她諸多爭議?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武則天在唐朝的時候受人們歡迎嗎?爲何後世對她諸多爭議?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武則天作爲一代女皇一生中的功過參半,在死後也立下了無字碑讓後世人去評價,這份氣魄是其他皇帝不具備的,在唐朝的時候人們對她的評價都是怎麼樣的呢?

武則天在唐朝的時候受人們歡迎嗎?爲何後世對她諸多爭議?

武則天的一生堪稱勵志,也堪稱傳奇,但不得不說她是一個很聰明的人,否則又怎麼會成爲一代女帝呢?但是她在臨死前退位,還政於李唐,也得到了當時很多人的認可,畢竟很多人都以爲她會把自己的皇位傳給她的侄子或者太平公主,雖然可能與當時的政變有關係,但是如果武則天真要這麼做,誰也攔不住,而且最後也沒有因爲自己曾當過皇帝而爲自己修一座帝陵,而以帝后的身份是與李治同葬。

按理說武則天曾對李氏皇族下過死手,那些人肯定是很痛恨她的,但是事實卻是相反,唐代歷史對她的的評價都很公正,而且對於她的加封幾乎是每個皇帝必做的事,包括我們現在知道的很多的關於她稱謂,都不是武則天自己給自己起的,而是她的子孫後背加封的,如果武則天真的那麼的不好,他們爲什麼還要將武則天奉於神壇,對她加封不斷,由此可見。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政治地位極爲特殊的女皇帝,她建立了具有自身政治符號的大周政權,成爲了當時最有權勢的女人。在權傾一時、獨霸一方的政治光環下,我們所不知的是,武則天內心隱藏着十分強烈的負罪意識。這種負罪意識,主要來源於傳統文化的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君權世襲的男尊女卑的思想。

武則天在唐朝的時候受人們歡迎嗎?爲何後世對她諸多爭議? 第2張

雖然唐朝有着開放豁達、兼容幷蓄的社會風尚,不過中國傳統社會中君權世襲、男尊女卑的固有思想依然存在,社會影響十分廣泛。通過考察武則天的政治軌跡,我們不僅可以瞭解其內心深處強烈的負罪意識,也可以分析其對政治時代始終節點的認識與判斷。

從永徽六年立爲皇后參預政事,到神龍元年政變退位去世,縱觀武則天的政治生涯,都是在這種強烈的負罪意識的籠罩下度過的。弘道元年高宗病逝,遺詔指出立李顯爲皇帝,事有不決者,兼取天后處分。雖然李顯是大唐皇帝,不過權微言輕,不能左右朝政,國家的實際政權卻牢牢把握在武則天手中。

此後,大唐政治中心和實際都城便由西北長安轉移到中原洛陽。至於爲什麼選擇長留洛陽,而不定都長安,學術界有諸多探討,觀點不一。其中,馬良懷先生的論述證據充分,推理有力,參考價值很高。作者認爲,西京長安一直是大唐政權的政治中心,也是高祖、太宗、高宗等先帝的祭祀社翟之地。這一切對於企圖謀位奪權的武則天來說,都是一種無言而沉重的精神壓力,在它們的面前,武則天深感自己是個罪人。所以,她沒有勇氣去面對它們,只好遠遠地避開長安。唯有如此,武則天的負罪感才能得到緩釋,精神上的壓力纔有可能減輕,她也纔有勇氣去實行武周革命,篡奪李氏的大唐江山。

武則天在唐朝的時候受人們歡迎嗎?爲何後世對她諸多爭議? 第3張

此後,武則天又不斷變易年號,從高宗去世至神龍政變,共達十八個年號。通過不斷的變換年號,進而緩解自己內心的負罪感。經過佛經、祥瑞等一系列手段的大肆宣傳,武則天決定徹底拋棄李唐政權,建立屬於自己的新政權。於是,“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國號爲周。改元爲天授,大赦天下……乙酉,加尊號曰聖神皇帝,降皇帝爲皇嗣。丙戌,初立武氏七廟於神都。”

即使整個大週期間,武則天也不斷藉助佛教的力量來實現自身統治的合法性,同時又不斷給自己加上“聖神皇帝”、“金輪聖神皇帝”、“越古金輪聖神皇帝”等稱號。武則天旨在通過不斷改變年號和加封稱號來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獲得更多的心理安慰,從而降低自己內心的負罪感。

晚年的武則天負罪意識更爲強烈,在選擇皇嗣繼承人的問題上,聽取大臣狄仁傑的意見,將廬陵王李顯從邊遠的房州接回神都洛陽,並立爲皇太子,正式開始了向李唐王朝的迴歸。聖歷三年五月癸丑,武則天改年號爲“久視”,罷“天冊金輪大聖”稱號,賜五日,大赦天下,復舊正朔。

在中國古代的政治生活中,改正朔的政治意義十分重大,是國家政權交替的重要標誌。可以說,聖歷三年的一系列政治活動是武則天心理動態的重要體現,也是武則天向李唐王朝迴歸的重要轉折點。

武則天在唐朝的時候受人們歡迎嗎?爲何後世對她諸多爭議? 第4張

第二年,武則天將政治中心從神都洛陽遷回古都長安,並改年號爲“長安”,標誌着武則天內心向李唐政權的徹底迴歸。隨後,長安二年,武則天下大赦令,清理來俊臣等一批酷吏造成的冤假錯案。

神龍元年十二月壬寅,武則天崩於上陽宮,享年八十二歲。“遺制:‘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王、蕭二族及褚遂良、韓瑗親屬皆赦之’”。武則天赦免王皇后、蕭淑妃二族及褚遂良、韓瑗等大臣的罪名,主要是自身內心負罪感的強烈影響。去帝號,赦罪臣,是武則天內心徹底迴歸李唐政權的最後一步,也是實現與高宗合葬乾陵的關鍵一步。

唐朝爲何對武則天好評較多呢?原因很簡單,主要有兩個:(1)唐朝後來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孫,所以不可能直言祖先之惡,(2)儒家正統觀念還沒完全佔據統治地位,對女人執政沒有那麼多的偏見!

但到了宋朝時期,情況就急轉直下了,(1)儒家徹底佔據統治地位,(2)司馬光所主編之《資治通鑑》時,對武天率先開炮,進行嚴厲批判,(3)南宋期間,程朱理學佔據主流,“輕女的輿論”決定了對武則天的評價。

武則天在唐朝的時候受人們歡迎嗎?爲何後世對她諸多爭議? 第5張

所以,從宋朝之後,元明清三朝對武則天的評價一直很低。明末大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評價武則天是:“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可謂是超級差評!

當然,後世王朝對武則天惡評多,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沒有哪一個皇帝,希望自己後代出一個武則天,稍有不慎,就可能顛覆江山。因此,後世皇帝也不允許對武則天有好評!

值得一提的是,漢武帝時期,所實行的是“絀抑黃老,崇尚儒學”。只是,後來儒學家班固在寫《漢書》時,故意將之改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一直到唐朝,儒家都沒有佔據絕對的統治地位。直到宋朝時期,儒家才成爲徹底的統治思想,宋朝文化璀璨和儒學的發達關係很大。

對於當時的唐朝人來說,武則天的所作所爲並沒有後世說的那麼不堪,而我們今天知道的很多關於武則天的事都是從宋朝開始的,而且大多都是些不好的事,但是爲什麼宋朝人對武則天的評價卻很不好呢,甚至還編造出一些事情去抹黑武則天呢?這主要與當時的一些政策有關。

武則天在唐朝的時候受人們歡迎嗎?爲何後世對她諸多爭議? 第6張

衆所周知,宋朝時候提出的一些東西對於中國以後的影響是很大,包括我們今天所說的三綱五常,當然這主要是爲了加深封建統治,從思想上限制人們做一些違背皇帝的事,而武則天作爲前朝的女皇帝,偏偏違反了這三綱五常中的夫爲妻綱,所以爲了鞏固他們三綱五常的說法,他們便對武則天的很多事去進行抹黑,然後給大家營造的就成了一種武則天是個非常惡毒的女人,甚至泯滅人性,爲了登上後位,對自己的孩子都下手,這樣對武則天的一生的很多事進行抹黑以後,宋朝人便會覺得武則天的行爲是多麼的泯滅倫常,進而進一步的加深了對三綱五常的認可。

雖然宋朝的這種做法現在看來很不對,但是這種做法在中國的朝代中很是常見,比如漢朝爲了鞏固自己的一些統治,散播秦始皇不是秦皇室的血脈等等,畢竟成王敗寇,現在我們也不能說他們這麼做是對是錯,但用的來說只是爲了鞏固統治,在一個安定的環境下,人民的生活也會相對更好。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