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代野史 > 宮廷野史 > 天安門城樓上的“天安門”匾額懸掛了多少年?

天安門城樓上的“天安門”匾額懸掛了多少年?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7.2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史書記載,天安門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當時稱承天門,是一座黃瓦飛檐三層樓式的五座木牌坊,其名取“承天啓運”、“受命於天”之意,被視爲皇朝承天命和敬天之首地。清入關之初,對如此直接關係統治者地位的重要城門豈敢“怠慢”,於是清世祖順治帝於順治八年(1651年)命重新大規模修建這座城樓,大體上就是現在的樣子,易名天安門。

天安門的匾心是由四塊100餘毫米厚的板拼接而成的,今已斷裂。掛匾的左右四個鐵環尚在,只是由於年代較久保管不妥,匾面上的地仗已全部脫落,刀痕字跡與木質斷裂紋渾然一體,不易分辨。但是你若依據筆畫的走向,仍然能隱約地看出滿漢蒙三體文字,滿文居中,漢文排左,蒙文列右。其漢文爲“天安之門”四個篆字。史書記載,順治八年改名爲天安門,而匾額上爲何卻書“天安之門”呢?

清入關之初,朝廷曾將滿文定爲“國語”。每逢在天安門舉行頒詔時,宣詔官亦是“先宣滿文,後宣漢文”(《大清會典事例》)。因此,三體文字中滿文居中書寫,表明清統治的重要地位。由此推斷,順治八年由承天門易名天安門時,應以滿文爲主,換言之,就是先用滿文命名,後有漢蒙之譯文。根據匾上僅存的一點滿文筆畫痕跡,仍可辨認出滿文是:“天的、安寧、太平、使……的之、城門之門。”若按滿語的語法直譯即爲“天(的門)使安寧太平之門”。由此“天安之門”四個字很可能是對滿文四個單詞的對應直譯。因此,“天安之門”之稱是漢滿文譯法上的問題,習慣上(包括史書記載)仍稱“天安門”。

天安門城樓上的“天安門”匾額懸掛了多少年?

年,清兵入主中原,定都北京之後,對原明宮殿等建築上的匾額進行了改造,目的就在於配譯上滿文,有的同時配譯上了蒙文。隨着清朝在全國的統治地位日趨鞏固,軍事力量日益強大,爲了削弱其他民族的勢力,不知何時又將匾上的滿漢蒙三種文字變成了滿漢兩種文字。天安門匾額就經歷了這次變化。由於變成兩體、字跡相應變大,“天安門”三個字已變成楷書,“天”字的寬度,由篆書的200毫米增加到380毫米,幾乎放大了一倍,字體蒼勁、渾厚。滿文的書寫亦相應變寬,使匾額顯得更加莊重。

武昌起義的槍聲宣告了清王朝的滅亡。接管故宮外朝的北洋政府,將故宮三大殿往南,包括東西兩翼的文華殿、武英殿、午門、端門、太廟、社稷壇等所有的匾額一律砍掉滿文,只留漢文一體居中書寫(位於南池子大街路東的皇史宬除外,因該處按規定仍屬遜清皇室所管轄)。所以,現在故宮外朝與內廷的匾額是兩種形式,前者是漢文一體,後者是滿漢合璧。

天安門匾額同樣也經歷了這次變更。該匾變成漢文一體之後,一直在天安門上掛到解放前夕,也就是換上國徽之前。因此若從順治八年制匾開始,到1949年建國前,雖幾經易名、變字體,然而屈指算來,這塊匾懸掛了298年。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